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業發展距今已超過200年有數甲子的歷史,全省各地幾乎都有茶葉生產區分布,經過農政單位輔導,現已有8個產地申請產地標章,包括:鹿谷凍頂烏龍茶、阿里山高山茶、文山包種茶、杉林溪茶、瑞穗天鶴茶、北埔膨風茶、日月潭紅茶及合歡山高冷茶等,利用產地標章為各地區特色茶業掛保證,杜絕仿冒產品,同時推動產銷履歷制度,目前已有1,400公頃茶園,207家業者通過,這兩項工具是台灣茶取得行銷全球的主要利器,替台灣每年創匯超過60億元。ECFA簽訂後,台灣茶葉外銷到大陸的關稅,已由原本的15%降為零,加上台灣茶單價高、品質佳,在大陸消費者間已形成口碑,今年前十月出口大陸茶葉數量增加至486公噸產值將近829萬美元,大陸是台灣茶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日本位居第2、3位,今年前10月出口量達2,627公噸、出口值達2,976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顯著,最近幾年外銷的台灣茶多以半發酵的烏龍茶例如凍頂烏龍茶、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茶及金萱茶為主要的產品。

  近幾年來在台茶品種與技術外流的壓力下,但MIT的品牌價值仍然讓台灣茶業屹立不搖,顯示台灣茶業的價值並不只是單純在表面的數量和價格,讓我們的業者反思台灣茶葉的價值底蘊,所涵蓋的不只是茶業的品種、栽培技術、微氣候、還包含人文、歷史和台灣2,300萬人所形塑濃烈的人情味,因此未來產業的發展和產品服務的創新開發,已經初見產業創新經營模式,未來台茶的產業國際化與觀光在地化發展值得我們一起來關注,以下就目前的創新經營趨勢與建議提出淺見:

一、 發展在地型特色產業

  以近年來政府推動一鄉一特產的在地特色產業為例,以南投縣魚池鄉的紅茶產業來看,過去傳統耕作的茶園面積還不到200公頃,近三年來每年都以30公頃的速度成長,今年(101年)茶葉種植面積將超過300公頃,尤其是台茶18號的紅玉品種,在近幾年魚池紅茶走紅後,連帶使魚池鄉製茶廠的品牌也急速竄紅,包括日月老茶廠、和菓森林、巫進錫茶廠、香茶巷40號、東峰製茶廠及澀水定紅茶廠,不僅產製紅茶,也開辦親子DIY製茶或餐飲服務,這就是政策驅動產業整合一、二、三級產業,因而帶動當地紅茶特色六級產業的最佳典範。

二、 開發創新產品與服務

  因應新型態生活方式和茶品生產製作方式的設備創新,讓中國茶在西方社會的推廣變得容易許多,例如以膠囊咖啡機器設備來沖泡中國茶,或以創新鋁箔條狀包裝,讓中國式的泡茶再也不需要一整套的茶具,傳統的茶業可以因為設備的創新,讓海外不同國家的人也可以享受東方的茶道文化。另外透過和文創產業的結合讓我們的傳統茶業變得更加有深度,大家可以想像在華山藝文園區的一間茶屋,拿著鶯歌的瓷杯,裝著來自南投的有機茶,一邊聞著茶鄉,一邊聽方文山先生述說周杰倫青花瓷的文采,彷彿讓我們同時體驗江南小鎮的潑墨山水畫,體驗瓷杯上青花墨色深隱的文藝氣息。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YiJianChaWu?fref=ts

三、 建立茶業師徒與證照制度

  傳統農業因應少子化和農民高齡的問題,需要有新的青年人力加入才有機會永續經營,茶業最擔心的人力短缺和製茶、評茶師傅的斷層,未來可以思考除了年輕人歸農之外,已可以考量台灣在地將近47萬新住民的人力資源發展與應用來思考,配合第一批新住民第二代即將成年,透過產學的培訓,未來幾年返鄉成為台商在越南、馬來西亞、大陸與柬埔寨等地茶廠的好幫手,同時建立製茶師、評茶師的師徒制度,透過職訓培訓體系,發展製茶和評茶的相關證照,培育屬於阿基師或名揚國際的吳寶春等級的茶藝師傅。

四、 服務業國際連鎖品牌化

  服務業國際化是台灣產業和文化的延伸,例如CoCo都可茶飲、85度C、一茶一坐等企業,都是利用餐飲連鎖的方式將台灣餐飲文化傳遞到全世界,透過企業國際化、管理在地化的方式,將產品和服務一次到位,讓全世界的消費者可以同步享受到台灣的餐飲文化,因此遠在美國的消費者在不同的時空因為服務業國際化與連鎖化的經營模式,可以享受到台灣在地口味的茶飲和台灣的文化氛圍。

  台灣茶葉的產量原本就只夠內部自用的一半,本地產的茶葉大多製成高級的手工烏龍茶,另一大部分營業用的茶葉因為數量大,在原物料成本考量下,大多採用進口茶葉,原料進台灣再做後續的調製居多。未來因應台灣高級茶的商品高質化,業者應該有全球布局的思維,利用台灣製茶技術將原物料透過茶藝師傅的手藝加值,在地業者不但能夠保有台灣製茶技術,繼續茶業的技術傳承,還能讓全球的消費者都可以享用到具備MIT特色的東方品牌茶,德國就是最好的例子,德國有機花草茶的原料大多不是德國產,但是德國卻能夠成為歐盟有機花草茶的最大出口國之一,期待透過產品與服務創新的結合,未來在全球都能看到MIT東方茶的身影。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