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與醫生


  顧問與醫生好像是完全無瓜葛的兩種不同職業,但細心的去思考,醫生的對象是醫人,顧問的對象是醫企業,其實兩者間很多原理與原則是相通的。

  筆者曾與醫生一職擦身而過,現在回想起來,或許是冥冥之中有定數吧!任職於顧問行業已23年,歷經大大小小不同企業與形形色色不同經營者和從業人員所產生的問題與解決方式,往往不可能以一個相同模式可以處理,也因此一位經驗豐富與優秀的顧問培養確實很不容易。

  一位好的醫生,需要能夠快速且正確的診斷出患者真正的病因,並判斷出患者的體質與體能狀況。如同一位好的顧問,需要能夠快速且正確的診斷出企業的問題點,並正確的判斷出企業的行業、產品與經營模式的特性一般。唯有正確的找到問題點(病因),才能夠徹底的將問題處理。

  在此階段一位經驗豐富的好醫生或顧問除了他的專業、經驗相當重要以外,他對於問題的敏感度也很重要,這是一位好醫生與好顧問難以快速培養的原因。

  他需研習與面對各種病例與狀況,從中累積經驗與對問題的敏感度。如同一位士兵在訓練中心,各種戰技均訓練的很熟練,但投入到戰場,並不一定能夠確保他能夠安全活著離開戰場一般,因為戰場瞬息萬變,不同於訓練中心,士兵除了專業訓練要足夠以外,對戰場瞬息萬變的敏感度要足夠,才是確保他安全活著離開戰場的要素。

  醫生面對患者、顧問面對企業也是形形色色,狀況不同,對問題的敏感度當然也是必備條件之一。

  醫生了解了患者的病因以後,接下來就是要考慮採取何種診療方式,吃藥?打針?開刀?…有很多不同的醫療方式,要採取那一種?

  一位好的醫生,他需了解每一種藥的藥性,副作用是什麼?同時2種以上藥一起使用,是否會有加乘或抵制效應產生?每一種醫療方式他的執行方法、優點與缺點是什麼?均需了解透徹。再依據患者體質與體能狀況,調配適當的藥劑與份量(下什麼藥?劑量多少?服藥順序與時間點為何?),或採取適當的醫療方式。

  一位好的顧問也如同一位好醫生一般,了解企業的問題點及期望達成的目標後,也須考慮要導入那些管理技術(配藥),這些管理技術(藥劑)的優缺點在那裡?需要那些先決條件才能導入? 這些管理技術搭配上如何才能互補與加乘效果,而不是互相干擾與牽制,導入是同時並行或是有先後順序?什麼機會或時間點最恰當?下手輕重要適當,以上這些是一位好顧問要拿捏得當的地方。

  現在所有的管理技術都很公開,如同市面上的藥品一般,只要需要都可以拿到,但重要的是,一位好顧問要熟悉很多管理手法與導入技巧,在不同的企業、產品/製程特性、文化或環境下,要適當的加以調整以適合於所輔導的企業,這也是很難以一個輔導模式完全套入所有企業的地方,一位好顧問如同一位好醫生般寶貴的地方也在這裡。

  但是身為顧問不是將問題點找出來,導入管理技術就可以了,企業員工、幹部甚至於是經營者,若對於管理技術不清楚,我們需施以教育訓練,使企業了解,接下來要與企業相關主管一起研討如何來推動,擬定進行計畫與選派適當的負責人。

  不會做,顧問要教他做,拉著他的手做,甚至於要push他做,過程中亦需依據實際狀況再予以微調。過程的進度、執行狀況、問題排除,以至成效顯現,種種環節,顧問均需清楚掌握與因應狀況做最恰當的調整。一位好醫生不也是如此作業,一直到患者康復愉快的離開一般。所以顧問與醫生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只是醫療對象不同罷了。

  一位好醫生除了專業以外,也需有濟世救人的胸懷,不是滿口仁義道德確是以賺錢為目的。身為顧問的一員,我們是否能以協助台灣的企業為己任?我們細心的去思考,我們若將企業整頓好,讓企業成長發展,那麼企業就可照顧他的員工,間接的也照顧到員工的家庭。企業若能根留台灣,台灣的工作機會增加,我們的年輕人也不用到外國去當台勞。

  所以各位顧問是產業進步的催化劑也是產業進步的推手。我們應當效法一為好醫生般,懷著一顆熱忱與協助企業的心,隨時充實好自己的專業技能與對問題的敏銳度,當有緣企業請我們協助時,我們當盡所能為企業解決困難,讓企業正常營運,間接的照顧到其員工與其家庭。

  產業的提升,社會的進步,為將來年輕的一代多留點工作機會與生存空間,再再都需要各位顧問們的盡心與付出,加油吧!!各位顧問們!!

猜你喜歡
*
製造業服務化-看物換星移下,一位顧問扮隨企業之成長模式

本文藉著阿明的回憶:二十多年前以電腦整合製造(CIM)手法,所曾輔導過之一家專營(彩色)鋼品製造工廠(A公司),如何在時光隧道裡,以服務藍圖手法,隨著顧客需求的轉變,從原來幾乎百分百之B2B模式,成功拓展營運範疇,升級轉型到B2C及B2B2C模式之製造業服務化案例,描述在物換星移下,顧問會隨時間老去,而企業總得與時俱進,應驗「百歲顧問古來稀;長青企業百年多」,此一企業經營永續之不二法則。

*
顧問職涯的發展階段

本文整理顧問職涯可能經歷的幾個階段,包含專業訓練階段、實習階段、探索與統整階段、個人化階段和整合階段。文中並敘述每個階段的核心任務、可能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以及實務工作者(顧問)的成長之道。

*
企業運用經營管理顧問提升營運績效之成功關鍵因素

企業面臨經營環境不斷與快速變化的時代,除自己持續不斷的改善外,在面臨緩不濟急的狀況發生時,借助於外部經營管理顧問機構的專業能力,快速解決經營難題,達成企業「業績持續成長,獲利穩定增加」的營運目標是一個必要的選擇。

*
顧問職涯的體會與心得

顧問工作的變化性與挑戰性,每天面對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老闆、不同的企業文化、不同的產品、不同的製程、不同的管理幹部及不同的問題,隨緣與隨機的變化,深深的吸引住我。

*
生成式AI趨勢解析與顧問業對應

輝達最近在台灣颳起一陣AI旋風,AI的應用也逐漸從專業領域走向各種民生應用,生成式AI更是熱點議題,其對各行各業都將有所衝擊。而顧問業做為知識產業,在這一波浪潮中又將受到什麼影響?本文從知識工作者的角度,提出身處AI時代的企業與個體發展建議。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