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企業輔導與培植

瀏覽數:285


  原住民族就業的就業情況一直是我國政府施政的重點之一,自1996年成立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來,在提倡原住民就業相關政策與措拖上,推動了相當多元的參與管道與機制,如「促進原住民就業方案」、「原住民合作社」、「原住民族基礎建設方案」、「原JOB-原住民人力資源網」,期望能穩定原住民之就業發展、結合相關技能的原住民共同承攬業務,並鼓勵原住民自行創業,達到促進就業的目的。

  依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02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資料顯示,102年原住民勞動力人數約有237,100人,就業數約有225,363人,就業者從事的行業以「製造業」(17.15%)、「營造業」(15.91%)最高,其次是「農林漁牧業」(10.37%),從事其他行業的比例皆不足一成。

  原住民族長期囿於教育程度、專業技術能力、生活習性與觀念等差異,在臺灣整體經濟社會之就業競爭始終居於弱勢,在近年經濟景氣低迷,加上先天資源缺乏、競爭條件較不足,原住民企業勢將面臨更艱辛之經營環境。為利原住民經濟社會發展及生活改善,原住民族委員會設置「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作為協助原住民取得自主創業、發展小型經濟事業或家計週轉之所需資金,然而有效政策的提倡,仍需仰賴輔導資源、正確資訊與相應的能力作為輔助與判斷,才能有效發揮其公益性,並提高銀行配合政策貸放的誘因,以協助原住民經濟獲致長足發展。

未來發展

  臺灣為南島語族發源地,原住民族多元而豐富的藝術與文化是屬於臺灣豐富的人文資產,以新北市的原住民族為例,除了烏來區的泰雅族外,大多數都是來自全國各原鄉部落散居於新北市各區的都市原住民。這些從原鄉部落來的原住民族人,將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圖騰創作、歌謠舞蹈等,引傳至都會區,豐富了族群交流、文化觀光,並且開啟了產業創新的新契機。文化創意產業為近幾年的新興議題,許多國家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國家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在國內也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除推動國內工商服務產業的發展外,也重視文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例如國藝會推動的「藝文社會企業」,以及臺北市文化局推動的「社會設計」,都是回應這時代轉型的新觀念。

  近年來,因應社會經濟的變遷以及政府推動多元就業的契機,政府與社會各界對於原住民族群永續發展與文化保存相當重視,原住民文化觀光的發展,帶動了許多商機,原住民旅館、原住民餐廳、原住民文化紀念商品等,不僅成為部落發展觀光或都市生活產業重要的一環,民眾接觸原住民文化商品的機會與管道也越來越多。「文創社會企業」的新視野,是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能夠創造文化價值,解決社會的問題,有別於傳統企業只重視社會以及商業影響力,原住民產業若要成功的推動,必須先提升品質、美感、注入文化及特色創意設計,建構屬於臺灣特色的產品風格,才能在全球化的識別下,具有相當的識別性符碼,成為未來發展特色產業之利基。

  臺灣的多元文化是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基礎。原住民族的人文風情、藝術與文化,更是臺灣獨有的文化特殊性,也是未來亟待發展的「文化商品」。隨著原住民族人的教育程度提升,許多自營工作者與藝術工作者開始善用曾經的工作經驗與社會人脈邁步創業,投入製造業或批發買賣業、餐飲住宿業,開辦中小企業或微型企業,或是運用部落既有的自然與文化資源,結合本身創意,發展個人或家庭事業,例如:屏東三地門的「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保留復興排灣族琉璃珠文化,也創造了部落就業與地方經濟發展;台東長濱的真柄部落,從民宿事業,帶動部落觀光產業,為部落青年建造一條永續歸鄉之路。宜蘭大同「不老部落」,透過回歸自然原始的一份真摯,讓遊人感受泰雅的人文生活,也創造部落經濟。

  由此角度觀之,原住民族的發展應以深根與發芽為主,以產業經濟為內涵,個人或企業更進一步地成長,有了經濟能力,才能提昇民生,富裕整體的原住民族。在此遠景下,政府單位提供原住民企業/業者相關的經營管理課程輔導更是相形重要,原住民企業需打破傳統窠臼印象,提供優質的服務,加強經營環境、服務品質、行銷經營手法,以嶄新的思維與姿態,方能強化市場競爭優勢,開啟新的里程碑。

