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鞋工業萌芽於民國50年代前後,當時工資低廉、勞工充沛,到處皆為「家庭即工廠」的景象,加上各種鞋材等陸續開發、研究及改良,台灣製鞋業蓬勃發展,擁有「世界製鞋王國」美名,全盛時期是超過千間鞋廠、數十萬名員工的榮景;隨著經濟環境轉變,勞工意識抬頭、工資上漲、代工利潤微薄等,使得製鞋這個典型傳統勞力密集產業陷入經營困境,已到了必須轉型升級,否則即被淘汰的時候。
自創品牌扭轉宿命
如同其他傳統產業,許多製鞋業者紛紛出走,移往人力、土地成本低廉的國家,台灣面臨流失製鞋人才、技術與資金的衝擊。走過50年,台灣製鞋產業面臨生存危機,從政府到民間總動員,大力推動製鞋產業升級轉型,期望挽救這擁有輝煌歷史的產業。
不隨洪流、根留台灣的業者,則逐步走向技術創新與品牌之路,尋求產業第二春,位於彰化的億星鞋業即為一例。董事長謝水金在民國60年代經營鞋材,提供中部多家廠商,品質良好打出口碑,製作的鞋材中底被美國大廠指定使用,以製造女鞋為主,並為旅狐(TRAVEL FOX)等知名品牌代工。感受製鞋業吹起警示燈,謝水金在80年代初也嘗試到大陸擴廠,然而對岸投資環境不佳、幹部經驗不足,最後鎩羽而歸,關閉外銷廠、著重台灣內銷。
謝水金重新思考億星的未來方向,OEM、ODM模式雖有基本獲利,但得面臨隨時被客戶抽單危險,加上開發中國家低價傾銷與競爭,億星縱有MIT品質保證,但後進國家急起直追速度快,優勢地位並不穩固。為了企業永續發展,億星決議專注創新研發與發展自有品牌,期望逐步擺脫為人作嫁的劣勢,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才能掌握恆久商機。
轉型期望殷切,卻受限中小企業資源不足,於是億星積極接受政府輔導,透過產學合作推動技術創新與研發,與鞋技中心合作技術轉移,研發高附加價值鞋款、開發創新鞋材應用等,建立完整研發制度與管理流程,並進而申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98年度輔導中小企業建立品牌行銷管理計畫」,透過專業輔導檢視鞋業環境,進行台灣內銷市場評估,以此作為品牌定位及策略的依據參考,為品牌之路打下紮實基礎。
全體攜手扎根
負責執行專案的董事長特助謝旻玠表示,過去億星嘗試推出e-STAR、GREEN STAR自有品牌,但對於品牌經營沒有通盤規劃,只是單純在鞋上貼個標籤,透過國內鞋展銷售給全省各地鞋店,等待買家下訂單。「過去是比較被動的心態,等待經銷商採購,無法掌控行銷策略、缺乏品牌精神,難以建立品牌忠誠度。」她指出,雖然公司上下都知道,品牌是不得不走的一條路,但缺乏規劃與專業人才,就好像在黑暗裡摸索,無形中浪費不少資源,這也是億星申請品牌行銷管理計畫的目的,希望透過政府資源與專業人才協助,為億星規劃品牌發展策略。中國生產力中心與標竿學院組成的輔導團隊,藉由品牌行銷輔導計劃, 透過焦點團體訪談(Focus group) 了解消費者對於鞋款需求與消費模式,作為億星思考產品定位與市場區隔依據;調查現有市場,再針對億星產品分析暨價值定位,擬定品牌行銷策略;觀念輔導確立品牌精神與文化,落實全員對品牌有一致性承諾。
謝旻玠認為,品牌是長期的投資,期望政府能持續投入資源,讓更多中小企業建立起品牌核心能力,促使老產業能展新機,在台灣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