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產品不良率,有效的管理方法

瀏覽數:26796


  台灣各縣市隨處可見大小不一的工廠,尤其在較偏僻的地方,因較容易取得完整的大面積農地,且價格也較低廉,加上相鄰的住家較少,故讓不少資金較少或規模較小的業者,就地於農地上蓋起了工廠生產,有些工廠在歷經幾十年的努力打拼下,廠房規模及員工人數也日漸變大。但就在營業規模日漸擴大之際,很多的工廠負責人卻仍僅停留在專業技術上的鑽研,在整體管理能力上卻無法與工廠的規模同步提升,這也造成在工廠永續經營、穩定成長的長遠隱憂。近來政府為協助為數眾多的未登記工廠(即大多位於非工業用地,致無法合法登記的工廠)轉型為合法經營的工廠,除在一定期限內讓有心長期穩定經營的工廠,能於在符合政府相關環安、消安、建安等相關法規,於現址安心經營,更希望在這個寬限期內,工廠業者能透過相關單位的從旁協助及輔導,能在穩定經營與獲利下,有能力且願意搬遷到合法的工業區繼續經營,共創多贏的局面。

  筆者數月前既因執行此專案,至一間開業20餘年,從事齒輪製造、加工與設計的工廠做業務訪談,此工廠即面臨產品不良率居高不下、離職率不斷升高及因找不到適合的員工所形成的缺工率高的三高情形,經慢慢詢問其工廠主管後得知,此工廠現任負責人為第二代,從他高職畢業後就在他父親創立的這家工廠內工作,從基層的機台操作到依客戶需求設計出特殊規格的齒輪都不是問題,在齒輪製造、加工與設計技術都非常純熟,但在工廠出現不良率居高不下,造成營業額停滯沒有成長,更進而侵蝕公司整體獲利的時候,他也仿造業界普遍做法一樣,請負責製造與品管的部門主管開會檢討,以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會議期間他親自參與,但因為他是負責人,整個會議都強勢主導整個討論,並在會議上未待產品不良率如此高的原因找出來前,即認為產品不良率之高,以員工個人對工作不認真的因素較高,並宣佈為降低產品不良率,即日起凡製造出不良品的員工,依產出的不良件數扣薪,這個”懲罰”措施執行數月,整體產品不良率不降反微幅上升,並讓原本每月只能領到微薄薪資的員工們,都因此被扣到薪水,員工不滿情緒日漸累積,隨之而來的就是高離職率,在留不住現有的員工時,只能不斷召募新進員工,但因公司獲利不佳而給不起較好的薪資,以致於一直處於缺工狀態;而還在工廠現場工作的員工們,因人手不足不斷的常態性加班,疲憊的身軀加上內心的不滿,更使整個工廠員工士氣蕩然無存。而因為人員離職產生經驗傳承上的斷層,又形成另一個問題,也使整間工廠陷入負面的惡性循環中。期間部屬雖曾不斷提醒領導者要修改作法,但領導者卻因沒有更好的辦法而一意孤行下去。

  上述的案例可看出,對這個工廠的領導者而言,齒輪各方面的專業技術都難不倒他,他也認為員工只要照標準的工作流程操作,生產出來的產品是不可能會有如此高的不良率,所以不良品的產生極可能是因為員工個人不認真或按照標準的工作流程去做,進而產生不良品並造成公司的損失,所以採取扣員工薪資這種懲罰的方法,他認為如此做一定可以使員工更認真工作並製造出好的產品,使產品不良率降低,但卻忽略了探討問題本質的可能原因。其實,很多的工廠都會出現類似的問題,此時如能適時尋求專業顧問從旁指點整個改善團隊的運作,來協助解決相關的問題,擬出一套適合該工廠的改善方法;或是工廠內部人員善加利用5W1H方法,簡單的來說就是將問題中的人、事、時、地、物,來從中探討是生產流程有問題?是機台有問題?是員工操作經驗不足?原料源頭有問題?或是其他的問題,再找出可能的問題後,透過團體有效率的分析研究,如此方能做出正確且有效解決問題的抉擇,也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而非是以歷經數月的”懲罰”執行,產品不良率也未見下降,不用想也應該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當採取應對的方法是不適切時,應即時立即修正,而不能再憑老闆一己之念,造成公司在經營上的莫大危機。其次,面對高離職率及缺工狀況,老闆應全面檢視整體員工的福利待遇,例如在不影響工廠整體運作上,做出更多關懷員工的行動,讓員工能感受到自己與工廠是共存共榮的,提升全體員工對工廠的認同感,如能啟動此良性循環,在職的同仁在工作崗位上做的愉快,離職率自然降低,且加上員工的口耳相傳,我工廠的老闆對員工是很好的、是很重視的,好員工自然會自己送上門,如此一來,在低離職率及好人才源源而來的情況下,缺工問題也將迎刃而解了。

  老闆不是萬能的,充分授權並相信員工的專業,相信員工是有能力解決問題,老闆只需在旁邊適時提供協助,剩下的就讓員工放心去全力發揮。此外,同一個人用同一種方法做同樣一件事,得出來的結果必定相同,惟有改變這3個可變動因子之一,方可產生不同的結果;但要改變那一個因子,要視當下事情的本質,而當美好的果實誕生時,身為老闆的您,不但要勇於與整個公司團隊分享,更要做到”樂”於分享,如此才能讓公司永續經營,而員工也有個穩定的工作環境的雙贏局面。

  產品不良的問題是每一間工廠都會有的,但要採取何種有效的方式來降低產品不良率,進而提升公司整體的獲利,是每一間工廠都一直不斷思考與努力的方向之一。但在選擇”有效”的方法時,身為領導者的人,絕不能只單純著眼問題的單一面向,而輕易做出不論是損員工利老闆或更是損員工也損老闆的下下之策;而如何讓在工廠現場工作的員工們,一起參與討論產品不良的可能問題點,並研擬出一套相對應的解決問題方法,在方法執行的過程中再視實際狀況不斷的修正,一直修正到對公司整體都是最佳、且能確實執行的改善方案;而在研討修正改善方法的過程中,讓員工親身投入他最熟悉的工作領域,可讓員工有參與感及增加工作熱忱外,也要讓員工體認到產品良率的提升,以及公司利潤的提高,不只是對公司、對老闆有利而已,對員工本身也是會有實質的回饋,進而對公司的認同度也會提升,形成正向良性循環。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