農產廢品升級再造


一、前言

  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源和財富,過去以線性農業「生產、製造、使用、丟棄」為主要思維,不斷的消耗地球資源,在線性經濟的思維,為了想賣出更多商品而生產更多的產品,使得推動減排的過程往往產生出更多的碳排,成為減碳行動上的矛盾。

  農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出多種不良品或廢棄物,農廢物的性質可分為「可分解性」:如稻稈、落果、樹枝等,與「非分解性」即農民即為了使土地保濕及防雜草會用黑色膠布覆蓋在農地上而衍生常見的塑膠資材,如膜、繩、網等類。

  這些農業廢料大多數都以焚燒或不適當的方法處置,不僅消耗具有潛力的寶貴資源,也增加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影響環境,近年來流行將外表不優量蔬果稱為「醜蔬果」,運用行銷手法將其重新包裝轉變為「良心商品」,以低價售出,或再製成為加工食品上架銷售。

  根據統計台灣農業一年所產生的農廢棄物包括農產、漁業、畜產、批發市場與食品加工所產生的產物,在農業循環經濟裡面,將「廢棄物」視為「資源」,並設法達到零廢棄、零污染的經濟模式於國內外各大產業皆已將循環觀念落實到生產模式中,將農廢棄物變成有用的資材更是全球努力的大方向。面對農業資源枯竭與全球生態環境破壞,發展「循環經濟」已是各國努力的目標,台灣目前為使農業能生生不息、永續發展,也是身為地球村一份子無可迴避的責任。

【台灣】

  • 推廣循環農業

過去傳統農廢物的再利用,大多將農作物渣使用於:建築、供暖、牲畜飼養以及施肥,近幾年農廢物進行再處理追求結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技術元素,以下案例提供參考。

台灣自107年起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做為核心,引領大學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並透過人文關懷與協助解決該區域之問題,期待聚焦於區域或在地特色發展所需或推動未來願景,並以2大目標:1.整合資源,協助地方發展、2.連結區域學校資源,協助城鄉教育,從學中做以善盡社會責任,並振興鄉鎮之地方特色達到地方創生。

  • 農廢變黃金

教育部組成跨校、跨域推動團隊,協助大學落實USR計畫之推展,如:台南市楠西區密枝社區發展協會在台南藝術大學USR計畫協助下,將芒果、楊桃廢棄套袋加水打爛後,加上芒果皮一起混打,以抄紙製成的方式,將之混打成紙漿,形成具有微微的芒果香、不同色澤具厚度的手抄紙,將其再製成紙商品:手抄紙,更塑型成再生碗盤,達到循環農業,使其利用性更具多元化。

【日本】

  • 藺草再製為可用可食的榻榻米筷子

由於國外廉價商品的興起,使得純日式榻榻米市場流失,現今日本銷售的榻榻米80%皆從國外進口,也因西式住宅林立,日式房屋更加趨減,對榻榻米的需求越也來越低。

熊本井草的農戶數量在高峰時期為 10,400人,現在約為500人《農林水產省 2015 年作物統計》,因此熊本縣井草/榻榻米激活聯絡委員會使用100%可以食用的熊本縣藺草製作「食用筷子-榻榻米」,筷子是由 100% 熊本草料製成,每根筷子均由工匠手工製作,將其混揉成麵團並於低溫下緩慢烘烤,具備高營養價值,其膳食纖維含量約為生菜的60倍,筷子使用後也可將其視為餅乾一樣可以放心食用。

  • 派對歡樂盤

因應減少塑料使用以及日本當地辦理地方創生之城鎮復興的戶外活動,因此每當城鎮擁有大量訪客食時,活動辦理中常見各式美食:炒麵、章魚燒、團子、五黑年糕、飯糰等,其大多以塑膠碗盤進行盛放,卻也製造大量垃圾,為了解決此問題,日本廠商丸繁製菓使用蝦、洋蔥、紫薯、沙丁魚等食材生產的「可食用碗盤」,運用農產結合有趣創意,為減少塑膠製品使用而做出貢獻。

【英國】

  • PANGAIA 創新生態材料打造簡約時尚

世界生態系統正承受著大量塑料生產和如何處置所帶來的壓力,該公司從農廢物中創造有價值的產品,不使用水果的任何可食用部分,當果實收穫後,這些纖維狀的葉子通常被扔進垃圾掩埋場或焚燒,此舉不但損害生態系統並且降低土壤的長期肥力,因此運用多餘的農業廢棄物將香蕉葉纖維、鳳梨葉纖維和竹子轉製成創新布料,色彩皆以純色為主打,希望減少時裝業對棉花與合成纖維的依賴。

  • 葡萄皮運動鞋

為了擴展葡萄的效用並使釀酒過程更加循環,由意大利釀酒業(通常每年產生 65 億升廢物)的釀酒後廢棄的葡萄皮再利用製成。該技術使用葡萄的固體殘留物,結合蔬菜和水性聚氨酯,創造了一種基於生物可持續材料,然後將其塗在有機棉上,其皮革替代品由至少70%的可再生和回收材料製成,橡膠鞋底由回收的工業廢料(樣品、原型、廢棄產品)結合製成一種低洗、耐用的運動鞋產品。

