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的中小企業著眼於全球產業的發展趨勢,並因應產業的共通性、差異性及未來市場潛在龐大的需求,開發了無數件具市場規模又高附加價值的技術與產品,為台灣的經濟奇蹟默默的做了無數次的無名英雄。基於上述的理由,現今中小企業的老闆們必須面臨更快速反應市場需求以掌握先機的態勢,而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得擁有一個健全的供應商管理模式。
供應商管理的範疇包括有原料的取得、零件設計、製造、配送、售後服務…等等層面,而當中最重要的「供應商選擇與評估」就是其中的第一項作業。因此,在這個管理機制的前題下,企業內部應如何建立一套較客觀、精準且具有綜合分析的評量模式,用以評選供應商並與其發展長期合作關係,乃是現階段企業組織內採購活動中極為重要的一個主題。
一、供應商評選的發展
供應商選擇是企業採購決策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針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合理且有效的選擇供應商將直接影響到企業降低成本、增加企業應變能力、提升企業的產業競爭力…等等。隨著市場競爭的全球化和加速劇烈化,市場中的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強調品質、交貨可靠性、價格、生產前置時間…等等,增加了供應商選擇時的複雜性和選擇範圍。因此,供應商選擇的策略與方法比以前來得更加重要許多。
1915年美國的電氣工程師Harris首先提出經濟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模式來評選供應商,爾後Wilson(1994)也提出同樣的公式分析了企業庫存控制方面的應用來評選供應商,由此而演變為各種擴展的供應商選擇模式。這個時期起,研究者採用定量方法來評選供應商,目標是用確定採購的經濟批量來減少企業庫存成本。不久後,研究者發現影響供應商選擇的因素還有很多,僅僅從庫存成本的角度來評選供應商,條件仍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Diskson(1966)針對170個採購代理商和採購管理者進行調查,總結出23個有關供應商選擇的準則因素。Weber、Current和Benton(1991)更擴展了Diskson的研究成果,透過對74 篇有關供應商選擇的研究分析發現,大多數文章中都提到了價格、交貨期、品質和應用能力…等等準則因素,特別提出的是在JIT (just-in-time, JIT) 系統的採購過程中,強調出供應商運輸距離及準時交貨的重要性,並點出供應商選擇問題是一個相互衝突的多準則問題的結論,例如:較低的採購價格可能導致品質和交貨可靠性降低…等等。
採購決策者必須權衡這些相互衝突的準則因素,選擇企業合適的供應商並合理分配採購數量。
以往至今,針對供應商選擇的方法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經整理後得知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早期的供應商選擇方法採用定性方法,它主要是根據各企業以往的經驗和與供應商的關係來進行主觀判斷。不過,由於單一化的定性方法缺乏科學依據,已較少被後來的採購管理者所採納運用。
二、供應商評選準則
在許多供應商選擇的相關研究中都有提到如何設計選擇供應商的評估指標是一個成功的關鍵,尤其在市場競爭趨勢全球化,傳統的企業與供應商的交易模式面臨嚴重的挑戰,企業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往往已擺脫區域上的限制,供應商已從原本國內的廠商增加到全世界的廠商,但也就是因為供應商的選擇數目大幅增加,使得企業在做選擇時也從較單純的決策模式改變為複雜多變化的決策模式。
在邁入產品採購市場全球化的現代,供需上下游連貫的供應鏈觀念漸漸盛行,利潤由供應鏈成員共享的概念使得供應商與企業間「雙贏」的合作關係逐漸取代過去對立的觀念。隨著企業對供應商的交期、彈性及服務…等等的要求提高的同時,對價格的重視程度已不如以往,「品質高、彈性大、服務佳」的供應商越來越受重視。
從過往的研究探討中,了解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會因為時代的演進、企業競爭模式的變革、生產策略的改變以及不同的產業特性等等因素的影響,而在供應商選擇的考慮因素與順序上會有所變動。例如:1970年代企業最重視的評估準則為交期與價格,1990年代是品質與服務,但到了2000年以後,交期、品質與技術則是製造商最重視的指標。供應商的「地理位置」及「交期」在多數有關 JIT的研究中顯示是相對較被重視的指標,而「品質」及「技術能力」則較被電子業所重視。
總觀所述,在供應鏈管理策略下,供應商與企業的關係則漸由競爭轉變為合作,不再以「價格」為選擇供應商的最主要因素,而是朝向與少數信賴的供應商發展長期的合作關係,以創造雙贏的局面。
三、總結
供應商的選擇在採購的流程中擔任著一項重要的階段,採購決策能力的不確性也會影響企業選擇合適且滿意的供應商,由此而知,在迅息萬變且競爭激烈的環境裏,採購決策者或是企業經理人如何做出選擇供應商的決策,已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如何透過適合的方法選擇供應商,讓採購決策者或是企業經理人能夠做出最佳決策,成為目前企業在採購管理中一項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