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綠色市場商機

瀏覽數:270


菲律賓環境背景概述

  菲律賓總人口數約為1.115億(統計至2022),為世界第十三大人口國,在東南亞人口數僅次於印尼,印尼與菲律賓為東南亞唯二人口數破億之兩個國家。菲律賓人口急速成長,預計2092年菲律賓人口成長數將達到高峰(約1.8億人口數)。

  菲律賓人口成長快速的同時也同步帶動大量之消費及投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統計資訊,菲律賓2023年GDP成長率為5.9% (統計至2023年10月),2022年GDP成長率為7.6%。

  雖然因為面臨持續的通貨膨脹(2022通貨膨脹律5.8%)壓力、全球經濟疲軟、疫情及氣候變遷造成之影響等因素,導致2023年菲律賓經濟成長較2022年為緩,且低於菲律賓政府6%至7%的成長目標,但菲律賓的經濟發展表現仍是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及開發中國家中表現較為亮眼的國家之一。

  雖然菲律賓因為人口成長快速同步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隨著經濟高度成長,對菲律賓也造成氣候變遷、環境汙染、能源短缺及各種影響,都對當地社區及國家發展構成威脅。

  由於菲律賓政府支出長期短缺,當地基礎建設落後且不完善,許多國內外廠商皆面臨電力不足、供電不穩定及電價昂貴之問題,菲律賓電價昂貴,2023年住宅用電約6.38元/度、商業用電4.96元/度,高於鄰近國家。

  加上近幾年菲律賓政府停止批准興建燃煤廠,使得電力供應更加不足,且菲律賓島嶼眾多,離島地區僅有簡陋的柴油發電設備,常常無電可用,高電價及電力供應不穩定,讓民眾生活及商業發展飽受其苦,形成對再生能源、儲能及節能產品及設備之龐大需求。

  在大量的經濟活動下,菲律賓也缺乏足夠的廢棄物處理技術、設備及資金,固體廢棄物處理和廢水處理效率低下,造成菲律賓環境污染問題嚴重。

  加上2018年中國禁止外國廢棄物進口後,歐美回收業者開始將數萬噸的洋垃圾移轉至法規管制較鬆散的東南亞亞國家,菲律賓也飽受其苦,快速增加的垃圾量更突顯菲律賓政府廢棄物處理能力及技術之不足,無法即時且有效處理大量的垃圾,許多露天垃圾場皆已入不敷出,當地的環境汙染情形更加嚴重。

  此外,極端氣候變化引發之問題愈加頻繁,易受颱風及水災影響的菲律賓屬於氣候脆弱的島國之一,民眾長年受氣候變化引起之災害所苦,加上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後,民眾對個人健康及環境永續之意識更甚,也連帶提升對循環經濟、廢棄物轉化能源等技術產品之興趣與需求。

  綜合以上原因,菲律賓政府面臨減少環境汙染的壓力與日俱增,然因本身缺乏技術、設備及資金,故對於臺灣再生能源、儲能、節能及廢棄物處理相關服務業者,在菲律賓皆有可切入之潛在商機。

臺菲雙邊貿易概況

  菲律賓距離臺灣僅2小時多飛行時間,為新南向國家中與臺灣最鄰近之國家,與臺灣之經貿往來非常密切,2022年菲律賓為臺灣第15 大貿易夥伴,臺灣為菲律賓第8大貿易夥伴、第8大出口市場、第8大進口市場,統計至2022年底,菲律賓出口至臺灣29.6億美元,菲律賓自我國進口68億美元,菲律賓對臺灣貿易逆差約為38.3億美元。

  同時菲律賓為臺灣第11大出口市場、第22大進口來源國,統計至2022年底,出口至菲律賓總額約為76.4億美元,自菲律賓進口總額30.8億美元,2022年臺灣菲律賓貿易總額為107.20億美元;另臺灣為菲律賓第10大投資國,2022年臺灣對菲律賓投資計有9件,投資金額為2,583萬美元。

