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全員生產管理-八大支柱綜論

瀏覽數:39063


  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nagement的簡稱,中文又稱「全員生產管理」。活動主要建構於八大支柱的基礎上,提高設備自主保養之能力,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追求設備總合效率。而TPM基本目標在達成「零災害、零故障、零不良」,並在追求三零的過程中,使企業經營績效能提高。

  而此篇文章將針對八大支柱進行簡述,使讀者更易理解TPM的內涵。

  • 個別改善支柱

主要是透過QCC活動,以問題解決之方法來達到成本低減之目的,在手法上從16大損失之改善著手,徹底排除影響生產效率的各項損失、浪費,使設備總合效率能達到85%以上。

問題解決之方法,主要有WHY-WHY分析、PM分析、QC手法…等,使作業者能在活動過程中,學習改善手法、提升技術能力。

  • 自主保全支柱

主要建立「自己的設備、自己來維護」的自主保養體系,在活動過程中從5S出發,把設備打掃乾淨、建立保養基準,透過教育訓練及維修人員的協助,提升作業者自己保養機台之能力。

活動中主要遵循7個步驟來進行:

  1. 初期清掃
  1. 發生源困難源之對策
  1. 暫定基準書之製作
  1. 總點檢
  1. 自主點檢
  1. 標準化
  1. 徹底自主管理
  • 計劃保全支柱

此支柱推動單位是工務(維修)部門,主要進行預防保全、保全預防兩方面,以達TPM活動「零故障」之基本目標。

何謂預防保全呢?簡單的說就是設備之定期保養,如日常的上油、鎖緊及點檢,透過建立有系統的保養制度,使設備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及發揮原有的效率。

何謂保全預防呢?係使用MP分析(Maintenance Prevention),將設備的改良點加以蒐集、整理,並將其回饋到設備的設計階段(請參考開發管理支柱),使其能真正設計出容易保養、易於操作之高信賴設備。

  • 品質保全支柱

此支柱主要在達到TPM活動「零不良」之基本目標,為了達到產品的零不良,就必須將品質有關的4M項目:人(Man)、設備(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之要因,加以標準化及維持。

在推動手法上常借助PM分析,把設備重覆故障之原因,依4M項目作檢討,以排除慢性不良之發生,並在發生品質不良可能性之前,採取適當對策。

  • 開發管理支柱

建立MP(Maintenance Prevention)情報之回饋體系,並從設備(產品)的開發階段,重新檢視設備使用是否流暢,及是否符合現場實際需要。

此支柱有設備「初期流動管理」之基本概念在裡面,設備的使用不再只看單一階段,而是看設備的L.C.C(生命、週期、成本)。在設備L.C.C中追求成本最低、總合效率最高;更進一步結合新技術、新工法,開發出新的設備。

「初期流動管理」一般是指設備之設計、製作、安裝、試運到量產等各階段之管理。

  • 教育訓練支柱

為了讓TPM活動能徹底落實,在公司內必須依賴教育訓練來達到,而TPM教育訓練推動之首要,應明確界定各階層要接受哪些訓練,且能掌握每位作業者對設備的操作能力為何,並給予正確的技能評價。

為提升第一線人員對設備的維修能力,亦應要設置「訓練道場」、鼓勵員工參加國家技能檢定,以累積廠內的保養技術士(技能士)人才。

  • 安全、衛生與環境支柱

TPM活動之基本目標「零災害」放在第一位,在國內已有完善的勞工安全衛生法規,故在此支柱推動上應著重於法規符合度之滿足,對於廠內的作業活動及工作環境應進行危害鑑別、對於員工健康應進行管理、曾經發生的職業災害要有防止再發之對策。

環境方面,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之空污、水污、廢棄物、毒物、噪音等環境污染,要能妥善管理及減量,並維持良好的緊急應變處理機制;在設備運轉上,強調節能減碳、綠色生產,以降低企業營運對環境的負擔。

  • 間接事務效率化支柱

以工作環境來說,就是把辦公室5S做好、做徹底,事務用品之庫存要做好標示及管理,遵守先進先出之原則,避免採購不必要的用品,以減少庫存成本。

以管理效率來說,就是持續精進管理程序,建立快速、精準的生產支援體系,培養精通管理事務的人才,發揮組織營運之效能。

  以上簡述TPM活動之八大支柱,希望對各位業界先進,在推動TPM活動之過程中能有所助益。

 

【參考資料】

  • 日本設備維護協會(JIPM)網站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