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才?留財!人才保衛戰


 

  近日在輔導企業時,高階主管面臨無法留住人才的困境,年資平均1-2年的員工已屬資深員工了,這頗令人驚訝。以企業經營角度審視,為何人員出走比率會如此高?高階主管也百思不得其解。根據筆者的觀察,分成四點說明:

一、 劣幣驅逐良幣

  許多員工滿懷熱誠與抱負受聘於公司,希望能大展長才,所以工作也格外努力,力求表現,希望能在公司有一番成就並得到賞識。舉例來說,當員工認為有更好建議與作法時,就會提出來希望能改善工作效率。

  如果企業文化是開放的,新建議當然就容易被討論與接受,成就感與自信當然隨之提高;然而當企業文化是趨於保守,面對不想改變的反對聲浪及排擠效應就會排山倒海而來,如果此時高階主管坐視不管,一旦員工未來有更好的建議也不會想再提出。

  企業內部有太多做事態度消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大鍋飯心態員工,那麼優秀的員工則會選擇另一較有朝氣與活力的企業。此時的企業則必須改變員工心態,提升工作士氣,重塑具紀律與活力的企業文化。

二、 績效與賞罰不公

  許多員工努力工作就是希望能得到主管認同,熟料努力工作後,在缺乏基準的工作說明書與績效管理制度下,全憑主管個人認知判斷績效優劣,日子一久,員工就會失去激勵因子,開始產生工作倦怠。若有員工因業務疏失而處置不公,員工心裡就會失衡。

  不處理績效不佳的員工,會引起其他人的效法,覺得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也有員工會覺得老闆賞罰不分,在這裡毫無前途可言,因而萌生他就的念頭。在職務倦怠與心理失衡的狀態下,負面思維模式就會浮現,認真工作的員工就不想再努力工作,甚至想轉換跑道。

  在賞與罰之間,必須非常謹慎,因為這會形成組織的價值觀,甚至成為公司的文化。此時的企業須加緊建立工作說明書與績效管理制度,將工作標準化、合理化,結合工作執掌與關鍵績效指標,落實執行績效管理制度,賞罰分明,對表現績優團隊予以獎勵,強化激勵因子以創造更高績效。

三、 我的未來全是夢

  有人說活到老,才能學到老,至今觀念已轉變成學到老,才能活到老。因此,企業在持續成長,有賴企業規劃有系統的培訓機制,將學習的結果引起知識、信念與行為的改變。企業發展過去僅重視訂單、品質、交期,經過長期的琢鍊,上述所重視的項目皆已日臻完善,然而中小型企業在員工職涯規劃與發展卻仍被忽略。

  近年來,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員工已意識到必須從個人學習到團隊學習,到組織學習,再到全面學習,這樣一個不斷進行學習與轉換的組織,對公司與個人才看得見未來。因此,未有前瞻發展擘劃前景與職涯規劃的企業,較有企圖心與潛力的員工則看不見未來,一旦發現沒有可學習之處,則會另謀發展。

  企業今日不重視員工的培訓與職涯發展,明日則無可用之材。此時的企業應建立學習型組織之觀念,認知到學習是一種投資而非浪費,讓員工們共享學習成果,把工作視為知識應用和創造的基礎。透過職涯規劃發展員工,使其適合短期或長期工作的調動,並激勵員工訂定自己的職涯目標、事業目標並使之實現,未來的人才戰,不僅是挖角的人才戰,也是人才養成之計的成敗之戰。

四、 薪資漲幅不及物價上漲

  吸引人才,薪酬是一個重要因素,公司給薪資政策應是在就業市場上具有「競爭力」,而不是要當標竿企業。近年來物價攀升,薪資漲幅不及物價上漲,人民經濟壓力越來越大,只要工作條件相似,有別的企業願意提供更好的薪資待遇,員工多數會選擇新公司。

  此時的企業建議以更多的變動性獎酬來獎賞績優表現的員工,以較少之固定薪資給付一般表現的員工,依績效敘薪,而不是看忠誠度或年資,定期評估各部門之工作量及用人標準,重新分配人力資源,推行工作擴大化與豐富化,以精簡人力,貫徹目標管理及績效考核制度,淘汰不適任員工。輔以激勵制度,滿足金錢以外的成就感與榮譽感,促動員工更卓越的績效。

  經營環境變化快速,且競爭日趨激烈,企業一定要隨時跟著環境變遷而轉動,在全球人口高齡化和關鍵技術短缺的趨勢下,未來企業將更難尋找與留住最好的人才。未來致勝關鍵在於人才,首要挑戰,就是找到對的人才。人才養乃為長久之計,組織內人才發展計畫,實務經驗及關鍵技術的傳承成為當務之急,未來的人才戰,不僅是挖角的人才戰,也是接班人養成之戰。

  因此,養成員工與主管主動正面的態度,配合積極落實的執行,在人才斷層的年代,企業要更懂得選才與留才,主管要能掌握人才驅動力,才能為公司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奠定人才百年大業。

更多資訊請參考
教育訓練網

CPC整合內外部顧問、講師、學者及專家,透過公開班及廠訓,為企業界培育無數傑出人才。培訓內容包含:經營領導、策略規劃、ESG永續發展、智慧製造與數位應用、生產/品質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設計創新、財會與內控管理、專案管理、勞工與消防安全、公共工程品質管理、語言進修等。

猜你喜歡
*
掌握企業解決問題之關鍵人才

只有嘗試過失敗的酸苦,才會知道成功的果實原來是如此的甜美。因此,企業主管及員工皆要能勇於發掘問題、解決問題,抱持著好還要更好的積極心態,相信企業一定能保有關鍵性的核心競爭優勢,綿延不絕的經營下去。

*
學習生態系 建構人才培育系統

當產業環境快速變化,企業對人才需求更為殷切。如何讓自身進入產業生態系統中,與系統內成員共利共生,才能達到個體與總體利益發展的共贏局面。

*
45萬人才缺口如何應變》 攬才、育才、留才 日企數位人才補位戰

依據日本總務省於2021年7月30日公佈的《令和3年情報通信白書》,日本企業關注的數位化科技,集中在大數據(42%)與AI(24.3%)。而日本企業認為,數位化面臨最大的課題,依序是數位人才不足(53.1%)、數位化效果不明(32.8%)與資金不足(26.9%)。而日本數位人才的缺口,到2030年將會擴大至45萬人。

*
企業職能處方籤 人才管理從根基調養做起

職能系統如同看中醫,必須從根基開始調養。相較其他解決方案,因基於前期嚴謹的研究過程,需耗費較長時間,企業在採用前,需仔細思考組織或部門人力資源的問題、急迫性、可解決的方案選項、手邊的資源等,進行最適選擇。

*
人才甄選

本文分享人才徵選的技巧,包含面試前的準備到面試過程的提問及觀察面向。可透過履歷、筆試及面試來進一步甄選適任者。運用工作職能、核心價值來評估求職者。最終目的希冀能找到適任者、提升報到率,進而增加留任率。

*
3招加速成功招募 70%優秀人才履歷未公開如何找到好人才

2024年,企業面臨持續擴大的勞動力短缺問題,特別是在招募中高階人才方面,企業不得不應對極高的人才流動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找到優秀人才?」、「如何吸引潛在的被動求職者?」成為關鍵問題。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