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在淨零數位雙軸轉型的戰略思考

- 撰文者:
- 2025/01/24 瀏覽數:187
當前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是這個世代與我們最重要的議題, 因應2050年減碳全球目標,各國宣示碳中和,歐盟即將執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俗稱碳關稅)」,我國也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的政策目標。
企業因應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在碳減排方面的責任日益增大,在推動淨零數位雙軸轉型的過程中,MES(製造執行系統)如何達成環境目標與生產效益,以下就相關模組提出具體步驟和策略提供參考:
- 途程模組
- 流程改進:使用MES進行流程優化,減少能源浪費,提升生產效率。
- 系統整合:建立一個整合的數據管理平台,實時監控從原材料採購到產品交付的每個環節。
- 綠色材料:推動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環保工藝,以降低整體碳足跡。
- 碳足跡追蹤:利用區塊鏈技術確保數據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記錄碳排放數據。
- 報告生成:自動化生成碳排放報告,便於內部評估和外部合規。
- 製造模組
- 智能製造:整合物聯網(IoT)技術,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況,降低能耗。
- 節能管理系統:導入能效管理系統,定期分析生產過程中的能耗數據,提出改進建議。
- 資源配置:分析設備與人力資源,確保最佳配置。
- 靈活生產:設計可快速調整的生產流程,降低資源浪費。
- 綠色生產技術:引入可再生能源及高效設備,減少能源消耗。
- 流程優化:利用數位化工具,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廢棄物產生。
- 綠色供應鏈:建立環保的供應鏈合作模式,選擇低碳供應商,確保原材料和產品的碳足跡透明,在整個供應鏈中推廣碳減排最佳實踐,實現資源共享與減排效果最大化。
- 備料模組
- 物料需求計算:根據生產計畫自動生成物料需求。
- 庫存監控:實時追蹤庫存狀態,防止過度存貨。
- 物料需求計算系統:集成生產計畫和實際使用數據,進行需求預測。
- 供應鏈整合平台:與供應商系統聯動,自動發出補貨訂單。
- 工具設備模組
- 智能設備:推廣使用智能感測器與自動化技術,實時監控能源使用。
- 環保材料:研發及採用低碳或可回收材料,減少原材料的環境影響。
- 維護管理:建立維護體系,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資源浪費。
- 品管模組
- 智能質量檢測:引入AI質量檢測系統,實時分析產品質量並即時反饋,減少不良品。
- 異常預警:基於數據分析,自動預警質量異常。
- 綠色品管標準:制定和執行環保質量標準,確保產品符合淨零減碳要求。
- 回饋機制:建立客戶和市場的反饋機制,即時調整品管流程。
- 持續改進:引入持續改進機制,定期評估和更新品管流程以達成減碳目標。
- 文件管理模組
- 數位化文件管理:集中管理所有生產相關文件,支持版本控制。
- 權限管理:根據角色設定訪問權限,保障資訊安全。
- 雲端文檔管理系統:支持文件的即時更新和檢索。
- 自動提醒系統:在文件更新或過期時自動通知相關人員。
- 人員職能模組
- 角色與責任清晰化:定義每個部門和職位在減碳和e化過程中的具體職責。
- 技能評估平台:對員工職能進行評估,根據需要調整培訓計畫。
- 培訓與發展:定期進行相關職能、環保意識、數位工具使用的培訓,提升員工能力並自動跟蹤員工培訓進度與效果。
- 學習管理系統(LMS):提供線上課程和測評工具。
- 績效考核:根據減碳和e化成果設置績效指標,激勵員工參與與貢獻。
- 戰情即時電子看板
- 數據可視化平台:整合來自各模組的數據,展示生產狀況、質量指標和資源使用情況,實時更新看板內容。
- 互動式介面:允許用戶根據管理角色自選看板,快速獲取所需信息。
- 警報系統:異常情況下即時發送警報。
- 能耗和排放實時監控:利用MES系統收集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數據,進行實時監控顯示。
- 決策支持系統:基於數據分析的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幫助管理層做出更具可持續性的決策。
- 數據分析:透過數據分析工具,識別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並制定針對性的減排措施。
企業應設立明確的減碳KPI,定期評估與調整策略,對外發布碳減排報告,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與透明度。透過MES模組的優化將助力企業在淨零數位雙軸轉型過程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ESG永續發展學院
企業淨零轉型壓力日增,國內出現綠領人才荒問題,過去70年來,CPC陪伴國內企業走過各階段轉型期,適時導入管理變革與人才培育策略,面對永續議題,CPC已訂定ESG永續發展系列職能培訓藍圖,針對製造業及服務業之不同性質,提供不同的培訓課程!
製造業智慧生產規劃與建構
是否您企業的生產排程、良率監控與生產數據管理還大部分依賴人工?面對顧客的小量多樣化生產需求與各種緊急插單,是否讓您忙於應付?這些問題在智慧製造的情境中,都將得到更好的解答。未來智慧生產將不再是企業競爭優勢,而只是基本競爭條件,CPC將幫您從現狀走向未來。
猜你喜歡

MES和APS其實各有功能及屬性若將此兩大系統緊密結合在一起,即能夠實現即時的:1、預估訂單需求和正式訂單需求。2、正式訂單與實際排產。3、實際排產與實際生產。4、實際生產與實際入庫。5、實際入庫與訂單出貨。系統彼此能夠自行溝通,自行回饋、自行調整。將向工業4.0邁進一大步。

過往競爭力的要素是品質(Q)、交期(D)、成本(C),但當下則已轉變為創新(I)、速度(S)、價值(V),而這更考驗產品製造的「敏捷度」;CPC將生產力再造輔導手法打造MES+系統,並經由手冊、智慧製造實體體驗學習場域等方式,協助企業建構新生產力人才與商業創新模式,厚植台灣產業生產力資本的根柢,助攻台商打入全球關鍵供應鏈。

CPC持續扮演經營模式拓荒者的角色,配合推動政府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提供企業智慧製造正確發展方向與策略規劃參考,7月6日在台中服務處舉辦CPC MES+橋接智慧製造執行系統暨啟動智慧製體驗道場活動,獲得產官學界百餘人共襄盛舉。

工業4.0三大核心概念-CPS網實整合MES功能,製造現場管理資訊系統,連結生產作業與管理資訊。MES+智慧製造系統特色:資深顧問群+專業技術團隊,為企業量身打造最適合之系統/結合數據採集技術,引入「即時化/可視化」之管理模式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