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於國際競爭力評比之表現觀察-以WEF和IMD國際競爭力評比為例

瀏覽數:9425
關鍵字:


壹、前言

  目前於國際間最具影響力之「國際競爭力」評估體系,主要為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的《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全球競爭力報告》與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的《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世界競爭力年報》。然,其實此兩大機構原出自同門,後因WEF的Stephane Garelli教授進入IMD世界競爭力中心(World Competitiveness Center),而促使兩大機構合作提出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的相關報告,並對於國際競爭力提出定義。但最終仍應研究方法意見不同產生分歧,因而形成現今所看到之WEF與IMD各別出版競爭力報告之情勢。關於兩大機構之競爭力報告發展大事紀詳見圖一:
 

  然不論是何種體系下所產生之國際競爭力評比,其所產出的意涵不僅僅在於排名的先後,更需要瞭解的應該是排名背後所反應出來的問題與意義,以及反應現今總體環境之現況,以及後續需著重發展與改善之重點為何,才是帶動國家持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貳、WEF與IMD國際競爭力評比介紹(以2011年公布之報告為例)與台灣於WEF和IMD國際競爭力評比之表現(2007-2011年)

一、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World Economic Forum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1. 評比指標架構說明
 

 圖二 WEF全球競爭力評比架構圖

  WEF於1990年代起與IMD合作出版世界競爭力年鑑,後於1996年起,與IMD分別公佈、出版各自之國際競爭力研究報告。如前述表中提及,WEF較重視瞭解國家經濟成長因素為何,因此為展現不同經濟發展階段所面臨的問題,WEF評比將經濟體區分為三階段,分別為:生產要素導向(factor-driven)、效率導向(efficiency-driven)和創新導向(innovation-driven),而此三階段中,包含兩階段之轉換過程,各國所屬階段之判定標準如表一所示:

表一 WEF國家經濟發展階段

  而WEF評估全球競爭力指標有三大次指標(subindexes):基本需求(basic requirements)、效率提升(efficiency enhancers)和創新與成熟因素(innovation and sophistication factors),搭配上述之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給予不同比例之權重,詳見表二:

表二 WEF國家經濟發展階段與次指標之權重分配

  而三大次指標共包含12項要素(詳見圖二),總計111個細項指標,其中基本需求(basic requirements) 4項要素各占25%權重,其下亦包含細項指標及其各別權重,合計有46項細項指標;效率提升(efficiency enhancers) 6項要素各占17%權重,其下亦包含細項指標及其各別權重,合計有49個細項指標;創新與成熟因素(innovation and sophistication factors) 2項要素各占50%權重,其下亦包含細項指標及其各別權重,合計有16個細項指標。

2. 評比計分方式

  WEF評分基礎是由三大次指標、12項要素、111個細項指標所組成。WEF先判斷111個細項指標之資料來源是屬於問卷資料或統計資料,若為問卷資料,則請受訪者就問卷題目所設定之1-7量表中勾選,分數愈高,表示為越正面之評價,排名亦較佳;若為統計資料,則將其數據轉換為1-7的分數,以使其與問卷計分方式一致,其計算方式如下:

  轉換完成後,其計分方式為,依序從各細項指標分數×各細項指標權重=各要素分數,各要素分數×各要素權重=各次項指標分數,確認各國三大次項指標之標準化數據後,WEF再依據前述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之權重加權,以計算國家競爭力排名(全球競爭力=權重×基本需求+權重×效率提升+權重×創新與成熟因素)。然,若細項指標重覆用於不同要素中,為避免重覆計分,其計分公式為:

3. 台灣之評比表現

表三 WEF 2007-2011台灣國際競爭力整體排名與次項指標、要素排名

  由表三針對WEF 2007-2011全球競爭力台灣之評比結果可知,就台灣於三大次指標:基本需求、效率提升、創新與成熟因素之表現而言,「創新與成熟因素」近5年之排名皆於前10名,表現猶佳;而其中2項要素中,又以「創新」之表現較為出色。另於「基本需求」中「醫療和初等教育」之表現相較於其他3項要素猶佳;「效率提升」中「高等教育和訓練」、「商品市場效率」、「市場規模」等要素,相較其餘3項要素表現較佳。

