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會說話,讓我們先聽聽以下幾個數字說話。
今年5月初,《天下雜誌》與《商業周刊》分別公佈了台灣1000大企業排行榜。據《天下雜誌》的調查指出:2003年台灣1000大製造業、500大服務業、100大金融業總獲利及總收入,皆創下24年來的歷史新高。其中名列台灣第2大製造業的鴻海精密,2003年營收高達3276.9億元;而名列3的廣達電腦,2003年收入為2922.9億,成長率高達105%。近年積極由製造業轉型為服務業的宏碁集團,則名列台灣第4大服務業,2003年營收比2002年成長了93.9%,達新台幣817億元。
另一方面,2003年台灣前10大企業也創下了幾項空前紀錄,例如:國泰金控總營收一舉突破新台幣5千億元;其二是前10大企業營收都超過新台幣1千億元,打破2002年只有7家的紀錄。
再讓我們看看其他名列英雄榜的企業:2003年營運績效最佳公司冠軍的是華寶通訊,華寶通訊連續3年每年複合平均營業收入高達156.9%,連續3年每年的複合平均稅後純益成長率則更衝高到280%;而第二名的英華達公司也不甘示弱,連續3年每年營收長108%,稅後純益成長率為171.4%。
只是,在上榜企業風光的背後,卻是看不見的殺戮戰場,在嚴格的產業競爭淘汰和高標準的指標要求下,營運績效最佳的前50家企業,最近2年連續進榜的企業只有10家,連續3年進榜的只有5家,也就是說,50家企業在3年內汰換到只剩5家。
再看看以下數字:1993年《天下雜誌》台灣1000大企業排行榜上最賺錢的25家企業,到了1998年,經過市場的洗牌後只剩下12家還維持在前25名;再過5年,到了2003年只剩下9家,顯示了一家企業獲利曲線的高峰,很難連續維持超過5年以上。
無獨有偶地,《商業周刊》也針對了10年以來台灣企業前100強的興衰起落,做了深度的剖析。《商業周刊》調查指出:1993年的台灣製造業營收前100強,有47家企業從2003年製造業營收100強的名單內消失,也就是有將近半數的企業,在100強的排行榜上被後起之秀所取代,而這其中並不乏營收持續成長,但仍然摔出榜外的企業。
《商業周刊》同時也指出,1993年時要擠進100強的企業,營收最低門檻為新台幣63.94億元,到了2003年想擠進前100強,營收卻需達到新台幣145億3千2百萬元才有可能,門檻足足比10年前高出了127%,也就是說,如果企業營收無法持續倍數成長,被擠出榜外自是無庸置疑的事。
數字很殘酷,但也很真實。
我們常說這是個十倍速成長的時代,以上數據證實了此話絕非虛言。在企業的競技場上,企業營收持續成長並非表示就不會被淘汰,當你的企業成長的速度與幅度趕不上競爭對手一波又一波大躍進式的成長,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後起之秀一個又一個超越自己。不成長,就只有被淘汰的命運;成長的速度不夠快,還是一樣得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只是殘喘的時間長一點。
因而,優秀的公司必須貫徹從A到A+的續航執行力,必須追求卓越及永續卓越,不斷地刺激進步,不斷地因應殘酷的現實修正並維繫永續卓越的途徑,並應極力避免掉入自大自滿的陷阱中。
持續不斷地標竿學習,超越自我;在本業上精益求精,並不斷地從本業延伸核心競爭力,厚植技術實力、加強人力及智慧資本的累積;不斷地創新,於企業內部建構創新的機制,以創新的思維及實際的創新行動,持續創造出嶄新的營運及獲利模式;縝密進行下一波市場佈局,力求速度與品質的持續升級,讓附加價值的不斷衍生;建構全球運籌機制,發揮整合研發與整合行銷的優勢,並從價值鏈中發現、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企業間的競賽宛如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賽,唯一可以休息的時候,就是認輸退出賽局的時候,如何比競爭者更快一步?企圖心、精準的策略方向、創新思維、創新行動,以及續航的執行力,缺一不可。(刊登於2004.6.19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