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產力中心許勝雄董事長率團主持APO第66屆理事會議

- 撰文者:
- 2024/05/30 瀏覽數:130
圖說:APO馬來西亞生產力機構首長Mr. Zahid Ismail(左1)、APO馬來西亞理事Datuk Kamaruzzaman Johari(左2)、APO中華民國理事許勝雄董事長暨APO第65屆理事主席(右2)、APO秘書長Dr. Indra Pradana Singawinata(右1)
亞洲生產力組織(APO)第66屆理事會議(Governing Body Meeting, GBM)」於2024年5月28-30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
本次會議計有APO 20個會員國之理事/代表、顧問計56位及1名觀察員與會。我國由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許勝雄董事長以擔任APO第65屆理事主席身份率團與會,團員包含: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廖婉婷薦任科員、該中心張寶誠總經理、聯絡官薛夙晴經理及鄭詩蒨管理師等共5人出席會議。
第66屆理事會議續由我中華民國理事許勝雄董事長擔任閉門會議主席,第一及第二副主席則分別由斐濟就業、生產力暨勞資關係部常務次長Mr. Jone Maritino Nemani及印度生產力機構首長Mr. S. Gopalakrishnan, IAS擔任。許勝雄董事長並於全員會議中針對APO所推動之2025願景、APO 認證計畫、GP 2.0發展計畫、合作備忘錄(MOU)簽署程序及會費等議題進行說明後,進行後續審查與確認。此外,APO印尼籍秘書長Dr. Indra Pradana Singawinata也針對2023年度各項活動、財務收入議題進行報告。
本屆會議亦公佈「2024年亞洲生產力組織區域獎」獲獎者,該獎項係表彰APO會員國中對促進亞太區域生產力有顯著貢獻之傑出人士。今年度由我國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張寶誠總經理及印度Larsen & Toubro Limited榮譽主席Mr. Anilkumar Manibhai Naik榮獲此項殊榮,其中張寶誠總經理並於本屆理事會議中授獎並接受表揚。
APO成立於1961年,我國係以中華民國(ROC)名義參加,且為8個創始會員國之一,該組織共有21個會員國/經濟體,部分會員國為東協成員之一。我國理事許勝雄董事長自2023年5月擔任第65屆APO理事主席至本次第66屆理事會屆滿,並由斐濟就業、生產力暨勞資關係部常務次長Mr. Jone Maritino Nemani接任第66屆理事主席。
我國理事許勝雄董事長為會員國中唯一擔任兩屆理事主席之理事,在其任內除督導APO秘書處的運作,並致力推動各項政策決策符合所有會員國的整體利益,促進區域生產力提升。此外,許董事長更藉此機會強化中華民國與其他會員國的交流,提升中華民國在APO中的影響力,進一步凸顯我國在產業發展和管理領域的專業能力,面對全球AI技術與ESG發展如火如荼,許董事長將秉持APO終身志工的信念,持續協助亞洲各會員國透過雙軸轉型帶動生產力提昇,追求永續發展。
亞洲生產力組織綠色卓越中心網站
「APO 綠色卓越中心」(APO Center of Excellence on Green Productivity, APO COE on GP) 於臺灣設立,成為亞太地區環境永續共榮與綠色生產力的資源中心,也是我國加入 APO 50 年來,首度的綠色生產力國際平台計畫,不僅代表我國在綠色生產力方面獲得 APO 及其會員國的肯定,更是一個將我國綠色優勢品牌推展至亞太地區及世界的契機。
亞洲生產力組織智慧製造卓越中心網站
協助APO會員國產業升級、尋求導入智能及自動化設備之方法,並藉由專家經驗的分享與國際能見度的提升,提升產能效率及附加價值。
APO亞洲生產力組織
「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在日本東京,旨在透過生產力的提升,促進亞太地區社會經濟之永續發展。我國為APO創始會員國,與其互動良好,合作密切。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擔任我國在APO的理事辦公室,持續辦理APO相關訓練班、研習會及各項交流合作計畫等活動,協助提升我國企業生產力,並與亞太各國生產力機構進行交流。
猜你喜歡

亞洲生產力組織(APO)第65屆理事會議(Governing Body Meeting, GBM)」於2023年5月24-26日在會員國蒙古烏蘭巴托舉行。APO成立於1961年,我國係以中華民國(ROC)名義參加之國際組織,為8個創始會員國之一。

亞洲生產力組織2025願景指導委員會諮詢會議於2024年3月14日(四)上午9時假日本東京庭之飯店舉行,由中華民國理事許勝雄董事長(第65屆理事主席)擔任會議主席,並有來自孟加拉、柬埔寨、印度、菲律賓、巴基斯坦、泰國、土耳其及美國的指導委員、技術工作小組及生產力專家參與,深入探討其願景在策略面及運作面上之做法仍可再精進之處,以及如何透過本次反思檢視、監測評估機制和流程。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