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數位行銷在不同的平台有各自的特點與受眾屬性,Facebook和Twitter著重在掌握朋友動向(Facebook有超過7成使用目的為掌握朋友動向、而Twitter則是30%)與獲取娛樂內容方面(Facebook為30%、Twitter為 51%),而LinkedIn有接近6成作為改善職涯、55%搜尋商業機會以及40%向領導者與專家討教,也因此在2019年LinkedIn被評比為可信度最高的社群媒體(the Digital Trust Report 2019 from Business Insider Intelligence)。
經營LinkedIn的行銷策略
由於LinkedIn具有專業受眾、商業化的環境以及精準的受眾定位,因此Linkedin較適合作為B2B開發的工具;數位行銷需要花時間去經營維護,從首頁設計到內容輸出;專業的頭貼以及Banner的設計與風格置換呈現專業創新的第一印象,內容輸出方面要設定目標、了解觀眾、規劃輸出內容與形式、考量輸出的時間以及發文頻率。
在六度人脈分隔理論中認為世界上任何不認識的兩人,透過6個中間人就能建立起彼此的連結;因此在使用LinkedIn上主動出擊與其他人取得互動連繫,以建立人脈網。
LinkedIn運用1度、2度、3度人脈來區分彼此間的距離關係,而成為1度好友表示可以直接發訊息給對方,並且可以獲知對方所發布的最新進展並且取得聯繫方式,並且可以透過對方擴展自己的人脈關係,因此啟動LinkedIn後就要利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1度好友的數量,超過500位好友以上是最首要的目標。互動的過程中,不光只講公司、個人或產品有多優秀或多好,技巧在於建立自己的專業度和信譽。
生技產業的使用分享
以往的行銷與開發模式往往侷限於單一的接觸點,這種方式使在面對開發失敗時容易陷入停滯,從而無法快速的調整策略。為了提升開發的成功率,策略轉向「由點到面」的策略來進行潛在客戶的開發,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市場開發專家建議,無論企業或個人在接洽同一客戶時,應該同時進行多個窗口的開發,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增加商機,提升對客戶更全面的了解與掌握。
在生技產業的國際市場開發中,找出潛在客戶是公司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透過LinkedIn,我們可以從各自的1度朋友及其公司中尋找潛在客戶,運用系統產生連結的資源會讓開發更具效率且精準。
像是可以針對那些在市場開發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關鍵意見領袖(KOL),他們擁有豐富的生技產業知識和珍貴廣泛的人脈關係,能為達到目標增加更多的機會。此外,透過生技相關職位、生技領域的社群會員及其關注的受眾,將能更準確地鎖定潛在的客戶群。更進一步地,亦能夠關注與生技相關的社群以及醫學機構或法人單位,擴展客戶群。
在LinkedIn社交平臺上,主動提供有討論價值的專業文章是一種建立連結的方式,能有助於吸引同領域專業人士的關注,並引發深入的討論互動。此舉不僅能夠展示專業知識,也要能激發他人的興趣,鼓勵他們分享各自的見解和經驗,促進生技夥伴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
同時,瀏覽其他專業人士的文章並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回覆,展現對他人觀點的重視,能夠進一步讓這種互動關係連結更強。面對對方發表的文章,在回應時應採用支援性的回覆進行深入的討論、延伸的談討、有價值的反饋以及風趣的留言等技巧;這些方式不僅能提高個人的能見度,還能促進與他人之間專業互動更加密切。不僅能夠獲取新的知識與資訊,還能在專業社群中建立良好的信任與聲量。
而建立這樣的連結時,必須保有真誠、互惠、價值與尊重的態度相當重要,積極態度與參與不僅能夠提升個人品牌,還會開啟更多潛在的合作商機,在專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長遠。
結論
本文探討數位行銷在不同社交平臺上的特點,特別著重在LinkedIn於B2B開發中的重要性和策略。LinkedIn提供了專業受眾及精準定位,相當適合用於人脈建立和潛在客戶的開發。透過主動參與、有價值的回應以及分享專業文章,不僅能提高能見度,還能加強互信關係,以促進生技產業間的合作與交流。
此外,要在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除了善用數位行銷走出國際,臺灣生醫產業也可協同各方力量,像是透過參與國際展會,有效的進行市場拓展。
【參考資料】
2024年臺北生技小聚/醫療器材海外市場拓展與行銷實戰:數位貿易-用LinkedIn進行醫材市場開發以及醫療海外市場開發研習營-楊富翔顧問專題講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