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物聯網時代的資訊產業模式

瀏覽數:172
關鍵字:


  從拿起手機的那一刻開始,昨天使用了多少網路流量、又有誰試圖登入我的WIFI基地台;廚房的熱水壺現在水溫攝氏幾度,還有多久會煮沸;這幾個月來我的體重以及血壓的變化;書桌上的檯燈亮著或關著;插座上的電源關著或開著;家裡幾點幾分有人進出;陽台那盆盆栽需要澆水或給肥料了嗎?以上所有的資訊,全都即時的透過手機裡面的APP傳給了我,這不是未來的世界,這就我目前真實的物聯網生活寫照。

  1995年,比爾蓋茲在《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出了他的智慧家居想像,從此成為物聯網概念的濫觴。1998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uto-ID中心主任愛斯頓(Kevin Ashton)提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一詞,認為以全球化的網路基礎建設,透過資料擷取以及通訊能力,連結實體物件與虛擬數據,進行各類控制、偵測、識別及服務,從此這個物聯網(IoT)一詞廣泛流傳。

  是不是把所有機器、或我們現有的所有可通電設備裝上感測器,透過網路將數據或資料送出,就是所謂的物聯網,如同Google 台灣簡立峰給出了真正的物聯網定義:「2000年,是 Internet of Computers,這叫 Web;2008年,是 Internet of Smartphones,這叫 Mobile Internet;現在,是 Internet of People,這叫 Social Network;未來,我們不知道會是什麽,會是 Internet of Watches、Internet of Cars…… 也或許這些都不會成?所以才叫做 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的想像很簡單,就是任何除了手機以外,未來能夠上網的平台,但最有價值的是平台上頭的智慧服務(Intelligence Service)。」

  也因此在物聯網來臨的時代,所有產業可以想像的就是趕緊把所有東西都裝上晶片機構,讓所有東西都可以聯網,這也促成了工業4.0的初步構想,希望未來讓所有工廠的機器都能對話,互相接受其他機器的指令,也隨時告訴其他機器,自己的現況。

  在這樣的發展之下,走在前頭的,莫過於中國的小米公司,當媒體還在一面倒的以小米手機總銷售量下滑,哪家手機的銷售量上升,來調侃小米公司的手機是不是已經沒有亮點或開始不受歡迎了,此時居然沒有意識到小米公司在物聯網上面的勃勃野心。對小米公司而言,IoT(物聯網)商品才是他所關心的下一個世代競爭產品,手機不過是一個控制的媒介載體,小米公司希望只要透過APP的安裝,任何廠牌的手機都可以操作他的IoT(物聯網)商品。每家每人最多一支手機,但每個家庭裡面可能會有幾十件IoT商品,在手機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的情況之下,IoT商品才是未來公司持續壯大的命脈。

  但IoT商品的市場有多大,完全沒人說得準,根據思科CISCO對未來萬物聯網的市場估計有「14兆美元」,無論這個數字有多驚人,但終究這都只是晶片廠商、家電廠商的大餅,以ICT產業而言,究竟要如何面對這樣的一股IoT浪潮?這也是本文所提的後物聯網時代的資訊產業模式。

  資料、資料、資料,就是物聯網時代ICT的新商業模式唯一道路,關鍵就在於如何賣掉資料、如何讓資料提供服務價值以及如何建立新的資料應用情境。

  首先,結合大數據的潮流之下,資料已漸漸地廣為人所重視,其價值更是不言而喻,即使排除掉個人識別資料的敏感個資,人們仍可能因為攜帶著手環或穿著運動鞋,產出的每天運動量及不同時刻出現的座標地點訊息;城市中的公共運輸自行車服務,每天的使用路線等等,這些都是商業公司樂於有價取得的資料來源。

  其次,資料提供市場服務價值,醫療保健機構或醫藥大廠當然希望有一天能透過家家戶戶血壓計所提供的血壓資料,來了解有多少人是需要提供保健服務的?空調家電廠商也希望未來能透過冷氣機提供的運轉時數及溫度設定資料,來了解機器運轉的壽命?濾水器廠商更希望未來能透過濾水器提供的水質數據,提醒消費者何時應該更換濾心,進而提供定期產品銷售服務。

  最後,結合特定專業提供資料應用的情境模式,結合專業的大數據資料,提供消費者IoT商品的決策應用情境。以小米公司銷售的花草監測儀為例,該產品可提供植栽中的光照、土壤溫度、濕度、養分資訊,透過手機連結小米公司聘請植物學家所建立的雲端植物資料庫,根據數據判斷甚麼時候應該加水、給養分或照太陽。這樣的IoT商品案例還包括如:藉由體重計及運動手環的資料收集,經由雲端資料庫判斷,可提供運動記錄、提醒及建議;IoT電飯鍋可提供各式烹調建議,包括時間及添加水量等。

  由此可知,未來在物聯網陸續成形之下,不僅個人用的物品可相互連結,家中的物品甚至是家庭、工廠、國家之間,所有物品均是IoT的一個物件。這樣之下產生的應用模式,將如同排列組合計算一般的千變萬化,因此,不同類型的資料庫與應用情境將應運而生,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專業知識及電腦計算,才有辦法達成,這才是真的ICT資訊技術應用服務的真正價值。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