二、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世界競爭力年報(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1. 評比指標架構說明

  IMD於1989年開始出版《世界競爭力年鑑》,其分析國家亦逐年增加,大致包括OECD國家以及新興工業化國家,主要分析各國(或經濟體)於過去一年經濟與社會模式,以及財富創造過程之關係,屬國家之競爭力評比報告。1996年起與WEF各自獨立後,改為出版《世界競爭力年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如前述IMD較為重視國家向企業提供具有競爭力環境的能力。因此,其評估競爭力之指標包含四大面向:經濟表現(economic performance)、政府效率(government efficiency)、企業效率(business efficiency)與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各大面向下皆有五個中項指標,共計20個中項,每個中項指標皆占5%權重,總計331個細項指標(132個為統計指標;116個為問卷指標,其中83個為背景指標不列入排名中,僅為參考用):

(1) 經濟表現(economic performance):內含國內經濟(domestic economy)、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國際投資(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就業(employment)、價格(prices)5個中項,合計有78項細項指標。

(2) 政府效率(government efficiency):內含公共財政(public finance)、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法規體系(institutional framework)、企業法規(business legislation)、社會架構(societal framework)5個中項,合計有71個細項指標。

(3) 企業效率(business efficiency):內含生產力(productivity)、勞動市場(labor market)、金融(finance)、管理準則(management practices)、態度與價值觀(attitudes and values)5個中項,合計有68個細項指標。

(4) 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內含基本建設(basic infrastructure)、技術建設(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科學設施(scientific infrastructure)、醫療與環境(health and environment)、教育(education)5個中項,合計有114個細項指標。

2. 評比計分方式

  IMD評分基礎是以59個國家248個指標(包含132個統計指標;116個問卷指標)統一競爭力各項指標尺度(標準化),再將標準化數據乘以權數,最後將20項中項指標加權後(每一分項權重固定為5%),求其平均數進行國家競爭力排名。

3. 台灣之評比表現

表四 IMD 2007-2011台灣國際競爭力整體排名與四大面向、中項排名

  由表四針對IMD 2007-2011國際競爭力台灣之評比結果可知,就台灣於四大面向:經濟表現、政府效率、企業效率、基礎建設之表現而言,「經濟表現」、「企業效率」、「政府效率」三面向,於近5年之排名持續進步中,其中「經濟表現」於2011年提升至第8名,而「企業效率」於2010、2011年則提升至第3名。而就中項表現而言,「經濟表現」之中項「國內經濟」與「國際貿易」於2011年提升至第5名;「政府效率」之中項「財政政策」則於近5年皆保持於前5名,表現優異;「企業效率」之中項「生產力」於2010年提升至第5、2011年提升至第3,「管理準則」於2010年提升至第4、2011年提升至第3,「態度與價值觀」則於2010年提升至第5、2011年提升至第4。而「基礎建設」面向近5年表現平穩,其中「技術建設」與「科學建設」於2010年回升至第5、2011年分別為第6與第7。

參、WEF與IMD之「台灣」國家競爭力評比結果論述

  近年來,國際評比排名向來是一國政府對內宣傳施政效能、對外提升國際知名度與競爭力的最佳工具,而透過相對客觀中立單位發表的評比結果,亦可作為一國施政規劃之重要依據。而對台灣而言,國際排名更是我國與國際接軌的重要管道之一,同時也可作為外商投資、外人來台,以及我國參與國際活動的重要依據指標。此外,指標排名也有助於糾正過於立即性、情緒主觀性的認知,使一國能夠建立更長期性的願景展望,因此,若能針對主要際評比排名進行管理,包括事前準備、事後管考,將有助於提升第府效能及國際影響力。且為提升行政效能,經建會於98年7月15日奉 行政院長指示成立「國際評比改善專案小組」,針對國際評比建立跨部會檢討與改善落後指標的標準程序,並深入檢討國際評比確屬我國之弱勢項目,擬定具體改進方案以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該小組每季召開一次會議,由經建會主委擔任召集人,小組成員為各部會副首長。而就WEF與IMD競爭力排名台灣表現情形分述如下:

