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項原則 構築豐田成功學


  • 原則一:關注顧客價值。

將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區分開來,排除產品開發過程中因產品或製造性能下降的開發活動以及浪費。

  • 原則二:實施前端工程。

在產品開發初期階段,同時對多種設計方案進行探索,以充分解決在設計、開發、製造各階段的潛在性問題,達到最適化解決方案,減少額外成本支出。

  • 原則三:同步平準改善。

定義價值、讓產品設計處於基本穩健性狀態之後,建立平準化的產品開發流程,應用可使各功能間活動同步化的工具,達到持續改善的目的。

  • 原則四:嚴格管制變異。

實施設計、流程及技術能力三種標準化,以減少發生變異情形,保持靈活性,創造高品質與穩定交期。

在培育高技能人員方面:

  • 原則五:Chief Engineer。

建立首席工程師(Chief Engineer)制度來統管整個開發過程,首席工程師不只是專案計畫的管理者,也是領導者,更是技術系統的整合者,發揮整合產品開發的效率。

  • 原則六:突破本位隔閡。

除培養與維持各職能專業領域的卓越團隊能量,同時突破部門間隔閡整合各功能專家,使二者達到平衡。

  • 原則七:現地現物主義。

對精實產品開發系統而言,使負責設計或開發的技術人員具有卓越的技術能力是基本的前提。豐田的技術人員培育方法是從嚴格的人員甄選流程開始,制定特定專業領域的深度專業知識學習計畫,透過現地現物主義,在現場親身體驗實際執行會有何種問題發生。

  • 原則八:落實組織協作。

在產品開發系統中將供應商整合進來,除重視零件製造商的生產與技術能力外,零件製造商的技術人員長期派駐在豐田的設計部門,此種客座工程師(guest engineer)制度,有助於強化豐田與零件製造商間的緊密協作關係。

  • 原則九:建立學習組織。

致力於持續改進,豐田將學習與持續改善視為日常業務的一部分,蒐集相關資訊廣泛在公司內部交流。

  • 原則十:止於至善信念。

追求卓越而無止境改善是豐田的DNA,透過此一核心理念,使全員朝向共同目標邁進。

在工具與技能方面:

  • 原則十一:科技輔助流程。

採用先進技術來支撐工程師高效完成產品開發流程。

  • 原則十二:直接溝通共好。

通過有效的面對面溝通使開發組織與流程進行更好的協同作業。

  • 原則十三:著眼務實成效。

採用強而有力的工具來實現標準化,幫助整個組織進行學習。透過專案案管理,將個別學習成果整理在查核表上,以落實改善及學習成效。

猜你喜歡
*
標竿學習 豐田生產模式

推動TPS的最大目的在於徹底排除浪費,所強調的是「全員參與、及時發現問題並及解決問題、由基層人員制定及修改操作標準、徹底努力降低成本、敢於否定過去放眼未來」的經營策略。藉由持續不斷的改善,一以貫之的堅持,以最低成本做出最好的產品。

*
直擊現場停、看、聽 豐田式精實服務之旅

華碩在學豐田,鴻海在學豐田,華航、台新銀行、新竹貨運等知名企業都在學豐田,大家一致的想法是透過標竿學習的吸星大法,期望能夠練就爭霸市場的降龍十八掌。豐田的武林絕學,眾人稱之為精實思想(Lean Th inking),是創辦人豐田喜一郎於1 9 33年在豐田紡織設置汽車部後,經過歷任社長及重要幹部共同打造出來的,是豐田式經營的精髓所在。

*
豐田式問題解決法

“豐田式問題解決法”是指日常工作中具體實踐Toyota Way的工作方法,業界稱之TBP (Toyota Business Practice),主要是由十大基本意識搭配具體的八大行動步驟;本文從豐田模式成功的思考角度,逐一探討解決日常工作問題中應有的基本意識,並進一步闡釋豐田內部解決問題的具體步驟和精要,提供企業持續改善的絕佳利器!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