  臺灣出口至菲律賓產品以半導體的電子產品,包含積體電路、二極體、電晶體及類似半導體裝置、原油以外之石油及提煉物為主,菲律賓出口至臺灣產品則以半導體零件、電子零組件等為主,雙邊貿易以電子、機械產品所需之零組件為大宗,可見臺灣及菲律賓雙邊在半導體與電子業產業鏈上之往來相當頻繁,而臺商在菲律賓主要投資產業除半導體及電子機械,另也包括紡織成衣、農漁業、營建、化學、食品及金融保險等,範圍甚廣。

政黨輪替,新政府積極吸引外商投資、推廣綠色市場

  菲律賓歷經六年的杜特地(Sara Duterte-Carpio)政府執政,於2022年6月30日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獲選為菲律賓第17任總統,小馬可仕上任後除延續杜特地政府積極對外訪問招商之政策,並大舉修改國內政策法令,放寬外商投資限制,期能刺激國內商業活動,吸引外商投資,促進菲律賓經濟及基礎建設發展。

  小馬可仕政府為提升外商在菲律賓投資綠色產業,推動主要幾項經貿措施,包含以下:

  • 放寬外國投資再生能源事業持股限制,外商投資再生能源發電廠取消原先持股40%之限制,將可百分之百擁有經營權,期能於2030年達到菲律賓國家再生能源計畫(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Program 2020-2040)再生能源發電量佔能源組合35%及2040年至50%之目標。
  • 調降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進口關稅至0%,長達5年,車種包含電動小客車、巴士、卡車、機車及自行車等,但不包括混能車(hybrid vehicles),另也將電動車零組件關稅由5%降低至1%,並評估成立電動車製造商經濟特區。以減少對石油燃料之依賴,加速菲律賓交通電氣化發展。
  • 實施策略投資優先計畫(Strategic Investment Priority Plan,SIPP),鼓勵外商投資菲律賓,針對創造菲律賓當地新工作機會,促進未來產業發展及轉型需求的投資(包含環境保護)等投資優先產業,給予投資獎勵,並建立投資綠色通道,推動外國直接投資和簡化許可證、執照等投資申請及流程。
  • 延續前總統杜特地政府之BBB基礎建設計畫(Build! Build! Build! Infrastructure Program),更名為BBM(Build,Better,More),加速延宕已久的基礎建設工程,完善鐵路、港口及機場等基礎設施,以提升外商來菲律賓投資之吸引力。
  • 促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於2023年6月對菲律賓生效,與15個簽署國相互實施關稅減免優惠,加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有利外商投資。

  綜觀以上,小馬可仕新政府上任後,對外保持開放態度,多次訪問海外招商,鼓勵外商投資菲律賓基礎建設及再生能源相關領域,對內持續興建菲律賓各地區基礎建設,並建立策略性投資之綠色通道,改善菲律賓投資環境及加速政府效率。

  另也敦促菲律賓正式成為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會員國之一,外商在菲律賓投資除可享有出口多項關稅優惠,在菲律賓國內也可享多項外商投資稅務優惠,並可利用菲律賓絕佳地理位置、龐大人口之內需市場、低廉勞工成本等有利因素,發掘更多未來商機。

菲律賓綠色市場發展評估

再生能源、儲能及節能

  隨著經濟快速成長,菲律賓對於能源與電力之需求也同步成長快速,然而菲律賓能源不足,供電長期不穩定,停電之狀況頻繁,許多離島地區僅能以柴油發電設備供電,甚至常常無電可用。

  根據菲律賓能源局2022年的統計,菲律賓的能源結構主要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為主,佔發電量比約77.4%,其中燃煤發電約占60%,地熱能、水力發電、生質能及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僅占22.6%。

