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為立國之基礎,在現今農業面臨全球氣候變遷與國際市場競爭下,如何制定有效且穩定的農業政策,一向是農政部門與農業經營者所關注的重要議題。準確的產銷情資除了能幫助農業部門快速應對極端氣候帶來的農業損失外;也能協助民間農業經營者針對國際市場調整行銷策略,更可以讓農民了解作物供給趨勢,提高務農收入。
現今農情調查多採用衛星影像或無人空拍機遙測,能夠大規模的掌握地面影像資訊,並透過航照判釋了解作物種類,但臺灣農地坵塊零星且破碎、作物栽培結構複雜。
同期混作多種作物(檳榔與咖啡或香蕉、芒果與番石榴、或果樹下種植葉菜類),或同一坵塊作物分開收穫(玉米、柑橘類混作、溫帶果樹混作)的情況所在多有,以及溫網室栽培或有紗網遮蓋的作物(如鳳梨、葉菜類、瓜果類或草莓),僅靠遙測資訊難以分辨所有調查作物;或難以完整呈現實際的生產狀況,因此目前農情調查仍然需要農情調查人員到現地去實際調查各期作物種類與種植情形。
目前現地農情調查人員可使用手機APP,配合遙測影像、衛星定位系統與地理資訊系統,紀錄現地作物種類、種植情形與實際種植面積並上傳平臺,再由後端平臺人員審核、維護調查資料品質。
這樣的調查模式可透過後端平臺有效掌握調查人員進度與分派調查工作,也可從後端修改調查資料的誤植、誤判或立刻通知調查人員修正;另一方面,調查人員亦能即時回報現場特殊狀況或請求協助,透過降低資訊往來的成本與時間差,提升調查資料的準確性。
然而山區農業調查卻始終困難重重,一般而言,現地調查人員會以當地農民或熟悉山地者為主,但部分山地農村人口外流及高齡化現象嚴重或調查期間接近農忙時節,難以在當地找到合適的人員,需派遣其他區域調查人員支援,在交通、農業情況和在地人情的熟悉程度上跟當地人就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以筆者個人在臺中市和平區(佳陽、梨山、松茂、環山)經驗為例:當地農耕地多為梨山上果樹(梨子、李子、甜柿與水蜜桃),從臺中出發可經台八線中部橫貫公路(0k~24k上谷關至德基路段)抵達梨山區域,但該路段目前因道路有落石僅在特定時段供當地持通行證之居民通行,若無通行證就只能從南投走台十四甲線,路途經清境農場、梅峰農場、鳶峰、武嶺、大禹嶺進合歡山隧道,翻山越嶺四個小時以上才能抵達梨山。
偶爾台十四甲線也會因大雨坍方,屆時只能走力行產業道路,該道路偶有泥濘、坡度陡峭、訊號不佳、導航會失靈導進旁邊茶園道路,大約會比走台十四甲線慢五十分鐘左右,且中途沒有加油站,必須到達梨山後才能加油,大大增加了以機車作業的難度,這還只是剛到梨山而已。
除了交通不便利,對路況與農況的熟悉程度是更大的問題,山區農地道路狹窄,通常僅能供機車或小型貨運車通行。在臺中市和平區梨山上,平緩的區域種植蔬菜,通常是甘藍與青蒜;陡峭的山坡則種植果樹或茶園,部分混作葉菜類或南瓜,因此果園內部高度落差極大,同一果園入口到溪谷旁高度落差有時可能會到三、四百公尺。
平時靠單軌車、小型貨運車與流籠來運送貨物與人員(筆者進行調查時,佳陽吊橋正在進行整修,當地農民除了大型流籠外,也會駕駛小型遊艇或動力筏往來佳陽沖積扇),只靠機車或步行不僅向上無力爬坡、向下更是危險重重,這樣的調查區域除了難度與危險度高;作業速度也慢,光是要在果園裡來回就很困難了,更遑論要進行勞力密集的農業工作。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勞動環境,果園內的勞工多數是外籍移工,此一現象不僅反映出農村人口老化與外流造成的勞動力不足,過多的外籍移工也可能造成管理或法律問題,也是山區農村勞力的一大隱憂。
