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設計 回歸本質的創意工程

瀏覽數:5441
關鍵字:


設計現象二三事

  在全球化光環的加持下,商品的生產模式開始產生質變,設計差異化、市場區隔以及焦點行銷等傳統的做法已褪下光芒,再也不是商品成功的保證,原因在於以下幾點設計現象:

  1. 新產品設計的容易達成:技術成熟及設計應用普及,特定類別的產品推陳出新迅速、容易。
  1. 創新研發技術的高門檻:在市場國際化日趨發展下,新產品功能日益完善,使得突破性創新、技術研發越來難,形成高成本、高門檻現象。
  1. 媒體傳播訊息的泛濫:廣告媒介多元、訊息臨界於飽和,造成新產品訊息充斥,使消費者無暇接受或產生排斥。
  1. 數位時代新產品與服務產生的競爭:網際網路的商業性及運用成熟,成為新的訊息交流及交易平台,解構消費層及市場。

  這些現象又以第三點最為嚴重,由於媒體管道(平面、網路及電視、廣播等)及頻道等大幅增加,閱聽人一天所接觸到的訊息甚多,使得設計研發及品牌行銷的效益被輕易抵消,使得設計者精心製作的設計成為投機行為,而非投資行為。

  這不由得讓設計者慎重地思考「設計」這件事,當已充份運用設計時會產生一個怎樣的結果?我們要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創意、一個新功能、一個新造型或還是一個商機?我們了解設計會是一個賺錢的事業或是協助企業賺錢的方法之一?

  設計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而問題根源其實來自於人,原先消費者希望被關心,供應者隨之喜好提供關心,不過也因為過度的關心及對商品市場過度自信,使得供應者變成了消費者。

  看待此一設計現象混淆,經濟部商業司於「提升商業設計計畫」中特別委託中國生產力中心(CPC)商業設計服務團隊,冀望透過執行商業設計輔導來端正,就企業、消費者及商品、市場與行銷通路等做廣泛了解,由設計、行銷及管理專才專人聯合推動,促使設計回到本質,在收斂後聚焦到一個焦點,也就是「解決人的問題,但必須讓他感動。」

最適的設計:平凡

  日前受經濟部商業司之邀來台的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道,「為什麼總能設計出這些具有特色的作品,當中的關鍵是?」他簡潔地回答:「平凡」,努力的達到目標並保持最平凡。

  也就是說,「平凡是指萬物皆有其源,皆有其型,也皆有其法(規則),順其本達到盡致,它就是一個平凡的好設計。」,再白話一點來說,當所有的設計都在追求差異化及國際化時,物件本身已經被過度的處理,如果以尊重它存在的最基本意義及形態來表達,「自然」之中就沒有融合的問題,「簡樸」也無所謂憎惡的問題。

  根據他的信念,不難發現設計其實是一種溝通、是一種歸屬,一種讓需求與滿足的平衡機制,當商品上市時就會在品項、消費群與市場間形成一個定位,好的設計可以讓商品加分,壞的設計將被市場淘汰。

需求與滿足的平衡機制

  暢銷和長銷商品,成功的關鍵在設計之前就已決定了大半。正確的市場定位、行銷流通安排、消費者區隔及適切回歸到設計目的-消費者的本質需求提供滿足或問題解決,恰如其分的設計,就能鎖定對的消費者,以特色及合宜價格吸引他們購買,比需求多提供一點的功能、服務或是意象的契合,讓使用者獲得滿足,留下美好印象,進而向周遭的人推薦,形成口碑,或者自己重複消費,商品及視覺設計就算成功了。

  最適設計就是定位清楚,擬定及執行行銷區隔,以合宜、平衡、適切的設計,讓設計跳脫純粹的創造及工程技術,回歸到解決人的問題本質。設計的定位方向應由消費者及市場、行銷引領,以適切的視覺指引、造型、機能、價格,提供消費者貼心的服務。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