  菲律賓超過七成以上之發電量來自化石燃料,然而菲律賓本地煤炭產量及品質皆不高,燃煤發電主要原料需從印尼及其他國家大量進口煤碳,受到進口時課徵的關稅及能源稅等因素制約,造成菲律賓電價高昂,2023年住宅用電約6.38元/度(美金0.202元/度)、商業用電4.96元/度(美金0.157元/度),長年與新加坡並列為東協中電費最高之國家。

  另外菲律賓天然氣發供應來源為馬拉帕亞天然氣田(Malampaya gas fields),預計在2024年將耗盡枯竭,讓菲律賓的能源缺口愈來愈嚴重。

  面對大量成長的人口、快速起飛的經濟、發達的商業活動及日漸增加的基礎建設工程,當地對電力之需求愈加強大,加上高昂的電力成本,使得菲律賓政府面臨極大的挑戰。

  為增加能源多樣性,補足大量供電缺口,並同時解決環境與高昂電價成本之問題,菲律賓政府推動國家再生能源計畫(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Program,NREP),期望能於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佔總發電至少35%、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達35%之目標。

  另於再生能源路徑藍圖(Renewable Energy Roadmap)中提出設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於2040年前達到至少20GW之目標,以及菲律賓能源計畫(Philippine Energy Plan,PEP)中設立2040年再生能源發電佔總發電至少50%之目標。

  菲律賓主要有呂宋島(Luzon)、維薩亞斯群島(Visayas)和民答那峨島(Mindanao)三個島群,是由7千多個島嶼組成的群島國家,由於群島分布廣泛及地理環境崎嶇,許多偏遠地區之離島受到地理限制無法建置電網,僅能以柴油發電,甚至常常無電可用。

  柴油燃料昂貴,加上離島交通不便,還必須加上可觀的運輸成本,更增加菲律賓離島居民的財務支出,除可透過智慧微電網系統,運用綠能改善離島發電情形,若將儲能整合於離島微電網或再生能源系統,做為分散式電力系統及微電網系統之輔助,將更能協助菲律賓解決能源不足及電價高昂之問題。

  有鑑於此,菲律賓投資再生能源及儲能市場頗具發展潛力,加上菲律賓本身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為世界第2大之地熱產生國,此外日照充足、人力成本低廉,且菲律賓政府自2022年11月起放寬外國業者於菲律賓投資再生能源之股權限制,由原先的外國廠商僅能擁有40%股權,開放為外國廠商可100%持股於菲律賓從事再生能源之探勘、開發及利用等投資業務。

  另菲律賓再生能源法提供再生能源相關投資7年免稅優惠,相關設備、零件及原料進口也可免稅,我國廠商在菲律賓投資再生能源頗具發展優勢。

  此外,菲律賓的電價昂貴,為東協中電費最高之前二國家,故菲律賓民眾及業者對於節能、能源效率設備有高度需求,菲律賓政府除規定公部門必須採購符合能源部評比之照明及電器產品,也鼓勵民眾選擇有菲律賓能源標章之家用電器產品,包含LED節能照明設備、高效能之空調、冰箱等電器,以及智慧家電等都在菲律賓頗有發展潛力。

循環經濟、廢棄物再利用

  菲律賓因經濟快速成長同步帶動的消費增長,產生許多家用及工業廢棄物,菲律賓主要出口產品以電子產品、半導體及零組件等為主,近幾年外商在菲律賓投資增加,在工業製造蓬勃發展下,也衍伸出許多電子及塑膠廢棄物處理問題。

  此外,2018年中國禁廢令實施後,大量的洋垃圾隨之運至菲律賓,使得菲律賓承受更大的環境壓力,然而,菲律賓政府長期支出短缺,基礎建設並不完善,對於廢棄物處理的預算不足,也缺乏廢棄物回收、處理之技術,加上政府執法力道不強、民眾缺乏回收觀念,且菲律賓為島嶼國家,廢棄物之收集與運送不易,使得廢棄物問題愈加惡化,造成當地環境汙染日益嚴重,政府亟需改善廢棄物處理現況。

