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推展ERP十大秘訣

- 撰文者:
- 2010/09/20 瀏覽數:7912
有鑑於此,筆者彙整多年來輔導推動ERP系統的經驗,萃取出十點成功關鍵因素與企業分享:
- 高階主管的全力支持
規劃高階人員參與專案組織,領導變革方向,定期溝通與決策,獲得高階了解、支持及參與。
- 經管流程改善
對於不合理的流程應立即改善,否則以流程為導向的ERP系統會產生停滯無法執行的困難。
- 導入目標的確立
由於ERP系統的不同,不同模組與子系統功能無法全部滿足使用者,故需列出導入目標清單,對無法滿足的部分需開會討論客製修改程式、修改流程或修正導入目標,為協助未來導入成功與否的量化績效計算,亦可以事先制定ERP導入在各單位可能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例如:成本結算時間從5天進步到3天…等。
- 運用專案管理技巧
成立專案管理小組,專責專案人力與預算等資源的規劃與控制,避免成本浪費失控,建置專案進度控管與活動流程制度等機制,避免過程紊亂、成員信心危機或成本超支。
- 教育與訓練
上線前舉行使用單位教育訓練,說明新舊差異與原因及操作說明,建立作業標準書、選派單位指導員(種子教官),減少人員抗拒。
- 強化對ERP系統的了解
除事前慎選符合企業流程的ERP系統外,對專案成員教育訓練必須深入,要有考試、系統模擬等或相關驗證程序,以確立人員對系統的了解程度。
- 正確的資料移轉
資料轉換活動規劃需反覆檢視資料有效性及一致性,確保資料的正確。
- 具經驗的ERP專案管理人
具經驗的ERP專案經理,能夠在事前精準的評估(包括系統流程吻合度、軟硬體費用預估);專案進行中有效掌控進度與成本支出;事後能夠成功結案。
- 軟體供應商與被輔導公司合作無間
明訂輔導顧問與ERP推動委員會各成員的責任、系統範圍(包括客製內容)、導入流程於合約,彼此合作無間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 系統上線驗收
除依導入目標(功能與流程面)逐項驗收外,對於輸出資料亦應詳細檢查結果的正確性,包括各類分析性報表或查詢資料的一致性。
值得一提的是,檢視ERP推導的成功與否,並非驗收完成於慶功宴宣布結束,還要考量日後持續性使用或改善的可能性,故對於相關導入過程的文件應妥善保存並列為知識管理資料外,還需進行系統文件、原始程式的版本控制,程式修改管理流程的持續推動、資訊安全的加強…等週邊環境的管理,才能確保ERP系統的真正成功,以為企業創造出更高的營運績效。
猜你喜歡

當前有不少企業因軟體版權、穩定性、安全性等考量,而使用「開放原始碼」(OpenSourceSoftware),大家可能會對此專有名詞有些陌生,其乃是指︰在特定授權規則規範下,使用者有權利使用、複製、散布、研究、改善的軟體,亦有人稱之為自由軟體(FreeSoftware)。推動開放原始碼的目的,即是在自由運用的環境下,每個設計人員可以研究軟體的任一部份,以提供改進的方法和成果,再將成果分享給大眾,加速軟體的革新。過去二十年來,開放原始碼的成果已大幅影響網際網路以及WWW的相關發展與應用,正逐步改變傳統商業軟體的封閉世界,目前運用的範圍有:網頁伺服器、入口網站、辦公室軟體或是作業系統等,使用率相當驚人。

一流企業生存之道,乃在實現「精實-敏捷」(lean-agility)。如果企業不導入服務導向架構(SOA),企業在未來就會沒有競爭力。借助IFS ERP(SOA架構)可實現精實-敏捷(Lean-Agility)企業

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的美麗與哀愁續篇,主要以ERP導入前非常重要的準備工作作為敘述重點,往往也是導入時被忽略的重點。
ERP權限的設定、工作流程重新釐清、編碼原則的設定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