問題評析

  原住民文化是台灣根生之本土文化,亦是南島文化發源地,極具文化特殊性。但由於原住民族長期囿於教育程度、專業技術能力、生活習性與觀念等差異,在臺灣整體經濟社會之就業競爭普遍居於劣勢,即便是自行創業,所從事的主要係美容美髮、工藝品銷售、餐飲服務等微型企業,創業基礎不夠厚,較難忍受初創期的資金周轉的虧損。依據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的統計資料顯示,原住民合作社至90年成立15社起至102年止,統計之原住民合作社約己達298社,但停業、失聯之原住民合作社超過登記總社數之一半以上,探究其因,主要係因原住民合作社在社務、業務及財務之經營上,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又因習於單打獨鬥,不善共享企業彼此合作的資源,故經營成效有待提升。

  其實原住民企業經營能透過經營管理的改變與專業知識的培訓導入,提升整體的競爭能力,以接受更大的挑戰,而如何對創業前期、營運期及擴張期的原住民企業提出更多元的協助,正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此先針對多數原住民企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分別提出說明與對策:

  ■課題一:小型經營,成長緩慢

  說明:原住民企業常是經營者個人或家庭小額創業,多屬微型或中小型企業,市場與消費者都還處於多元開發的階段,在資金不足、不擅行銷及成本偏高等情況下,企業遠景難以明確開展。目前針對原住民創業、就業推動單位各行其職,相關輔導資源並無完善、完整之蒐集,因而競爭實力始終無有效顯著提升。

  對策:

  (1) 透過專業經營諮詢輔導服務,提供企業政府貸款、營運問題等諮詢協助,及原住民企業尋求資源整合之服務。

  (2) 派遣專業輔導顧問,提供經營成本的控制建議、人力資源的教育訓練與培訓,使業者能提供專業的顧客服務,改善現行的營運方式。

  (3) 協助企業善用政府相關資源,辦理相關廣宣活動週知獎勵扶助計畫,整合資源協助原住民企業申請各項補助、獎項選拔,在相關單位的輔導協助下,配合政策共同成長。

■課題二:缺乏培訓,知識侷限

  說明:原住民創業案例中,多為員工數5人以下之微型企業居多,常因是小規模經營,反而忽略企業經營的正規管理模式,易產生管理不佳情況,加上經營者,多數忙於日常的營運生產服務工作中,較少有時間進行經管知識的培訓;普遍缺少其他行業的經驗與訊息交流,常常因此難以創新思考,突破現狀。

  對策:

  (1) 擴充創業知識庫,整合各方資訊,提供原住民企業家詳盡資訊。

  (2) 規劃職能教育訓練課程,鼓勵業者參與,吸收實用的經管知識與激發成長熱情。

■課題三:經營體質,先天不足

  說明:原住民在教育及社會資源方面常屬弱勢,企業又多屬微型或中小型企業,體質較為發展行銷觀念不足及專業經理人與行銷專才尋求不易。

  對策:

  (1) 針對相關硬體環境及軟體服務進行改善,提升原住民企業的經營環境。

  (2) 派遣專業輔導顧問,到企業現場進行深度訪視,協助企業找尋長期發展方向、中期成長策略之業務目標,並提供計劃資源協助,啟動改善方案。

  (3) 以異業結盟的方式,與互補業種形成策略聯盟,強化營運體質與經營模式。

■課題四:資源有限,行銷乏力

  說明:隨著時代的改變,民眾的生活型態不斷在變化,消費者需要消費的原因,除了商品需求之外,服務品質及商品所象徵的品牌認同,也是重要考量之一。原住民族有其文化的特殊性,但因缺乏足夠商業資訊,需藉由輔導、訓練來提升對產業、消費者的瞭解,做出正確的行銷策略。

  對策:

  (1) 在經營面則強調建立品牌意識與行銷概念、學會故事行銷與整體包裝,運用網路與參展拓展商機,搭配議題行銷,提升原住民企業曝光率。

  (2) 透過相關的教育訓練和專業輔導來提升店家整體的行銷服務品質,並協助企業通過如GSP、SBIR、SIIR的相關認證,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面對未來經濟新局勢,原住民企業應該利用全球經濟升級轉型的契機,提升本身的企業經營體質與管理能力,降低營運風險,進而轉型升級,開創新的商業運作模式。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