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國經驗談台灣博弈事業之發展

瀏覽數:20032


前言

  許多人習慣將「CASINO」翻譯成賭場,但正確解讀應該是一個場所內含有住宿和博彩設備等設施之「娛樂場」(a casino is a facility which houses and accommodates certain types of gambling activities)。鄰近台灣之澳門與新加坡,早已將自家之CASINO定名為娛樂場。

  近年來,亞洲博彩事業亦蓬勃發展,從高科技的南韓、喜馬拉雅國家尼泊爾、馬來西亞雲頂賭場、以紀律嚴明聞名的新加坡、甚至共產國家越南以及最神秘的北韓,皆設有娛樂場所,旅客可選擇的地點越來越多。

  台灣為了促進離島地區的觀光發展,建議透過大型綜合觀光渡假區模式吸引國際級經營業者來台投資,內容包括國際觀光旅館、觀光旅遊設施、國際會議展覽設施、購物商場及其他發展觀光有關之服務設施。於2010年1月2日由立法院通過之離島建設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在非主要發展博弈產業的前提下,同意以附設小面積之博弈設施來增加渡假區的娛樂多元性。將離島地區博弈除罪化,未來只須經地方政府辦理之公民投票獲得同意後,便能規劃設立賭場,至於離島是否具有招商條件亦將由市場決定。

  位於台灣海峽正北方的馬祖於去(2012)年7月舉辦博弈公投,最後以1,795票對1,341票通過,未來可設置博弈特區。交通部亦於同時間列出博弈遊戲場業管理條例草案,規定未滿21歲、設籍博弈遊戲場所在縣市的民眾、接受政府生活扶助、宣告破產等族群禁止進入賭場。唯馬祖博弈公投通過半年後,目前博弈法草案仍在送院階段,至今尚未送至立法院審查。

  台灣的博弈產業起步較晚,已被眾多發展相當成熟之國家包圍著,若從他國豐富經驗中能作為我國在博弈發展規劃之借鏡。

新加坡博弈事業之「新奇效應」

  新加坡自1998年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後,其經濟成長率已連續4年(1998~2001年)呈現負成長,失業率更居高不下。同樣以貿易發展掛帥的香港則積極發展觀光事業,更於2005年成立迪士尼樂園,此舉動讓新加坡政府擔心觀光客將因此而流失,進而加速其改革觀光產業之決心。貿工部於2004年提議興建賭場,總理李顯龍更於隔年4月正式宣佈解除長達40年的賭博禁令,強調其政策重點不是賭場,而是綜合休閒度假中心(Integrated Resort, IR)的概念、投資IR能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以及龐大的觀光商機,藉此重塑新加坡的城市面貌及促進經濟成長。

  在眾多反對聲音中,新加坡政府共釋出2張博弈執照,吸引了馬來西亞雲頂集團與美國金沙集團,分別於當地興建「聖淘沙名勝世界」(Resorts World Sentosa)和「濱海灣金沙綜合娛樂城」(Marina Bay Sands)兩座附設賭場的綜合渡假村。雖然這兩座渡假村開設至今營運只有短短兩年時間,但卻於去年創下營收59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賭場61億美元的收入。

  新加坡政府估計賭場對其GDP貢獻率為1.5%到2%,兩大度假勝地雇傭了22,400人,另帶動周邊服務有數千個就業崗位。當台灣人均GDP首次突破2萬美元大關時,新加坡於同(2011)年的人均GDP已達50,123美元。

  從經濟面看來,博弈產業的確為新加坡帶來豐厚收入,但對社會的衝擊亦相當大。為了為化解民間的反彈和疑慮,新加坡政府頒布禁令辦法,防止當地人涉足賭場,但凡新加坡公民進入賭場,每天收取入場費100新元(新台幣2,400多元),或一年入場費2,000新元(4萬8,000多元)。但據2011年的官方調查顯示,當地低收入賭客押注高額賭金的比率仍然增加。新加坡政府隨即頒布更嚴厲的禁令辦法,包括家屬向政府申請家屬禁入賭場令(Family Exclusion Order),阻止其親人到賭場賭博;另一種則是由當事人為自己申請的自願禁入賭場令(Self Exclusion Order),和由政府授權執行的第三方禁入令(Third Party Exclusion Order),這些被政府禁止進入賭場的人範圍擴大至領取公共援助金、特別津貼或失業人士,及名列破產名單者等。

  博弈產業對新加坡帶來另一個更大的影響,就是房地產的推高。自2006年賭場開始興建後,帶動人潮與工作需求上漲;到處大興土木亦墊高了建築物之成本,讓普通百姓未享其利先受其害。為此,當地政府採取多管齊下的打房政策,積極為組屋(國民住宅)、私宅和工業房地產降溫。首先規定外國買家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將增加至15%,購買首個組屋或私宅的永久居民也須支付5%的ABSD,新加坡公民及購買兩個或以上的住宅也須支付7%至10%的ABSD。針對工業房地產的政策,推出賣方印花稅,只要在一年內賣出必須繳付15%,第二和第三年賣出則必須繳付10%和5%。在組屋方面,禁止擁有組屋的永久居民出租整間組屋,若購買私宅得在半年內出售組屋。

  為了維持增強競爭力,新加坡政府強勢主導發展博弈發展,雖然起步至今只有兩年,但其經濟效益已明顯呈現,唯對其社會之潛在影響仍是未知數。當地政府亦積極推動多項政策降低賭場對民眾之衝擊,社會仍然非常擔憂各種後遺症的產生。新加坡能否再延續其「新奇效應」值得各界關注。