  • 塑膠的天然替代品

Gousto餐盒製造公司與Xampla團隊合作研發由完全天然或可食用的材料製成的豌豆蛋白的薄膜,可完全獨特的一次性塑膠替代品,以此薄膜包裝Gousto出品的蔬菜濃縮湯塊,使消費者使用產品前需要從塑膠或鋁箔包裝紙中取出的濃湯塊,現在只要將產品連同包裝直接放入湯中即可進行烹飪,該薄膜在熱水中即可溶解。

此薄膜訴求在於減少塑膠包裝的使用,此透明物質為可食用包裝,主要透過提取「豌豆蛋白」製成為可食用、可溶解的柔性薄膜,「豌豆蛋白」是一種從豌豆中提取的蛋白質,廣泛用於快餐、穀物、代餐奶昔和能量棒等食品中。

此薄膜具有與塑膠相似的優點,與塑膠膜一樣具有阻隔的特性,但是不會像傳統的塑膠包裝紙一樣產生任何包裝垃圾,不需丟棄且可食用的薄膜特性在烹煮食物時,會在熱水中無害地溶解,單獨丟棄於自然環境也會安全分解並成為堆肥,據估計此新包裝替代品每年可能會節省約 17 噸塑料(但是目前僅對 Gousto 的客戶短期內提供)。

結語

  循環農業正在逐漸成為一個靈活的系統,永續農業不再僅只是口號,人們正積極為減少浪費而尋找能更有效利用有限資源以因應,面對全球積極邁進將農廢料轉換為資源,以不損害環境的情況下將其再利用、再製以符合環境永續的一環,有助於減少環境污染,讓農業廢棄物處理符合永續農業的理念並持續發展。

 

【資料來源】

  • 農委會,舉辦「臺德農業合作五十週年紀念暨循環農業國際研討會」 -分享推動農業循環經濟成果
  • 台南推廣循環農業 芒果皮、水果套袋變再生紙 農廢變黃金 (工商時報)
  • 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在地連結、人才培育
  • 農業廢棄物宣導
  • エイプリルフール直前!嘘を口にする前に、「畳」を口にしてほしい…世界初 いぐさが原料の食べられるお箸(畳味)を熊本県が開発!お箸なのに1膳でサラダ1皿分の食物繊維を補給可能
  • [影片]構樹造紙-打碎纖維及傳統抄紙方法(森林資源與明智利用2020.8.8)
  • [影片]食べられるお箸(畳味)Eatable chopsticks("TATAMI"flavor)
  • 丸繁製藥株式會社-可食用碗盤
  • PANGAIA服飾
  • PANGAIA鞋子
  • gousto
  • Xampla
更多資訊請參考
ESG永續發展學院

企業淨零轉型壓力日增,國內出現綠領人才荒問題,過去70年來,CPC陪伴國內企業走過各階段轉型期,適時導入管理變革與人才培育策略,面對永續議題,CPC已訂定ESG永續發展系列職能培訓藍圖,針對製造業及服務業之不同性質,提供不同的培訓課程!

AKM農業資訊平台

AKM農業訊平台由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所經營,旨在整合過去合作的產、官、學、研顧問專家,提供青年農民、產銷班、農民團體、農企業客製化的服務,進而提昇農業附加價值與生產力,共同開創台灣新農業時代。同時,將台灣農業科技實力擴散至海外,促進國際媒合交流,接軌馬來西亞、印度、新加坡、泰國、印尼、日本、澳洲等農產貿易市場。

猜你喜歡
*
廢棄物綠能商機、再生綠建材使用及舊有建築物再利用

我國推動再生綠建材,除了有效使用再生材料外,尚有兩項基本要求,其一是必須確保建材之基本材料性能;其二是不得因為使用再生材料而造成二次污染或對人體健康有不良之影響。也就是說,再生綠建材應在兼顧性能、健康、生態等基本要求,以及在維持建材所需基本功能為前提下,提高使用回收材料之比率。「再生綠建材」係指「利用回收材料,經過再製程序,所製造之建材產品,並符合廢棄物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及再循環(Recycle)等3R原則製成之建材」。

*
智慧農業提升生產力與國際接軌

台灣農業面臨全球氣候變遷與全球化的農產品競爭下,農業所面臨生產力提升與國際接軌的課題已刻不容緩,未來的農業生產已經無法孤軍奮戰,農業國際化所引領的應該是產業的價值鏈,透過生態圈或產業鏈的加值,方有機會擴大國際戰線。台灣農業透過設備自動化、產銷效率化與資訊即時化,提升農業生產效能與效率,期待透過價值鏈的升級轉型,帶動台灣農業產業的國際化與世界市場接軌。

*
日本便利商店進軍農業 未來農產供應靠企業

日本農業產業結構與臺灣類似,同時面臨務農人口老化、耕地休廢耕情形日益嚴重及經貿自由化衝擊。近年日本零售通路業者紛紛投入農業,與農民合資成立直營農場,從食物源頭的作物的栽培、加工、商品化至產品銷售,參與所有的業務,除了能管控作物的生產管理方式、供應量、品質外,更能回應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期待,更能提高自家品牌的競爭力。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