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之關係與協作

瀏覽數:87
關鍵字:


一、背景

  大學是創新知識的創造基地,校園裡的研究人力及資源,是我國研究發展重要之推手,惟學校從政府及業界獲得許多產學合作資源的挹助,亦多年執行相關部會研究計畫,仍存在產學之間的落差,所培育之人才亦有不被產業所用之困境。

  為持續支持以好奇心、創造力為基礎之知識探究模式,讓科學發展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知識成為產業創新基礎,藉由研發人員的加入開發產業潛能來提升競爭力。

  大學為支援產業前瞻發展,需有到位的研發人才並對未來產業發展所需技術提供服務,改變過去以滿足需求的產學合作模式,轉變為創造未來產業所需,創造一個多面向參與的產業融合平台,以提升大學研發及產業界發展之互動關係,共同勘測未來技術發展方向,拓展大學研究發展模式,未來連結智財管理以及創新創業機制,以建立新產學合作關係。

  生態系的成員主要可分為基石者、利基者和支援者三大角色。其中,為生態系成員創建出一個生存平台,並制定標準化工具或統一規範、整合價值,以有效提升創新和抵禦外部威脅的角色,稱做基石者,通常是由一個或少數引領產業發展之代表企業擔任。

  而多數的業者或平台合作夥伴則透過貢獻獨特資源或能力,以創造生態系價值,屬於利基者。公部門若成為生態系之一員,主要是扮演支援者的角色,如場域建置、資源盤點、法規鬆綁或制定政策等,為生態系打造友善的發展環境。

二、國際案例

(一)新加坡

  1. 促進本土企業與新創企業合作

從企業認知到創新和轉型業務需要保持永續經營和競爭力,傳統企業與科技新創公司間的合作關係,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新加坡企業管理局(ESG)資通訊媒體局(IMDA)與傳統企業合作,通過確認需求,訂定解決這些需求的策略,並將擁有正確解決方案合作夥伴鏈結,建立內部技術能力。

  1. 政府跨部門整合解題需求

新加坡企業管理局與其他政府機構(如房屋委員會和建設局)提出整合補助徵求,方便將解決方案供應商與政府機構和相關公司的問題互相媒合,透過整合需求,整體規劃,提升政府的服務效率,並同時提升新創企業能力。

  1. 建立開放式創新平台(OIP)

將需要技術解決方案的公司與創新型新創或中小企業互相配對。

(二)日本

  1. 在大學與大學創辦的企業之間的關係方面,例如,在知識方面,大學已將知識產權授予大學創辦的企業,研究人員提供技術諮詢,大學為研究人員提供創業教育。在資金方面,一些大學以缺口資金的形式為技術開發提供資金。大學可以提供的知識、資金和人力資源對於以大學為基礎的企業來說是極為寶貴的資產,因此需要進一步擴展。
  1. 為了使大學與基於大學的企業之間的關係作為生態系統自主發展,基於大學的企業及其企業家重返大學也至關重要。來自大學企業的成功企業家與大學中的準企業家分享經驗,或者接受新的商業化種子並開始第二次創業。如果成功的話,對於大學來說,重要的是,除獲得知識產權許可外,還通過股票和股票期權產生收入,並利用該股票作為資金來源投資於下一個商業種子。  
  1. 大學在創建和發展大學發起的企業中起著重要作用,大學在創建大學企業時,能對於提供增長機會、人力資源開發和財務支持等領域做出重大貢獻。從大學管理的角度,除教學與研究之外,重要的是,要將社會對大學研究成果的實施作為關鍵績效指標之一。

首先,作為大學在爭取社會實施研究成果方面的作用,重要的是提高可以作為種子的研究質量,這可以說是大學企業的特徵。從基礎研究階段就提高基礎研究的質量,而又不會將應用研究偏向於建立合資企業,這可以說是為創新奠定基礎。另外,這樣的研究從確保研究的多樣性的角度來看,預期將增加優秀的年輕研究人員活躍的機會。

  1. 大學需要將以上述方式創建的技術種子與商業候選人和新創投資聯繫起來。目前,研究人員依賴於各個研究人員個人與新創資本、技術移轉授權辦公室(Technology Licensing Office, TLO)等之間的個人聯繫。

大學教職員工應適當管理與企業的兼職工作,以便解決與大學的利益衝突,並儘可能自由地從事企業的建立和業務,評估參與機構和工作的教師,並減輕其他工作負擔也被認為是有效的。

三、分析檢討與建議

  參考國際作法,各國作法皆有其特色,建議如下:

  1. 以鼓勵大學創業為例,就區分:研究成果企業、合資研究、技術轉讓企業、學生創業、相關企業等;以大學合資企業又分:通過利用大學等的專利來開展業務的新創公司、利用專利以外的大學的研究成果開展業務的風險公司、由教師和學生轉移人力資源的新創投資公司、由大學等支持的投資/管理支持新創公司;
  1. 以大型公司與大學合作可以分為:大型企業是大學起源的企業的來源、大型公司的企業投資於大學新創投資、大型公司進行大學新創投資的併購、大型公司產學合作部門以委託研究的形式、聯合研究結果建立一個合資企業等。在區分不同類別、不同合作方式,其啟動支持方案、輔導補助等措施等也有所不同。
  1. 大學與產業共同建立高階研發人才培育機制,創造碩博士生就業出海口,以培養產業所需之創新研發人才,建立大學與產業長期產學合作關係及知識共享機制,提升雙方研發能力及產業技術。
  1. 強調由1到N的共同演化,建立產-官-學-研-民眾共構的生態系(People-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P)。由區域特性與在地特色資源出發,透過新舊交融,打造具有獨特生活風格的個性城鄉;或透過由軟助硬、由硬帶軟,強化產品研發與市場之契合(Product/Market Fit),帶領發展創新商品與服務,提升中小企業從1到N數位商務開拓之能力,進而鎖定海外目標市場或國際供應鏈需求,共同開拓商機。

 

【參考資料】

  • 經濟日報, 當傳產遇上新創 迸出商業新火花
  • 経済産業省, 大学発ベンチャーのあり方研究会報告書(大學風險研究小組的報告)
  • 社會5.0 (Society 5.0)
  • 通過產學官合作加強聯合研究的指南
  • 大學創業1000計畫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