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核心能力與知識管理

瀏覽數:11082


一、 企業的核心能力

  對國內現今企業而言,組織架構已漸趨完善,維持組織正常運轉的系統及架構,需要依靠完善的知識管理,因交通和文化的無疆界優勢,使得企業組織核心能力有了更多新知媒介促使核心能力更臻完備。組織的核心能力,為公司的命脈點,是經由無數千錘百鍊的經驗累積、日積月累的結果,才可以建構出一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這是公司獨有的專利,是其它人所無法輕易模仿的。『核心能力』有三項定義如下【表一】說明:

【表一】

  企業為了創造組織具備領先競爭者的優勢和維持核心科技能力,組織高階主管者須具備這兩項能力:(一)為必須知道哪些活動可以創造知識(二)為必須明確知道構成核心能力各項要素。這兩項能力,在於說明經理人應規劃公司核心能力與鼓勵企業員工主動參與公司內部有關知識物件的活動。

  領導者和專業經理人,可藉由內部的組織架構和熱情的員工活力,創造核心能力的知識交流平台,以持續性的員工之間互動,來共同建構及維持企業核心能力的優勢。核心能力需藉由知識創造活動而產生,而這些知識活動又必需仰賴絕佳的核心能力才能達成,在公司開發創新產品及新產品的流程過程中,可以發覺在這些進行的活動與組織核心能力之間的互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們可以這樣說:「核心能力的展現通常表現在企業的核心產品中」。核心能力是開發新事業和高科技產品的原動力,這應該是成為公司策略的焦點與方針,公司需在核心產品上贏得技術的領導地位,並且運用核心產品的領導地位在最終端產品市場上建立起顧客(消費者)極佳的信譽口碑,進而取得在價格上的領導地位,操縱著藍海市場。我們在此需深切思考,唯有把公司視為由一卓越核心能力、核心產品、聚焦市場的事業,形成堅強的層級組織結構,才能迎接下一波新世紀的挑戰。

二、 高階經理人的核心能力

  在產業高度競爭的時代裡,企業每天必需面對繁多的問題發生,而且是日益複雜的問題,這時要解決這些日益複雜的問題,就需仰賴受過正規教育的專業人士來協助, 在企業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的由設計研發階段,除了聘請專業的人士以外,組織也愈發迫切需要各種不同領域的菁英份子,從這些精英份子中吸取對於各種科學知識、文化認知、地理和人文領域相異的背景專業人士,共同集思廣義來解決這些繁雜且是日漸複雜的問題。

  企業人應具備洞察問題真因的能力與知識,這些討論皆是目前組織所需憑藉的工具,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先定義問題的原因,但在這同時,往往會掉入思想模式的陷阱,就連平常頂尖聰明的專業經理人CEO,也極容易受限於過往的經驗和成功例子,很容易陷入因循舊念的思想模式與陷阱,而將創新問題的解決方法排除在外。

  這種現象在70年代有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發現,人們將它稱之為『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現象。解釋為人們對於物品的用途,很快就會產生一種固定的看法,即使人們對問題的解析經驗相當有限,但這些經驗會在思考如何以較富創新意念的方法時,產生負面影響, 造成功能固著干擾問題的解決,很遺憾的這種現象常常發生在你我之間。

  公司內解決問題的方法受限,原因大多肇始於個人因素造成,人們往往會陷入一個特定模式,會以逐漸熱衷於某些特定方法來解決問題,往往更可能對自己的思考模式或處理問題的方式,產生對於感情上的執著,造成『意氣用事』的遺憾。以上的情境在解決問題時,會發生在思想上的陷阱及個人執著偏好所造成的思想功能固著,組織領導人及專業經理應具備洞查出干擾解決問題的思想陷阱和功能固著的發生。

三、企業核心能力差異化

  在今天科技時代,我們要學會以整合性思維來激發員工創造出創意的火花,結合深刻的學理和實務經驗,鼓勵員工以不同觀點來看待事情,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論這項整合是否需要垂直的專業部門或平行的間接單位配合,使員工創造專業再導致專業技術,也因為如此而增加了解決相關問題的深度知識。

  有一句管理名言這樣說到:『我們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將來自我們產業和科學領域之外的學科文獻。』可以說公司內可以因員工的創造性思維,產生出許多專業知識,而有了專業知識,就可發展出許多專業技術,以這些專業技術來創造卓越,領先群倫。

  企業名言:「先求企業核心能力差異化、再求企業生命延續」

  對國內許多的企業而言,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企業畢竟還是屬於少數,國內知名企業如台積電(TSMC)、台達電子(DELTA)、鴻海精密(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潤泰建設(Ruentex Industries)等知名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打響其名號。國內企業,大多數的公司還是在相同的定位下,互相競爭,這其中尤以『成本』為主要的競爭對象居多,這種情形很容易形成企業自我毀滅的競爭。