而不熟悉當地的種植習慣也是調查的一大阻礙,同一果園可能包含數個坵塊;各坵塊高低落差大,種植作物不一定相同,海拔較高處可見蘋果、梨子、水蜜桃、較低處以甜柿和李子為主,而甜柿分布廣,也能與梨、桃混作,但通常海拔低處比例較高,雖然能透過農業調查APP與後台人員審核避免誤判作物或誤判調查坵塊之情形,但作物的種植區域卻經常是分散或混作的狀態,就算走進果園也難以統計作物比例,甚至還更花時間。
呈現分區栽種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果農原先向原住民或榮民承租果園時,果園內已有果樹,密度較低、種類較少,後來果農擴大經營,果樹密度提高或往陡坡上種植,才逐漸增加果樹種類與數量。
而據當地農民所說,當地溫帶果樹種類多,起初果農開始經營果園內可能是規劃分區栽種,但若有果樹枯萎、遭遇病蟲害或價格浮動時,則會補種經濟價值較高或投入時間成本低的水果,像水蜜桃口感難以被進口桃取代、以及甜柿與水蜜桃因幼苗成長至可收穫時間較短,近年越來越多人種植,久而久之便形成這樣分散混作的狀態,這樣的種植習慣顯示梨山果農在選擇作物上受市場價格與政府政策影響較多,若提升農情調查的精確性,也能對當地農民有所助益。
在這樣的種植情況下,想要獲得較準確的資料,勢必需要當地農民或果園業主的協助,例如:問路、詢問是否可進入果園、果園內大概的作物分布與道路狀況,但通常果園業主不會隨時都在現場,通常遇到摘採搬運人員或道路旁包裝場人員較多,由於當地人口外流及高齡化嚴重、農業工作強度與危險性高,果園內常有外籍移工,對外人警覺性較高、且溝通不易。
果園內路雜坡陡、果樹鬱閉,若無人指路,只能使用農業調查APP配合航照圖與等高線圖推測路線方向,但還是經常有道路複雜找不道路;再者,同一條路上的果園並不一定屬於同一位業主,業主間也不見得彼此都認識,這樣往來與溝通,又增加了調查作業的時間與難度。不過與業主交談偶爾也能增進對當地農業情況的了解,也有利於後續調查的進行與資料修正。
從上述案例中可得知,前往山區進行農情調查經常面臨許多困難與阻礙,農業人口外流與高齡化導致調查人員招募不易、路途遙遠且道路易因天災受阻反映了交通不便、作物分布結構複雜與當地的農業發展歷程有關、工作環境危險性高和勞動力不足衍生出了外籍移工問題,這些調查上的困難充分體現了許多當今農業的難題。
僅以現地農情調查執行的層面而言,在這樣的背景下,要確保調查執行順利,除了加強人與科技的連結(例如:農情調查APP介面更新、系統優化、導入防呆措施與作物圖像參考),更要仰賴人與在地的連結,加強既有調查人員對地方的熟悉度或吸引更多具農業背景的在地人加入調查工作,將會是未來農情調查的關鍵。
【參考資料】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23)。112年「現地作物調查輔助遙測判釋、產銷履歷面積盤點及農業設施設置太陽光電」計畫。
- 林玟君(2014)。台中梨山地區外來農民的農業活動及生活調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 林月金、張致盛(2004)。臺灣甜柿產業分析。甜柿栽培技術與經營管理研討會專集1〜30。
- 洪忠修(2003)。我國農牧業農情調查之檢討與展望。農政與農情,第135期。
- 陳中(1996)。梨山果樹與產業文化的省思。鄉間小路,八十五年七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