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之後:青年世代如何主導永續轉型


  隨著2024年COP28的落幕,全球對於氣候行動的目標和策略再次獲得更新。對於20至40歲的青年一代來說,這不僅是一個關於環境保護的議題,更是一個關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挑戰。以下是一些具體建議,旨在指引青年世代如何在個人、職業和社區層面上推動永續轉型。

  1. 能源轉型:智慧科技與再生能源的整合

現代科技提供了實現家庭能源效率的新途徑。利用智慧家電、自動化系統和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更有效地監控和管理能源使用。此外,參與或投資於再生能源項目,如太陽能或風能,不僅有助於減少碳足跡,也是對未來能源安全的一種投資。

  1. 綠色消費與循環經濟

作為消費者,我們對市場上產品的需求有著巨大影響。選擇可持續產品、支持綠色品牌,並實踐減少、再利用和回收的原則,可以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此外,透過支持本地經濟和參與共享經濟,我們可以減少運輸中的碳排放並增強社區的韌性。

  1. 職業生涯中的永續實踐

在職業發展中,我們可以選擇那些致力於永續的公司工作,或在自己的職場推動環保政策和實踐。無論是通過工作方式的創新(如遠程工作以減少通勤),還是通過在產品設計和業務運營中整合環保元素,我們都能在職業層面上對氣候變遷作出積極回應。

  1. 社會參與與倡議

作為社區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參與或發起環保活動,如社區綠化、清潔活動或環保教育計劃。此外,利用自己的聲音和影響力參與公共政策的討論和倡導,對於推動更大範圍的環境和社會變革至關重要。

  1. 生活方式的轉變:從個人到全球

最終,實現永續的關鍵在於我們作為個人的生活方式選擇。從日常飲食(例如選擇有機和本地生產的食物,減少肉類消費)到交通方式(如使用公共交通、騎自行車或步行),每一個小小的選擇都對我們的碳足跡產生影響。

此外,選擇可持續的旅行方式和休閒活動,不僅有助於減少環境影響,也能擴大我們對永續生活方式的體驗和認識。

  1. 教育和培養下一代

為了確保永續發展的未來,重要的是要教育和啟發年輕一代。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將永續發展的概念融入其中對於培養負責任和環保意識的下一代至關重要。

  1. 個人責任與全球參與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的行動不僅影響著自己和周圍的人,還與世界各地的社區和環境息息相關。積極參與國際氣候行動,如支持全球性的環保組織,參與國際環保活動,或透過社交媒體分享我們的永續故事,都是連接全球的重要方式。

  在COP28之後,我們這一代的青年擁有機會也承擔著責任,通過個人行動和集體努力,向永續的未來邁進。讓我們擁抱這些機會,用我們的創造力、熱情和行動來共同塑造一個更美好、更綠色的世界。

更多資訊請參考
ESG永續發展學院

企業淨零轉型壓力日增,國內出現綠領人才荒問題,過去70年來,CPC陪伴國內企業走過各階段轉型期,適時導入管理變革與人才培育策略,面對永續議題,CPC已訂定ESG永續發展系列職能培訓藍圖,針對製造業及服務業之不同性質,提供不同的培訓課程!

猜你喜歡
*
從霧台基督長老教會的青少年返鄉看部落永續發展

當面臨人口外流如此劇烈的時代洪流時,霧台基督長老教會透過信仰的力量以及樂器的學習,給予青少年返鄉的動機,並在一次次回到部落情境的經驗當中,創造青少年與部落環境和人事物的互動、重新維繫起彼此之間的關係,進而加深了青少年對於部落/文化的情感與認同。當「年輕世代」被找回來之後,教會和部落的社會結構才算完整,不僅使長輩的傳統知識、技能與經驗有了傳承的對象,年輕世代所特有的活力和創造力也能夠為教會和部落的永續發展帶來許多正向的影響。

*
從永續報告書到溫盤及查驗證之綠難題 建構培育綠領人才架構與藍圖 迎刃而解

企業為因應揭露永續報告書到溫室氣體盤查及查驗證作業,加上已啟動CBAM碳稅徵收之碳足跡等能量建立的難題,已明顯感受到組織轉型的急迫性,更因如何帶動內部建構對應策略與培育綠領人才等而焦慮不已,本篇整合CPC培訓經驗,協助企業建構培育綠領人才架構與藍圖,讓難題迎刃而解。

*
傳統知識為基石,現代科技做利器 青農創新翻土,在地永續路上的挑戰

農業,一直是人類社會的基石,隨著時代更迭,面臨創新與轉型的挑戰。青農,成為了這場農業變革的關鍵力量。他們不僅承襲傳統知識,更敢於挑戰現有框架,翻土尋找新的可能性。

*
促進公民社會參與,加速全球淨零永續

全球淨零排放已成為各國努力的目標,但除要求企業投入與強化ESG的治理,如何提高公民的參與意願亦是淨零路徑的重要環節。本文將藉由案例分享,介紹如何在新科技的協助下,培養公民自主參與全球淨零的活動中,引導企業思考與設計如何與公民互動,提供更為永續的服務。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