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揭示「創新發軔、台灣啟動」的「全民創新運動」誓師大會於日前圓滿閉幕,揭櫫屬於台灣的創新紀元正式鳴槍起跑。「全民創新運動推動委員會」係由經濟部林義夫部長與中國生產力中心(CPC)許勝雄董事長共同擔任總召集人,經濟部施顏祥次長擔任副召集人,以及來自產、官、學界27位推動委員。
「全民創新運動」的主要內涵,在於建立政府及民間共同推動創新的機制,建構創新推廣活動共同平台,協調政府與民間相關創新推動活動及資源,並建構創新典範表揚平台,未來也將於春、秋兩季辦理創新月活動。全民創新運動與其他創新活動最大不同處,在於全民創新運動乃是從「社會層面」切入,近年來台灣產業在科技及技術上的創新已有所著墨,科技創新固然重要,但要提升整體產業創新能力,不能只偏重科技層面,而是必須要整個社有創新意念的認知,並且能加以運用。
「全民創新運動計畫」係參考世界各國創新系統的規劃,並考量到國內創新推廣活動一向偏重在於科技及產業領域,較缺乏社會面的創新意識推展,因而設定以「城鄉經濟發展」為主題,期能將創新意識普及至全民,藉由舉辦城鄉創意競賽活動,鼓勵全民參與、體驗及認知創意發想,並進而收到發展地方經濟的效益。
看著全民創新運動的鳴槍起跑,筆著心中有欣喜、有感觸,還有一份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在台灣邁向創新紀元的道路上,CPC一如過往的數十年歲月,兢兢業業地扮演著全心投入、致力推動的角色。翻開CPC的歷史,其實也就是一部台灣經濟發展史的縮影版,台灣經濟從萌芽到成長,繼而起飛,然後面臨了幾次轉型的關鍵,一路行來,CPC於其中一直盡全力去扮演好應該扮演的角色。1950~70年代台灣經濟由萌芽到起飛時期,CPC致力於協助企業提高生產力;品質掛帥的80年代,CPC傾注全力協助企業全面提升品質;90年代產業進入全球化激烈的競爭時代,CPC協助企業全面提升競爭力不餘遺力;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協助企業創造價值,提高創新能力,則是現今CPC責無旁貸的任務。
在台灣經濟成長及轉型的過程中,CPC曾受經濟部委託執行「全面提高生產力五年計畫」;第一、二、三期「全面提高產品品質五年計畫」;舉辦國家品質月活動……等等諸多任務,以及現階段全民創新運動的推展,於其中CPC扮演著觸媒的角色,將產、官、學、研及民間力量整合起來,一起努力走向屬於台灣更好的明天。
如果諸位沒有遺忘的話,應該會記得MADE IN TAIWAN曾經是品質低劣的代名詞,很久以前筆者曾經看過一部電影,電影中男主角在暴雨中撐起一把傘,而那把傘一兩分鐘就解體了,他很無奈地說了聲︰「MADE IN TAIWAN」,這就是當時台灣產品給人的印象。但經過多年的努力,曾幾何時,MADE IN TAIWAN已成了最佳品質的保證,現今有多少台灣生產的產品在世界上舉足輕重,在全球裡屬一屬二,台灣有些致力推動Six Sigma的企業,甚至於做到了OPPM的境界,也就是一百萬個產品中,找不到一個不良品。
這樣值得驕傲的成績,是我們多年來努力耕耘的成果,是一代接一代努力,承傳,接了棒再繼續努力的成果,每一代的人都奉獻最大的力量,為了國家的經濟發展、子孫的幸福,以及期待中愈來愈美好的明天。
今日,台灣經濟又再次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而我們知道創新是通往期盼中愈來愈美好的明天的一把金鑰匙,啟動創新的任務在我們的肩上,這是需要許許多多的人來一起努力共同實踐與推動,我們共同的期望才能夠實現,而這雙推手,這是集結眾人力量共同形成的手,每一個人都可以也、應該扮演其中的一個角色,貢獻一份力量,而這也是推動「全民」創新運動的真諦。(刊登於2004.7.5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