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市場 會展產業蓄勢待發

瀏覽數:4864

獎勵條款吸引業者參與

會議展覽產業,在我國屬於新興產業的萌芽階段,近一、二十年來更極具發展潛力。但受限於產業的型態、行業的劃分與廠商數據無法以適當工具加以分析,加上業者分布廣泛,導致產業面貌尚屬模糊。

為恐扼斷新興產業萌芽的機會,經濟部商業司特委託中國生產力中心(CPC),進行台灣會展產業發展調查,研究結果針對相關產業提出下列重點以供相關業者參考。

  1. 藉由財政退稅機制,鼓勵業者參與會展產業的國際佈局

會議展覽顧問公司、會展佈置工程及會展場地為該產業的主要參與者,為鼓勵業者投入該行業,可針對業者承接國際會議或展覽場次的多寡,或是規模大小來建立退稅機制,達到實質獎勵。除此之外,針對旅遊業者,可以依據參與會展次數以及國外旅客人數規模,作為退稅的級距,藉以將服務規模與能量能持續擴增。

  1. 加強國際宣傳,提高台灣能見度

舉辦展覽所投入的宣傳資源、買主人數規模、參展廠商家數及兩岸政策等因素,皆對國際性展覽具重要影響因素。可透過國際宣傳公關廣告、行銷等手段,提升台灣會展產業之國際形象,並提高國際能見度。一旦能見度提高,也可達到業者對外吸引國外會展業者來台舉辦國際會展之意願與能力。

異業結盟擴大規模

  1. 加強觀光與會展活動的結合,以增進產業的活力

可透過異業結盟擴大展覽產業規模,比方說,鄰近國家新加坡舉辦國際展覽時,即結合醫療檢查與觀光等異業,讓參與展覽的人士同時獲得專業性知識,亦能了解舉辦國家的競爭優勢。

相同的,台灣若能在舉辦國際型會議或展覽時結合天然景觀等觀光資源等行程規劃,加強雙方之間的連結,建立跨行業的交流平台,讓不同業者彼此交流,將可提升會展產業的國際化程度。

  1. 改善會展場地、硬體設施以及培育專業人才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會展場地以及相關專業人才是影響活動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改善會展場地、硬體設施以及專業人才的培養都需要主管機關與業者相互配合,以達到提供產業發展能量。

總而言之,素有無煙囪產業之稱的會議展覽服務業,不僅是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的重點扶植產業,近年來連韓國、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澳洲、紐西蘭等亦相繼投入大量資源發展,以出口及服務業為導向的台灣,理應更具發展優勢。

至於如何利用先天優勢,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創造國家整體經濟的成長,仰賴業者與政府部門攜手合作,開闢出價值新藍海。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