  菲律賓政府針對廢棄物處理問題,雖然有「生態固體廢棄物管理法(RA9003)」、「生態固體廢棄物管理法實施細則(DAO 2001-31)」、「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物品決議(NSWC Resolution No. 1363,Series of 2020)」等相關法規及準則,近幾年也在研議推出消費者延伸責任(EPR)相關法案,建立廢棄物之管理政策架構,禁止隨意傾倒垃圾、關閉露天垃圾場,加強民環保意識等,希望提高廢棄物回收及再利用率,減少產生廢棄物。

  然而菲律賓合法之衛生掩埋場數量不多,近幾年政府加強關閉非法露天垃圾場,未來垃圾存放地將會更為不足:此外,菲律賓合法之回收廠難以應付大量的當地市場需求,許多菲律賓民眾因經濟因素會自行至垃圾場撿取有價垃圾後動手拆解回收販賣,缺乏安全及衛生處理程序。

  由以上情形可見菲律賓未來對於廢棄物處理及存放、廢棄物轉化為能源之設備及技術需求將會更為增加,菲律賓政府也針對廢棄物管理項目開放PPP公私合營計畫,臺灣廠商可針對菲律賓政府及民間對於廢棄物管理設施、廢棄物回收處理、廢棄物加值再利用等相關需求與菲律賓政府及地方單位合作,提供相關服務。

結語

  菲律賓與臺灣地理位置相鄰,為東協第2大人口國,經濟成長快速,勞工人口充足,發展潛力無窮,加上近幾年菲律賓政府為吸引外資,推出多項投資優惠及稅賦減免政策,且為東協會員國及RCEP之一員,具有投資優勢。

  菲律賓雖自認為是氣候變遷受害國,政府尚未宣告淨零排放時程,然而隨著全球淨零趨勢興起,世界各國皆愈加重視環境永續發展、減碳及循環經濟等議題,菲律賓為數千個島嶼組成之國家,極易受到氣候變遷之影響,加上長期以來面臨著電力供應不穩定、電價昂貴、大量廢棄物處理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對於再生能源、儲能、節能及廢棄物處理技術、設備及服務等綠色技術需求極大。

  然而政府缺乏技術及資金,故對於已有成熟綠色技術、產品、設備及技術的臺灣廠商來說,具有相當的優勢,且菲律賓政府長期支出短缺,基礎建設常需依賴外國投資,故常有與亞洲銀行或世界銀行合作合作的貸款專案,臺灣廠商可以整合相關資源,利用本身之優勢,與菲律賓中央及地方政府、相關法人單位合作,提早把握菲律賓綠色市場潛在商機。

 

【參考資料】

  • Philippines | Data (worldbank.org)
  • Philippines and the IMF網站
  • 投資臺灣入口網 Invest Taiwan_主要國家投資環境, 新南向國家投資環境(菲律賓)
  • 綠色貿易資訊網,新南向國家低碳商機報告、菲律賓環保產業 (廢棄物管理 )近況與商機、菲律賓綠色市場及政策研究
  • 台灣經貿網,菲律賓綠能產業
  • OOSGA,菲律賓整體產業2023年發展概況 
  • 經貿透視雙周刊,菲律賓政府將建立綠色通道以鼓勵策略性投資
  • 駐菲律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臺菲雙邊關係
  • 駐菲律賓代表處經濟組,菲律賓經濟發展現況與臺菲雙邊經貿關係(臺菲經貿關係報告)
  • 綠色經濟期刊,台灣大型儲能系統在東南亞地區的應用與發展潛力
  • 中華民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菲律賓-後疫情時代基礎建設市場展望
  •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菲律賓經貿檔
  • 凱君,菲律賓修法外資可持再生能源電廠100%股權
  • 台灣經貿網網站
  • GlobalPetrolPrices.com,Philippines electricity prices
  • 低碳力,菲律賓2022年電力數據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