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職能分析摘要

瀏覽數:826


壹、前言

  營造業在世界各國均屬職災風險發生率較高的行業,我國營造業職災相較於其他行業,發生率及嚴重度皆高出許多,顯示具高度之風險。但在如此高風險的環境中,管理卻不易執行,探究其原因其一為台灣營造業的層層轉包的產業特性。上游大型營造廠在法定的勞動條件與人力成本的考量下,傾向將部分工程分包給下游廠商承作。據民國108年「營造業經濟概況調查報告」指出,近五年來來各營造業企業規模中,甲等綜合營造業、專業營造業明顯職員多於工員,顯示目前大規模的營造業經營模式已朝向專業分工營建管理的發展。

  由於大規模的營造場已幾乎不參與工程施作,因此大多工安意外多發生於承攬商及再承攬商,層層轉包的現象中,對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上的管理影響深遠。承攬分包商各施工單位各自為政,於原事業單位常會發生無法掌握再承攬商的水平、安全衛生管理等。

  而如何因應職場競爭,在合理預算底價、合理工期,及兼顧原物料供應與人力需求等變動條件下,取得最好的經營管理策略非常重要。因此企業需要有管理該項業務之業務主管的人才,除了增加雇主及勞工的溝通管道,更可以讓企業在這方面找到合適的人選來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進而打造職場零事故。

貳、文獻探討

一、企業安全衛生體制

  職業安全衛生法立法目的為保障勞工基本人權。企業單位需依風險程度不同,由高至低分為第一類至第三類事業,並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3 條:「依其事業單位之規模、性質,訂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並設置安全衛生組織、人員,實施安全衛生管理及自動檢查」,來防止職業災害的發生。

  而維護勞動力環境安全衛生的人員,依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33條名列為:「職業安全衛生人員包括下列人員:職業安全管理師、職業衛生管理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

  營造行業屬於專業且複雜的行業,又因職業災害發生機率比率較高,另於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第6條規範:「雇主使勞工於營造工程工作場所作業前,應指派所僱之職業安全衛生人員等專業人員,實施危害調查、評估,並採適當防護設施,以防止職業災害之發生。」

  管理著重執行,若未落實執行,就沒有安全環境與平安的結果。若事業單位沒有安全衛生自主管理能力,缺少發揮自律機制,便無法從源頭管理方式減少職業在害的發生。安全衛生管理的推動,需要將安全管理內化為企業管理之一環,進而使企業、雇主、員工採行合適方法,改善安全衛生績效。

  政府近年來為降低職業災害的發生,積極倡導相關規定。而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便是企業管理人員中基礎的一環,於營造工程全生命週期各階段適當時機,實施風險辨識、分析、評量等施工風險評估程序,掌握風險狀況,研擬風險對策,據以修正、補充原有工程設計、施工計畫、作業方法、變更計畫等施工安全衛生事項,將風險控制在最低合理可行範圍,有效提升施工安全。

二、職業安全衛生訓練機制

  我國對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的人才培養,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4條:「雇主對擔任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之勞工,應於事前使其接受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雇主或其代理人擔任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者,亦同。」取得相關證書後還需依同法第19條第一項每二年至少受訓六小時。

  政府單位已制定相關法規並投入大量的資源於教育訓練上,理所應當期望能有所效果。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指出「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不對的事做再多都沒有用,不對的事認真去執行,比敷衍了事對組織的殺傷力更大。也因產業發展迅速,促使知識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職能發展需求顯得至關重要。

三、職能的分析與應用

  依我國依職能發展及應用推動要點第二條「職能指完成某項工作任務或為提高個人與組織現在及未來績效所應具備之知識、技能、態度或其他特質之能力組合。」,美國勞工部就業暨訓練署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dministration(ETA)定義「職能為能夠使用一系列與是於特定工作任務脈絡中成功執行關鍵工作功能,其中有關的知識、能力和技能」。

