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轉變中的機會談旗山商圈輔導案例

瀏覽數:5056
關鍵字:


從轉變中的機會談旗山商圈輔導案例

  經濟部商業司自民國84年起推動商圈更新再造計畫,以活絡區域地方經濟發展為推動標的,成功造就一處處幾盡沒落、年輕人不斷流失的鄉鎮,如新竹內灣商圈、彰化田尾商圈等;塑造主題鮮明的地方特色固然是發展成功的主要條件之一,然有健全的地方商圈組織運作,更是取得政府商圈計畫資源的首要關鍵因素。

  以合併之前的高雄縣為例,旗山與美濃均極具地方特色,然旗山除具歷史性香蕉產業與中山老街之地方特色,最主要乃因有旗山鎮形象商圈促進會之核心團隊積極運作地方商圈事務才得以取得商圈計畫資源;然相對而言,美濃以其客家村與田園特色取得客委會等相關政府資源之挹注,亦相當具發展優勢。

  此類型之地方發展計畫,及98年開始的地方產業發展基金,均以外部輔導團隊主導參與的運作模式,協助地方規劃發展。以中國生產力中心98-100年間執行旗山地方商圈振興躍進計畫為例,一路陪伴旗山走過88莫拉克風災,協助旗山確立發展定位方向、健全組織運作、規劃與執行地方特色行銷等工作,在這中間過程,與地方共同經歷人事時地物的演變,並加以適時掌握地方共識,作為執行與後續發展規劃之著力點,以免在極為有限的時間資源下不見運作績效。

  實際上商圈計畫,尤其是這種高度與在地人士、政府各部會發展互動關連的軟體計畫,是很難在短期內像蓋房子或橋樑一般,一次到位地立即看到具體成果,尤其在許多配合條件不夠成熟或毫無進度的狀況下,即便有豐富的經驗累積、不斷的檢討改善,也難有立竿見影之效。經驗告訴我們,商圈發展工作需以能作先作之原則奠定運作基礎,以免被時間的洪流淹沒,喪失在短暫有限之計畫期程內展現績效的機會。

  旗山地方發展的挑戰在於其不斷地面臨衝擊與轉變,從日治時期作為警政管理中心時期的精緻人文建設,如武德殿、鼓山上之日式神社、糖廠之火車運輸系統、水利工程等;光復後因社會、經濟及政治因素的衝突轉換,從古蹟文化被破壞殆盡到保存懷舊意識重新抬頭的過程,吸引若干在地與外地、對台灣歷史藝術建築文化積極關注的人士,留在旗山深耕生活,讓旗山的生命力在這塊土地上隱隱欲現。

  也因此旗山一直具備有這股隱藏的能量激發商圈之成長,雖然過去幾年來許多理想在充滿障礙的地方運作機制下不易推動,商圈還是先完備地方觀光資源的整理與操作,以在地力量蓄積文化觀光導覽的人力資源,平時更做好與商圈業者的互動,這幾年也在文建會各項古蹟保存的條件下,逐一完成地方古蹟與歷史建築之修繕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我們也知道旗山的香蕉產業具歷史特色,然相關的文創商品始終付諸闕如,商圈有限的資源主要用於組織運作與地方行銷,無法大量用於文創商品的開發;而中山路老街與香蕉產業的薄弱關聯也是現存的難題,然近幾年由較具規模的在地代表企業-枝仔冰城,積極開發香蕉相關食品伴手禮;非食品類的文創商品開發也經由99年風災產業重建的經費補助,以邀約專業設計人士深度體驗旗山在地文化的工作營舉辦方式,產出具體、有建設性之開發件數。

  這些都是藉由平時所累積的文化導覽、特色塑造等基礎能量所造就而成的,同時也累積後續尚帶延續發展的商圈工作,可預見未來商圈發展與旗山地方特色產業-香蕉的連結將有更為茁壯的發展空間。

  商圈組織的自主運作始終為輔導的重要策略之一,平時積極維繫店家關係並建立良好的互動,使旗山形象商圈促進會除取得小火車站的管理經營權,更得以成功完成與店家居民的協調溝通,執行試辦起「老街假日時段交通管制」措施,在100年縣市合併的關鍵時刻,獲取高雄市政府有力的支持,進而使老街在每個假日期間湧入許多人潮,老街店家營業額平均提昇2-3成。

  100年的旗山,商圈與輔導團隊,在縣市合併的發展階段,面臨更多的轉變與挑戰,為此,輔導團隊在100年旗山商圈振興躍進計畫中,以【旗峰論壇】、較高立場角度之規劃,邀約地方精英、專家顧問,以及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等共同參與,針對多年來旗山的發展瓶頸,進行全面性的討論對談,產出珍貴的見地看法,作為後續發展的方向參考。藉由這樣的論壇規劃,輔導團隊協助商圈組織找到更多對的人,為地方事彼此互相敞開心胸、凝聚共識。

  旗山商圈這些年來不斷在轉變中尋找機會,尋求各項可能資源的結合,並以面對各種問題解決的積極態度,隨時做好因應準備;在這樣的努力下,我們看見,旗山,從台灣香蕉特色發展之出發點,充分展現了台灣地方發展的軟實力。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