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下看國際組織的功能與價值


疫情衝擊下看國際組織的功能與價值

  國際組織是全球治理與多邊合作的重要平台,面對國際化及全球化之潮流,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成為拓展國際空間、回饋國際社會,以及發揮軟實力的重要管道。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即是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以我國國家生產力機構(National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NPO)身分積極參與之國際組織。

APO簡介

  APO成立於1961年5月11日,係一非營利及非政治性之政府間國際組織,秘書處設於日本東京,現有21個會員國/經濟體,包括孟加拉、柬埔寨、中華民國、香港(1997年停權迄今)、斐濟、印度、印尼、伊朗、日本、韓國、寮國、馬來西亞、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土耳其及越南。APO使命為透過提升生產力,為亞太地區之永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而其願景則為實現更具包容性、以創新為導向之生產力成長。

  APO逐年依全球趨勢及各會員國經濟發展需求,擬定相關主題計畫活動,以考察研習團、研討會、研習會、訓練課程、雙邊合作交流及專家服務等方式進行研習交流,期能強化會員國產業技術及人才資源,協助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生產力提升。

疫情衝擊下APO應變之道

  2019年12月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後,全球經濟與社會均受到巨大衝擊與結構性變化,APO為協助會員國產業加快業務復甦及恢復力,嚐試使用數位平台,尋找促進生產力提升之新途徑。除視訊會議外,APO啟用其YouTube頻道作為傳播新議題、新趨勢及新生產力話題相關資訊之主要平臺,並加強與受眾間之互動。

  APO透過線上生產力講座(Productivity Talks),邀請著名生產力專家、政府官員、國際組織負責人及學者進行一系列專題演講,並連結其計畫活動,協助會員國公民營單位重新思考如何面對數位化轉型、創新技術開發、智慧農業、智能公共服務、數位能力提升與數位學習開發等相關議題,期能強化企業或組織應對疫情之韌性,帶動產業轉型與升級。

  此外,面對氣候變遷對生態環境所造成之衝擊及糧食危機,APO也著手協助企業因應國際趨勢及配合國家政策發展,落實永續經營及社會責任等核心理念,邁向永續發展目標。

疫情驅動數位化

  面對後疫情時代全球政經結構變遷的挑戰與機會,「與病毒共存」成為轉型變革時代產業之新常態,各國政府及企業受疫況壓力與不確定性籠罩,無不加速數位化推展。根據國際數據資訊有限公司(IDC)預測,2022年全球65% GDP將由數位化驅動,經濟發展對數位(Digital)的依存度將大幅提升。以韓國為例,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衰退3.1%,而韓國經濟僅微幅衰退0.8%,此乃因韓國對危機作出迅速、有效之反應。儘管仍受COVID-19影響,韓國勞動生產力持續上升,而為因應疫情,韓國政府宣布數位新政和綠色新政,以促進全面經濟數位創新,並為實施碳中和及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奠定基礎。

  再以馬來西亞為例,馬來西亞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5.6%,2021年已復甦成長3.5%;生產力則由2020年衰退5.5%,2021年恢復成長1.8%。馬來西亞財政部預測,2022年該國GDP成長預估5.5%至6.5%間,生產力成長預估3.6%。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曾於2021年12月29日發布消息稱,馬來西亞可望於2022年超越新加坡,成為全球第37大經濟體,並於2026年進一步提升至全球第33大經濟體。馬來西亞除了以經濟復甦為主要目標的國家計畫,其國家生產力機構- Malaysia Productivity Corporation (MPC) 推動多項與技術相關之生產力提升計畫,以加速產業及企業數位化應用。

  而我國因應之道則是從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及民主深化等四大面向,超前部署,致力確保經濟穩定成長。總體政策重點有二:一是啟動經濟發展新模式2.0,並搭配其他妥適財政、貨幣及結構性改革政策,解決臺灣經濟中長期潛存的結構性問題及應對外部可能衝擊;二是以數位科技(AI、5G及大數據等)帶動下一波臺灣經濟發展,經由智慧自動化效應、增強勞動與資本效應,及創新外溢效應等管道,提升經濟成長與潛在產出,實踐創新驅動的經濟成長。

APO在數位化趨勢下的可行作為

  為因應全球在疫情衝擊下快速數位化的趨勢,並持續為會員國提供服務及作出貢獻,APO除可透過數位科技,持續發展數位交流平台外,亦可跨域串接科技創新資源,促進會員國相互間標竿學習及交流合作,並協助會員國數位技術與應用人才養成,強化會員國預見未來及應變敏捷性,彰顯國際生產力組織之價值與影響力。

 

【參考資料】

  • 亞洲生產力組織官網
  • 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計畫(110至113年)
  • APO 2022年理事會議國家政策方針(韓國、馬來西亞、中華民國)
更多資訊請參考
APO亞洲生產力組織

「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在日本東京,旨在透過生產力的提升,促進亞太地區社會經濟之永續發展。我國為APO創始會員國,與其互動良好,合作密切。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擔任我國在APO的理事辦公室,持續辦理APO相關訓練班、研習會及各項交流合作計畫等活動,協助提升我國企業生產力,並與亞太各國生產力機構進行交流。

猜你喜歡
*
生產力台北宣言:亞太地區生產力與永續全面性發展

2012年8月甫於我國舉辦的APO 50週年國際研討會,會中由各會員國代表及我國部會長官共同見證簽署「生產力台北宣言」,宣誓一起攜手共同往亞太永續社會的方向大步邁進,獲得APO會員國熱烈迴響,其內容對亞太地區未來如何提高生產力與追求永續全面性發展所提出的精闢見解,極富參考價值。

*
亞洲生產力中心之卓越經營中心

亞洲生產力中心(APO)的卓越經營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COE)的創始主要目的在於增進APO會員國之非營利組織針對卓越經營(Business Excellence, BE)此項領域的獨特優勢及專業知識,並協助使其達到世界水準。

*
認識CPC》接軌國際的最佳平台APO-ROC理事辦公室

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為一區域性之國際組織,成立於1961年,旨在透過生產力提升,促進亞太地區社會經濟永續發展,我國為APO創始會員國之一。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