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費徵收影響與趨勢觀察

瀏覽數:51
關鍵字:


  台灣政府日前拍板了碳費徵收方案,明年五月將開始試申報,後年正式徵收。該方案設定每公噸碳排放的標準費率為300元,並提供兩種優惠費率供企業選擇:最高標準減量計畫的A方案為50元,B方案則為100元。這項政策公布後勢必對台灣製造業,尤其是高碳排產業如鋼鐵、水泥和石化業,產生深遠影響。

1.對產業轉型壓力增大

  台灣製造業中多數高碳排企業將成為碳費的主要徵收對象。根據方案內容,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的製造業將成為首批被徵收碳費的企業。這些企業中不乏對出口依賴程度高的產業,如鋼鐵、水泥和電子業,面對碳費壓力這些企業將不得不加速轉型減少碳排放。

  尤其是選擇優惠費率A方案的企業,必須在2030年前相較2021年削減42%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是一項極具挑戰的目標。對於鋼鐵業來說,須削減25.2%,而水泥業需減少22.3%。這些行業原本便面臨技術轉型壓力,如今碳費的推行將使它們更急迫地進行低碳技術投資。尤其是在碳費優惠措施沒有永久豁免的前提下,這些企業勢必需要找到更具成本效益的減碳技術方案。

2. 減碳誘因不足,環保目標恐難達成

  雖然台灣政府推出了碳費徵收方案,但許多環保團體認為,當前的費率過低,難以促使企業進行大規模的減碳行動。特別是一些高碳排事業在優惠政策下,最低碳費僅需支付每公噸10元,遠低於國際水準。這種較低的費率可能釋放錯誤訊息,導致企業對減碳的意願不足,無法推動真正的綠色轉型。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的研究表明,對於鋼鐵、水泥和化工等高碳排產業來說,只有當碳費每公噸超過100美元,這些行業的減碳技術投資才具有經濟可行性。因此,現行的費率可能會延遲企業低碳轉型的步伐,影響台灣2030年和2050年淨零排放的長期目標。

3. 國際競爭力的挑戰

  台灣製造業對全球市場高度依賴,尤其是在面對國際競爭對手如日、韓等國時,碳費政策的實施可能影響台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台灣工總擔心過高的碳費將加劇製造業的生產成本,對出口不利。同時,由於台灣的碳費制度尚未與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同步,對進口高碳產品的稅收機制仍未完善,這可能導致外國高碳排放產品得以廉價進口,進一步削弱本地產業的競爭力。

4. 企業因應與未來發展機會

  儘管碳費制度帶來壓力,台灣部份企業仍積極因應。例如:台積電表示將遵循政府規定並實施自主減量計畫,預期對財務影響有限。這顯示出具備前瞻性策略的企業,能夠在碳費政策下取得競爭優勢。同時,碳費徵收亦有可能刺激更多企業投入研發和創新,加速發展低碳技術及綠色能源,從而提升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結論

  碳費徵收無疑將對台灣製造業帶來多方面影響,包括推動產業加速低碳轉型、加大減碳技術投資需求,以及面臨國際市場競爭力挑戰。隨著全球碳排放管制的趨嚴,台灣製造業若能及早適應這一趨勢,將能在未來的低碳經濟中贏得一席之地。企業應利用政策的過渡期積極進行低碳轉型,以提升自身韌性與經營體質,以應對未來更嚴格的國際減碳要求。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