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技醫療產業發展趨勢與台灣智慧醫療產業面臨的挑戰


全球生技醫療產業發展趨勢

1. 人口結構變遷

  人口持續成長,到2050年全球入口總數將突破97億,主要增長集中在低、中收入人口族群。但來自世界各地的生技製藥公司,目標都是朝向美國市場發展。而這些國家往往沒有能力管控好疫情和疾病,是病毒株變異最高和醫療未滿足最大的地方,供給和需求間形成了巨大的中空地帶,急需被開發和滿足。

  先進國家的人口結構則是走向高齡化,到了2050年預計65歲以上人口將翻倍增加到20億人,更直觀一點說也就是每5人就有1人是老人。年長者的醫療照護、保健需求與日俱增,驅動生醫產業需快速因應發展,還未有藥物治療的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等領域都是非常值得探討和深耕的市場。

2. 醫療保健成本增加

  高齡人口比例攀升,慢性退化疾病使得醫療保健支出大幅上升。醫療衛生花費預估到2050年則是高達8.5兆美金,隨著GDP的提升醫療花費也將跟著正向成長,加上COVID-19和其所造成的長新冠症狀也將是醫療花費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3. 跨領域技術導入

  COVID-19的衝擊和影響下,生醫結合數位科技,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基因定序等技術得以蓬勃發展,加速疫苗、藥物的研發進程及效率;另一方面,BIO結合ICT產業也使得遠距醫療、跨國合作研發、多中心臨床實驗得以實現,成為生技醫療產業躍進式發展的推手。

  醫療與ICT科技結合省去重複性的機械式工作,緩解醫療人力不足的壓力。減少人為錯誤及疏失,降低醫護人員負擔的同時提升效率,釋放人力去進行真正有效的治療及互動。而以病患為中心,透過數位醫療來達到治療、復健、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的目的,一改傳統「通用式」的醫療方式,針對個體基因及環境影響因素來制定更有效的解決方案,實現個人化醫療的目標,在降低醫療資源浪費的同時也有助於減低個人財務的負擔。

  爲了解決這種全球人口老化、人力不足、疫情變化快速所帶來的衝擊,生技結合數位科技將可大大解決許多的疑難雜症,而根據KPMG所發佈的「2023年醫療照護與生技投資前景展望調查報告」,烏俄戰爭的爆發、全球經濟不景氣但智慧醫療仍舊是大家一致看好的領域。

台灣智慧醫療產業目前面臨的挑戰與建議

  臺灣生技產業研發能力一流,擁有創新、獨特的技術,但研發領域過分集中且分工不明確,缺乏熟悉IT產業的跨領域人才,另外也無法吸引企業管理、國際合作、商務行銷的專業經理人,空有技術但因缺乏商業規劃導致研究成果無法真正商品化並為企業帶來營收,或者錯失與國外大廠合作推廣的機會,多數新創公司在研發階段就因爲燒完資金而被强迫退場。

  建議深入瞭解及分析市場趨勢,以使用者需求為中心,尋找具有競爭利基的主題集中火力進行研發。不置可否,領域專業人才的培育是所有產業發展的基礎,實際提升專業人員收入及福利,增加產業前景/錢景增加行業的吸引力,廣納賢才能帶動生技產業發展的正向循環。

  市場小且資源有限,所以必須打入國際市場,但各國法規、市場發展成熟度不同,因此在跨國取證上必須更加有效率。加速推動醫療法規、臨床驗證、資安管控以符合國際標準,對於加速國際市場開拓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力。

  不同於一般產業,生技產業投資門檻高,從研發、上市到獲利的時程較長,投資者除了要有生物科學知識、熟悉生物產業營運模式外還要有高度的風險管控能力,因此在資金獲得上較爲不易。

   雖然政府透過國發基金參與國內各種生技創投項目,如台杉、工研院創新公司…等,已收成效,但建議多增加資金來源管道,除了進入市場募資外更需要加強國際推廣合作,透過併購、合資、授權交易引進更多外資協助,促進台灣生技產業與國際投資基金接軌。

  就目前而言,無論是政府或民間都缺乏資源整合的能力,未來勢必需要透過一波整合、併購才有足夠強大的競爭力,去爭取、經營國外的目標市場。在中美貿易戰、全球資本市場低迷、台灣資本市場活絡…等經濟大環境下,正好提供了台灣生技產業成長的絕佳機會,面對這稍縱即逝的「黃金窗口」台灣生技產業準備好迎風起飛了嗎?

 

【參考資料】

  • IQVIA 車艷 總經理, 【2022臺北生技小聚】全球醫藥市場概況和未來
  • 工商時報, 建構一個有利生技產業發展的資本巿場
  • 保瑞藥業 盛保熙董事長, 【2023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臺灣生醫企業國際合作或併購機會
  • BTC 陳適安委員, 【2023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數位醫療的現況與前景
  • KPMG 2023年醫療照護與生技投資前景展望調查報告
猜你喜歡
*
我國生技產業現況及淺談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我國生技產業之發展趨勢為:藥品方面,利用掌握東方人特性之優勢,先立足台灣,再拓展海外市場;利用我國於ICT產業之優勢,運用於長照產業之發展;全面落實PIC/S GMP國際標準有利我國生技醫藥之國際化;我國農業技術結合「生產力4.0」,可望增加應用生技產業之附加價值。

*
智慧防疫 大數據 全方位好罩》AI醫療抗疫先鋒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全球確診人數已經超過50萬、東京奧運延期1年、美股受重創、全球經濟消沉;但同時隨著科技進步,AI導入各式抗疫應用,帶來一線曙光,AI如何與人類攜手,一步步收復健康失土?或許勝利就在不遠處。

*
精準醫療!讓數據重新打造你我健康

鑑於健康照護的花費提高和其安全失誤的持續,已發展國家正找尋可以降低醫療成本並提昇品質的方法,許多研究指出,「數據創新」將可能是最佳的解決方案。本文將從目前健康照護的問題點:成本花費的提高與品質的不穩定、如何藉由數據創新來有效針對外在環境的挑戰,最後講述利用強化數據和數據結構、管理及存取的現代化、創造協助新實踐與心態的動機,與調整合法與規範框架改善數據交流,並加速醫療照護數據化,讓健康照護體系能更加完善健全地維持穩定的營運。

*
知識管理的實務運用-以生技醫療產業為例

結合現行的營運流程,透過知識與經驗的累積,形塑問題解決與創新的企業文化,善加利用知識來改善並簡化現有的作業流程,落實系統化的管理與自動檢核的功能,以有效提升人員的工作效率及降低管理風險,另一方面透過知識的彙整建立標準化的應用模組,以即時反饋意見加速決策,用以改善生產技術及營運效能,故除了持續研發創新以及生產的品質保持一定水準外,更重要的是回過頭來思考如何讓員工發揮其在工作崗位上的專業價值,協助並確保其專業能力的提升,透過知識管理之基礎運用,佈建有利於數位轉型發展與技術應用的能量,進而加速拓展品牌市場的目標,以確保公司的競爭力持續不斷地領先業界,獨占鰲頭。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