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思維,邁向卓越

瀏覽數:5602
關鍵字:


當今任何企業都想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但雄霸一方無法單憑機運,需要宏觀且前瞻的思維作前導,運用優勢策略與手法持續與對手競逐,最後,突破環境條件的限制,獲致成功,邁向卓越。孫子兵法《始計篇》中曾論及:「夫未戰而廟算者勝,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在《野心與願景:遲來的競爭者,為何能主宰市場?》一書作者Gerard J. Tellis與Peter N. Golder擷取近十年來數百本書籍、數千篇文章中針對市場領先者的案例諸如微軟(Microsoft)、英特爾(Intel)、惠普(HP)、聯邦快遞(Federal Express)、寶鹼(P&G)、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等等企業進行深入研究,試圖找出卓越企業居市場龍頭地位歷久不衰的真正原因。該書中揭櫫了五項關鍵成功因素,恰與中國軍事家孫子所云之「道、天、地、將、法」等五事相契合。

進一步深入探討,可以發現所謂「道」即為企業的願景與目標,即是該書中所述之意志與願景(Vision );「天」即為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與趨勢潮流,即書中所言之掌握持續不懈的創新(Relentless Innovation);「地」則是企業賴以維持生存的核心能力,是該書中所言對於經營管理的堅持(Managerial persistence)與執行力;而「將」則為企業應變外在環境的經營策略以及整合組織內部的管理政策與機制,在書中表示為效率化資產運用(Asset Leverage);「法」就是組織體系的建構與公司治理的落實,在書中則為對於內、外部顧客的財務承諾(Financial Commitment)。

處在變革創新與傳統顛覆交織的21世紀,競爭態勢(Competitive Posture)主導著企業競爭藍圖與策略佈局的一再翻新,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的追求是極具關鍵性的主導力量,「速度」不再只是典範轉移的表徵之一,而早已成為數位經濟時代企業的關鍵存活因素(Critical Survive Factor)。在「快速反應」的催化與映照下,組織所熟稔的產品、方法、系統、流程、制度乃至策略、願景,甚且典範的生命週期都將急遽縮減,「今日企業的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很快將成為明日的制式系統(Legacy System)。」現今企業的經營面臨著產品項目增加、市場趨於全球化發展、原料供應來源趨向複雜化與分散化、專業分工情形日益明顯,以上的變化導致供應鍵環節增加,消費者的需求也愈來愈多樣化、產品生命週期日趨縮短。

以關鍵零組件每2~3個月就降價一次的電腦資訊產業為例,電腦廠商在備料、生產排程、組裝、出貨、運輸、配銷各環節上都面臨著挑戰與風險,為讓產銷供應鏈的經營風險,不再只由製造商一肩挑起,許多業者開始思考如何透過有效的供應鏈運作模式來接軌龐大的國際市場並降低庫存風險與成本壓力,於此運作下,全球運籌管理(Global Logistics Management)成了企業界相當重視的課題。

舉例來說:戴爾電腦(Dell)提出了所謂「BTO(Build to Order)接單後生產」模式,利用直接行銷模式(Direct Business Model),節省中間通路仲介商的成本,分享回饋於顧客,為顧客創造價值;透過建立全球運籌管理系統,建立起整體供應鏈商流、物流、資訊流、金流等資訊的整合與分享制度,將顧客新的需求快速納入產品開發與修正計畫,並將顧客最在意的售後維修服務策略委外給互補的聯盟廠商,不定期通知顧客升級配備並提供最新產品資訊,如此可以專注集中所有企業資源與能耐,精準掌握與顧客的關係以及服務。這種閉鎖( Lock-in )效應是未來虛擬商務成功的關鍵因素,而透過全球運籌體系,將顧客真實需求的產品準時送到顧客手中等實體作業,均圍繞在「如何提供顧客最佳化價值」的觀念上,不斷運用品牌吸引消費者,並以使用滿意經驗持續鎖住顧客,這就是虛擬商務結合實體作業將顧客黏牢(Stickiness)最好的經營典範。

再以新惠普(New HP)的「CTO(Configuration to Order)客製化生產」制度為例,基於個人電腦系統規格與需求的多樣化,依客戶的系統配置規格(如光碟機倍數、記憶體容量、網路週邊需求等)做較後段的組裝工作,將全球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備料、生產、出貨、通關、市場配銷)加以串聯,以達到J I T的管理與運作,節省電腦大廠運輸產品的時間與成本,因而能快速回應市場需求。

成功需要「策略」,策略是一套追求卓越的選擇與作法。凡透過「審時度勢」與「佈局預應」來達到成功的作法,都叫做策略。21世紀的前瞻領導者,在全球化的產業環境下,面臨四面八方的強烈競爭壓力,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經營領域中追求運作效率的提升,而是必須不斷追求「創新」以謀求生存與發展,一方面要在充滿不確定性與高風險的環境中帶領企業走上變革創新之路;另一方面,在組織所賦予的職權之外,還必須仰賴個人的管理績效與領導風格贏得組織成員的認同及衷心的追隨,方能有所成就。(刊登於2004.6.20經濟日報)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