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質意識
1.品質的發展
大家耳熟能詳「品質不是檢查、製造、設計、管理出來,而是習慣出來的」,但要如何作到習慣出來?全員瞭解品質除了有形的產品,並包括無形的服務外,必須平日透過教育訓練,達到員工具備正確的品質意識,希望從個人想法、態度到行為的改變。一般公司員工的教育訓練是採瀑布式的方式,由上到下逐級進行,往往到最基層幹部及員工,其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所以持續不斷的教育訓練是必須的,基層沒有學會是上層幹部的責任;教育訓練是一種投資,而不是費用或支出。
2.品質的基本要求
(1)品質的定義是符合顧客需求
產品實績大於或等於客戶的預期就能達到顧客滿意;太少時,必然會有客訴報怨發生。但大太多時,也有造成品質過剩的疑慮,所以只要在不增加成本下,大於或等於客戶的預期就是顧客滿意。
所以對不同產品不同客戶的品質要求,要能充分瞭解是最基本的條件,不少公司對客戶的要求不清楚,常常發生後續出貨檢驗的種種品質紛爭,屢見不鮮。
(2)品質的過程是預防
品管工作仿如是醫生:查病因(檢討)、開治療藥方(處理)、重視平日保養(預防);而不僅是法醫:查死因(檢討)。做好預防工作的祕訣,在於了解整個過程,事先找出每個可能發生錯誤的機會,在執行之前將問題解決,所以提升品質的良方是預防,不是檢驗。
(3)品質的衡量使用品質成本
品質成本包括預防成本、鑑定成本、內部失敗成本及外部失敗成本。
A.預防成本:致力預防失敗之成本。
B.鑑定成本:鑑定成本 試驗、檢驗及檢查以確定是否維持既定品質的成本。
C.內部失敗成本:產品或服務在運交客戶前,因未能達到要求的品質所招致之一切成本損失。
D.外部失敗成本:產品或服務在運交客戶後,因未能達到要求的品質所招致之一切成本損失。
品質成本的改善方向:提高預防、減少鑑定、不要失敗。
3.品質的內涵
品質是公司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公司價值及尊嚴的起點。品質內涵包括產品品質(含製造及產品)、過程品質(含服務及工作)、環境品質(含心裡及硬體)及管理品質(含人力及決策),最近又加入社會品質(含產品責任及社會責任),這也是TQM(全面品質管理)是以品質為中心,發展到全公司的所有管理的道理。
而產品的品質能夠循序漸進的要求:從作品→產品→商品→精品→收藏品的境界。產品的責任作到產品可拆除及回收,社會的責任作好製造過程考慮環保節能,能開發新能源或新材料為重點。
二、現場品管
1. 生產試作階段(事前的規劃):於產品量產前,準備各項品質檢驗標準文件,包括進料、製程、成品及出貨檢驗的標準。文件內容必須包括管制項目、允收標準、檢驗頻率、使用儀器、記錄表單、執行者及相關文件等項目。
2. 量產階段(過程的掌控):首先進行標準的教育,好讓員工充分瞭解產品的標準,尤其是新產品或標準有變更的舊產品。生產中透過製程能力或直方圖的分析,可以適時修改標準。對產品的尺寸、特性、外觀及製程條件(人、機、物、法)依標準進行控管。製程中,能透過目視管理,及時的發現異常,並能迅速的加以解決。
3. 不論是產品或事務工作,員工皆要秉持「不接受不良品;不製造不良品;不把不良品流到下一個流程」的觀念,平日按作業標準操作,並能作好自主檢查。
4. 製程改善階段(事後的檢討):透過事後的統計分析,現場品管最基本的統計資訊有每月(週)各部門不良率及不良項目統計表,能於定期的品管會議中加以檢討,遇到有實績比目標差的找出問題點,應用「QC手法」與「問題分析與解決」模式,能夠不斷的持續改善,公司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繼續生存下來。
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步驟如下:首先界定問題點,利用QC手法中的魚骨圖、查檢表及柏拉圖找出真正的主要因,由主要因尋找解決對策及行動計畫,落實中務必進行追蹤及確認效果,最後有效果的對策進行標準化。標準化即是知識的蓄積,也是經驗的傳承,是未來新進員工最好的訓練教材,要「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不可船過水無痕」,好好把經驗轉換為有價值知識文件。
而品管圈乃是為提高現場人員的品質意識,並應用上述問題分析與解決模式之有效推廣方法。以現場之領班或班長為領導人,將作業性質相同之基層人員組織起來,促使領班自我啟發,負起品管活動之責任,並加強同仁團結精神及提高士氣,藉小組會議成果發表會及觀摩活動,促使大家能夠自日常製程發掘問題,並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共同研究解析謀求改善,以收集思廣義之效,並促使企業全體上下一心,共同以改善品質為目標共同努力。
三、結論
員工必須要有分辨輕重緩急的能力,懂得時間管理,不然在有限的資源下,最後變得忙、茫到盲的處境,終究事倍功半,一事無成。成功的員工能從品管統計資訊中,分析找出最迫切須改善的問題點,並加以有效的改善。
可以配合公司品管圈之導入,開發每位圈員無限之腦力,讓大家共同參與,希望能使製程作業之問題點,獲得改善與解決,最後以達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