  綜合而言,職能是指能統合運用自身的特質、行為及能力於業務上,不僅可以提升個人的工作成就,促進公司對經濟的競爭及影響力。

  成功的企業歸功於資源、資金、技術、人力等四大條件,但在國際化及產業快速變動趨勢下,有形資源已不再成為優勢,而是在企業內的人員價值越發重要,因此團隊的建立已漸漸變成企業經營的重要因素。可以使用職能冰山模型來進行職能分析並建置職能類別,幫助企業找到適合的關鍵人才、將其才安排於合適的職位。職能模型的分析管理也是其中一個重要課題,用來提升組織與員工的專業,進而為組織創造市場價值。

  職能模式也已逐漸被企業廣泛應用,進行合理的培訓、組織和人力調配來保持企業內的人員最佳比例,於人事管理中作為徵才、在職教育訓練、員工評估制度、人員發展等,使知人善用、人盡其才,來達成組織目標。

  於我國的營造工地隨著變動,人流動率高,回顧近年來的數據,營造業職災死亡人數皆佔全體死亡人數的近半數,足見職災風險有多高。職業災害的發生看似為意外事故,其實皆可以視為安全衛生業務主管於職能方面的展現,營造工程施工風險管理,需反覆檢討組織風險管理政策及目標達成狀況、落實情形等,適時修正風險管理作為,並融入組織各層級之管理體制內運作,以提升績效。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的職能及績效的好壞,影響著職業災害的發生率及嚴重度,因此相關的專業職能、管理職能等愈發被各界重視。

參、建議

  針對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進行職能探討,來了解不同條件下的管理人員需求,藉由上述探討得到下列結論,並進而給予建議。

  1.於專業職能,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於現場的角色為釐訂、推動、規劃、實施、評估其安全衛生管理、風險評估及環境保護、緊急應變計畫規劃、教育訓練等,需要了解許多工程工項的SOP。目前已於教育訓練規則明訂取得證書者,需於一定期間內參加在職教育訓練課程,仍建議可多多針對其增加不同種類的教學課程或研討會,促進業界的交流互相學習成長。

  2.於管理職能,為因應現場勞工的安全衛生的觀念,更需要運用此職能展現,透過人際溝通互動、正確價值觀展現、解決衝突的能力,以期許安全衛生的實現,使其知悉安全是回家的唯一一條路,讓其信服此觀點,不因樂觀偏差心態導致終身遺憾。目前此類課程於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規劃的比較少,建議可針對此新增相關課程及研討會。

  3.一個職業是否專業化是由專業證照、專業知能、專業訓練等組合而成的。對於安全衛生及營造業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的職能,業界先進對此皆認為是重要的。於產業界,尤其是中小企業裁罰過低、做好職業安全衛生的誘因不足,建議可以新增獎勵措施等,鼓勵企業完善職場及勞工的安全衛生條件。

   曾有研究指出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執行安衛工作時間與失能傷害頻率及失能傷嚴重率之高低具有顯著差異關聯,執行安衛工作時間超過 80%以上者具非常顯著性,其失能傷害頻率及失能傷嚴重率值愈低。建議主管機關能加強宣導及稽查,才有效嚇阻違反勞動法規的行為或不安全的工作條件,並從源頭管理加強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的建置,使企業有自主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內政部營建署,營造業經濟概況調查報告,中華民國,2019
  2.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小企業白皮書,中華民國,2021
  3. 職業安全衛生法,中華民國,2019
  4. 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中華民國,2020
  5.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中華民國,2022
  6. 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中華民國,2021
  7.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勞動檢查方針,中華民國,2021
  8.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中華民國,2021
  9. 職能發展及應用推動要點,中華民國,2013
  10. 劉楚慧,「企業十大核心職能排行調查」,Career就業情報雜誌, 336期台北,2003
  11. 黃致曄, 「輸電鐵塔工程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職能探析」,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碩士,2021
  12. 曾淑裕, 「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職能需求之研究」,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碩士,2017
  13. 劉淑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核心職能發展之探析─ 以澎湖縣營造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2017
  14. 李金泉、蕭景祥、鄭世岳、魏榮男, 新職業安全衛生概論,新文京出版社,台灣,2021
  15.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營造工程風險評估技術指引,2021
  16. 吳俊衛,「職安衛管理工作與安全衛生績效指標相關性之研究」,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2011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