1. WEF評比結果

  依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於2010與2011年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台灣之「當地市場競爭度」指標在全球142個國家中,連續兩年均名列第一,顯見台灣執行公平交易法,建構自由、公平的市場交易環境,已確實有成效。且根據WEF評定,臺灣自民國93年至99年,均居於「效率導向往創新導向轉型」(即由階段2轉換至階段3)階段,然於民國100年首度晉升至「創新導向」階段,表示WEF肯定台灣創新活力持續強勁,且為因應國際新興產業發展趨勢及國內產業結構轉型需要,逐步從制度面鼓勵創新活動,強化創新在生產、就業及投資的效益。另,專利生產力(平均每人專利數)連續四年全球第一,表現甚至優於美國。且整體而言,WEF競爭力評比的12個中項,我國之總體經濟環境、企業成熟度及創新等九項指標分數高於35個創新驅動國家的平均水準,表現優異。

2. IMD評比結果

  於2011年IMD報告中指出,台灣未來首要挑戰為培養世界一流人才與強化創新性研發;第二項是確保宜居的生活水準與維持永續環境。其他包括兩岸關係與貿易持續正常化、金融改革、加強公司治理等。且IMD研究員指出,創新是可持續競爭力中的重要環節,而這與科技基礎、研發投入、教育、人才吸引力,都息息相關。台灣要持續表現,甚至更上一層樓,就必須關注於這些面向。而此次2011年整體排名台灣大躍進至全球第六,但政府效能指標不進反退,除因財政赤字嚴重,我國在「官僚體制不阻礙商業活動」、「社會高齡化不會對經濟發展形成負擔」及「退休金足以因應未來」等指標的評比分數最低。這些是現在就要改善的課題;從未來發展而言,充實成長動能的根本是知識創新,政府亦一再揭示我國經濟驅動模式已從投資及效率導向轉型為創新導向,然而台灣企業創新最需要政府協助事項,因此首推鬆綁法規與管制,其次是資金及人才協助。

  綜言之,於討論國際排名時,政府應扮演協助民眾解讀數字,以瞭解變動的意義,而不僅只是著眼於排名的進步或落後。然國際排名亦具有重要的國際象徵意涵,這對於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台灣相當重要。而透過國際機構之評比研究調查結果作為促使我國瞭解自身能力,以及瞭解我國於國際影響力之依據。且未來除持續將我國納入相關國際評比中,亦可進行自行評比,並藉由各種國際場合發表評比結果,以增加與國際接軌以及國際參與率。而對於產業/企業而言,其實兩者國際排名之問卷訪談對象皆為業界之中高階經理人,因此兩者國際排名所呈現之結果,亦應對於掌握國內與國際產業/企業之發展有所幫助,亦可做為未來產業發展參考依據之一。

肆、參考資料

1. 吳典叡,「當地市場競爭度」我連兩年全球第一(2012/1/10)。 

2. 社論,創意創新推動經濟成長 確保競爭優勢(2012/1/17)。

3. 天下雜誌473期,IMD競爭力台灣第六名—總排名沒有說的事。

4.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革新:國家轉型必要條件(2012/1/19)。

5. 鍾寶慧,國政評論:國際評比排名之探究(2011/11/1)。

6. WEF 2011-2012 GCR (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GCR_Report_2011-12.pdf)

7. IMD 2011WCY (http://www.imd.org/research/publications/wcy/index.cfm)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