  這如何說呢?因為以成本為主的削價競爭,利潤通常在降低,而國內大多數的公司,「成本優勢只能成為短期的競爭力,不足以成為長期競爭的優勢」,要如何才能形成長期競爭的關鍵因素,只有採取策略上的創新,在低價成本市場上,尋找獨特的公司定位,在創新與價值上,尋找出企業本身的差異點,而且是要有價值的差異點來獨領風騷,預先的定位獨特,使其它企業無法在短期內模仿。所以追求獨特的核心能力定位,應該是現在高科技企業在策略上首要的選擇。

  科技化的品質管理,是以差異的定位,來建構品質的核心能力,品質從最早期的檢驗、製造、設計、管理、習慣到以「改善」出來的品質;乃至最近的新口號:『品質是創造出來的』。利用這種品質的演進,來作為現在21世紀高科技產業品質的核心能力,以不斷的突破創新來創造出卓越不凡的品質。

  企業的品質核心能力,不是片段的創造奇蹟,如果只有偏好的幾個核心能力來追尋少數幾個偏好的關鍵成功的因素,再來掌握「幾個」重要的資源,那麼終究也只是見樹不見林,不能延伸差異價值的品質核心定位,目前國內企業主,大多數感到力有未逮,企業通常也只是只能做到少數關鍵的幾個核心能力,而不能形成完整的、環環相扣的核心能力系統。

四、 有價值的知識活動

  知識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的意義,是對所有知識的取得、學習、評估整合與創造新知,並將知識視同資產般進行管理,使知識能有效地增進企業資產價值的活動。知識管理,我們可以利用四個最重要的元素說明,它們分別是:人 、知識 、 資訊科技、分享等4項,如下【表二】說明:

【表二】

五、 有效吸取外部新科技知識

  國內企業多已具備國際品質系統管理要求, 現在高科技時代公司內部以實驗及快速多成果的原型試製,替公司創造許多技術選擇,也累積了許多技術知識物件涵養(Know-How)。然而,鮮少有公司能夠在不假外求的情況下, 建立所有的組織核心能力。也因為如此,企業成功吸收外界科技的重要性和困難度,並不亞於成功地融合公司內部各部門的知識,而這也愈發突顯企業要以何種方法輸入吸收外部新科技知識的作為。

  『知識』 是現代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知識管理(KM)也是近年來企業為提升員工的工作智能最重要工具之一,無論是談到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資源管理, 『知識管理』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主題之一。

  知名的英特爾( Intel)前總裁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就曾經提出一項經過實驗證實無誤的有名理論摩爾定律(Moore's Law)。預估半導體產業每隔 18 個月速度就會加快一倍,半導體速度的指數成長促進了資訊的快速流通,以及通訊產業的發展,而這同時也促進了人類與企業的知識資產大幅度的增加。

  目前人類累積的知識量,經專家的評估,正以每隔 7 年成長一倍的速度在擴充中,且從 1990 年代起,知識爆炸膨脹的速度,就好比太空梭升空一般,正快速的前進擴充中,而知識管理無疑是目前企業與個人都要用心注目的焦點。

六、學習成長基石-今日的專業知識成為明日核心能力的基礎

  知識管理除了要有前瞻性、預見性,就必須要不停頓的學習,企業人不斷的充電充值,克服內在不足,提高企業核心能力的「含金量」,良好的內部學習力,重視外部溝通與交流,講究技術的精益求精,好還要再好,培養高度情報與情商,是保持企業核心能力知識與內部 / 外部單位,建立良好學習和順暢溝通的基本要求。

  企業領導人,應有在知識上領先群倫的企圖心,這也就是說,要在某一個行業中保持知識高人一等的真正涵意。

  企業要保持領先的地位,需要組織內部不斷有新知識的導入及內部專業技術的更新與成長突破,擁有別人無法比擬的專利知識和技術,建立強盛的組織核心能力與持續不斷的改善功能,不僅對企業有利,而且也是正確的作為。

  每個人要由專業及熱忱的高昂企圖心,才能刺激創新,驅策企業人去接觸最新和最佳知識的慾望,姑且不論它們源自何處,都可以使企業發展特別知識和培育核心科技的能力,良好知識管理是關係企業在消費市場上成就卓越的必要條件。

  知識管理首先主要主動與內部核心技術人員建立良好溝通管道,熟悉公司所處行業的專業知識,瞭解企業(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具備一定的知識管理和企業運作經驗知行合一,組織可以將持續需要博學自信的團體和個人做緊合密切的協調,這將可促進以高科技融合為基礎的核心能力知識,有了成長與更新,且可以持續的成長與改善。

七、 結論

  在全球化的今天,每天都有新的科技知識與專業技術的產生,面對日新月異的產業變遷,為了生存公司應具有在必要時自我調適的能力。 而這種自我調適力的重要性也正與日俱增,一個成功的調適是以深思熟慮的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達到調整技能和知識的方向,進而促使今日的專業知識能夠成為明日核心能力的基礎。

 

【參考資料】

  • Tarek M. Khalil,科技管理-競爭力與價值創造的關鍵(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2004年,台北。
  • 照屋華子、岡田惠子,邏輯思考的技術(Logical Thinking),經濟新潮社出版,2006,台北。
  •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 Business Review , HBR),2012。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