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型非營利組織的數位應用


  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我國登記在案之法人等相關組織超過6萬間,中央及地方政府每年平均提供約200億元的補助預算,但從非營利組織資源分配來看,僅有三分之一的組織能獲得政府相關資源補助。有鑑於政府補助資源的集中,可以想見小型非營利組織其實受到不小的資金壓力及資源缺乏問題,連帶影響人員流動或人力不足。小型非營利組織長期面臨了招募人員不易、工作人員流動率高,以及必須一人分飾多角的惡性循環下,使得工作人員心力分散,因此如何使用數位工具優化工作流程及管理個案等紀錄,就顯得更加重要。

  在使用數位工具時,小型非營利組織經常面臨三項難題,分別是硬體設備、軟體,以及數位應用能力。好消息是越來越多法人或企業,也投入對非營利組織的資源提供,因此第一項難題硬體設備,可透過華碩再生電腦數位培育計畫進行申請再生電腦,備妥非營利組織相關登記文件,擬訂組織的使用需求及後續規劃,並於華碩文教基金會官網提出申請,審核通過後即可收到再生電腦。

  第二項難題軟體,部分組織受限於無軟體採購費用,更遑論每年的授權更新費用,也因此經常使用未經授權的軟體,除了侵害軟體出版者的權利,同時也將組織文件置於中毒或資安風險中,建議可透由科技濃湯提供申請,科技濃湯提供多項雲端軟體申請並低於市價,如微軟Microsoft365、微軟Azure、溝通平臺Slack、Workplace、Adobe、Amazon Web Services等,評估組織所需軟體進而至官網提出申請,如利用M365雲端儲存個案相關資料及紀錄,或組織同仁協同編修文件等,讓紀錄可以被管理並易於呈現,同時受正版軟體資安保護。

  最後,也是最為困難之處,在於數位應用能力的培養,於此,組織可參與數位發展部、桃園非營利組織中心、公益交流站等,都有提供非營利組織的相關數位課程及文章,從基礎開始到社群媒體的應用,建立組織及員工數位軟實力。

  數位時代下,掌握數位軟體及社群媒體的應用,將有利於非營利組織的永續經營及議題擴散。2020年臺灣公益責信協會統計,全臺個人公益捐款總金額,估計已達1,062億元。臺灣企業、民眾愛心不落人後,但如何使用數位工具優化工作流程及讓想關注的議題和服務受眾獲得關注,將是非營利組織不得不面對的議題!

 

【參考資料】

  • YouTube_NPOst公益交流站,台灣公益捐款每年上看千億!哪些族群捐最多?面對「千億產值」,為何公益團體運作依舊「綁手綁腳」?|NPOst募資課EP.4
  • 公視新聞網,工會調查NGO勞動條件 揭5大過勞現象
  • 華碩再生電腦數位培育計畫
  • TechSoup科技濃湯官網

 

猜你喜歡
*
非營利組織關係行銷之評析

對非營利組織最重要的莫過於持續性資源的獲得,因此維繫與參與者間之長期關係,如何透過關係行銷來獲取大眾高度的關係承諾與信任,即成為非營利組織的一個重要課題。

*
數位轉型的PDCA

數位轉型是現今中小企業最關注的話題之一,也是邁向工業4.0的必經過程。本文以PDCA的觀點,提供企業實現數位轉型的有效作法,為組織量身打造自己的智慧化之路。

*
以人為本 建置數位服務工具

從經營管理角度來看,一個決策的採用要看其投入產出比如何?數位服務聯結,應該要以使用者的需求為核心,將所有的設計終將回歸到「人」,深入了解其需求與價值路徑,才能善用數位服務提供更優質服務體驗。

*
淺談數位轉型

「數位轉型」近年討論熱度大增,儼然成為企業的新顯學,從切入點、不同階段及企業出發點進行闡述。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