澳門-「東方蒙地卡羅」

  澳門的博弈產業於1847年在葡萄牙殖民政府管治之下逐步合法化,但經營方式是處於分散、雜亂無章的局面。當時全世界基本上只有歐洲的摩納哥和中國的澳門設有政府正式批准開設的博彩營業場所。但隨著"博彩全球化"的發展,美國的內華達州和大西洋城、澳大利亞,澳門周邊地區如菲律賓、柬埔寨、老撾、朝鮮等地,紛紛發展博弈事業,逐步稀釋澳門博弈產業之利潤,當地政府必需改善其產業結構方能提升競爭力。直到1962年,澳門政府整合所有形式的博弈,並發專營權牌照給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對產業實行專營制度至2001年為止。在有規模之管理下,博弈成為澳門最重要的經濟產業,但其經濟貢獻只操縱在完全壟斷的企業手中。

  澳門的博弈產業真正大放異彩成為亞洲最耀眼的城市是從2002年開始,當時澳門特區政府發放三張博彩經營權牌照,後來,博彩牌照再經過三次轉批給,賭牌數目擴展到了6個。澳門博弈進入新時代,從一家企業變成了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之市場,並引起外資的關注。時至今日,其成績有目共睹。在博弈產業帶動下,觀光人數逐年創下新高,2011年到訪澳門的旅客達到2,800萬名,同時帶動零售、餐飲等產業的快速成長。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讓澳門人力非常吃緊,澳門的失業率從2000年高峰的6.8% 遞減至去年的1.9%。

  自賭權開放這十年間,澳門成為世人稱讚的傳奇,推升當地生產總值的迅猛增長,在2001-2010年GDP年平均增幅為14.5%。更在2007年,澳門人均GDP首次超越香港,並於2010年創下新紀錄達到51,000美元,為成亞洲首富。最讓世人認識澳門這個彈丸之地,是發生在2006年,澳門博弈產業總收入超過了美國的拉斯維加斯,澳門就此成為世界第一賭城。去年累計博弈收入3,041億澳門元(381億美元),是拉斯維加斯收入的6倍。

  博弈產業的亮麗成績吸引大量外國資本、外來勞工、外來遊客的大量湧入等,造成“一業獨大”的局面引發種種社會和經濟問題。首先,外資的大量湧入,使得澳門物價大大提升,造成居民出行不便、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各種娛樂場所、大型設施的大興土木,使房地產價格猛漲,居民與企業的生活成本大增。另外,由於缺工率高,博弈業對人力資源要求相對較低但是薪酬卻高,導致許多青少年輟學投身博弈產業,造成教育事業發展嚴重滯後。在社會財富分配方面,賭場的薪資遠高於其他行業收入的數倍,是吸引中小企業大量人才的流入,對其他產業產生排斥效應,出現社會財富失衡狀態,加速貧富懸殊對立。

  澳門在開放賭權的這十年間,經濟效益有目共睹,但同時衝擊著教育發展、加劇社會分化、病態賭徒禍害家庭、禍害社會以及博彩中介與黑社會犯罪等問題。當地政府及學者亦意識到問題之嚴重性,積極推動“以旅遊博彩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政策,希望通過博弈產的發展,為澳門拉長產業鏈,拓寬產業面,從而開辟出一些新的產業部門。為加快速度會展產業發展,相關配套措施亦陸續執行,例如為會展組織者提供會展競投一站式服務,包括招攬、引進會展活動在澳門舉辦,協助競投會展項目等。近年來澳門會展業發展迅速,活動規模、專業化程度等方面不斷提升。2012年上半年,在澳門舉辦的會展活動達到505項,入場人數超過29萬人次,按年增加17%。

  此外,利用澳門與葡萄牙歷史淵博之關係,2005年於澳門成立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公室總部,作為永久性的辦事處及論壇的主辦地。成為中國與葡萄牙語國家進行經濟、貿易的交往、合作的中介橋樑。

  澳門經濟規模小,人力資源缺乏,但為了平衡社會財富及優化產業結構,當鄰近多個城市已建立會展品牌,擁有豐富舉辦展覽會經驗時,特區政府依然積極發展新產業。更利用自身優勢成功差異化與鄰國的經貿地位,成為全球唯一能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2.6億人口提供良好平台的城市。在對抗社會問題方面,建立病態賭徒防治中心,加強對病態賭徒的心理監測、預防與治療;將博彩機搬離社區;並擴大社會福利,除了直接向民眾派發數千元現金外,澳門居民更可享受完善的醫療津貼和教育津貼,到衛生中心免費看診,15年免費教育等。澳門作為亞洲多國欲發展博弈產業的學習對象,其經濟效益並非能複製到他國,但其不斷提升自身能量之企圖很值得各國參考。

結論

  新加坡與澳門的博弈產業皆由當地政府直接介入,扶植與監督並存,透過博弈業所帶來之經濟效益另辟新產業。綜觀兩地經濟表現,確是促進社會繁榮和成長的良好的契機,其負面衝擊程度亦有相當大。政府單位亦因應社會影響推動相關措施平衡社會秩序,產業發展至今,並未發生治安敗壞,危害社會等情況。我國雖然沒有合法博弈場所,但地下賭場、非法簽賭六合彩、職棒簽賭等形形色色的賭博新聞層出不窮。每年亦向鄰近的澳門、韓國、新加坡等地輸出大量旅客,累計至2012年1-3季到訪澳門之台灣旅客將近82萬人次,是僅次於中國和香港的入境人數。截至去年11月為止,澳門政府全年博弈稅收為1,039億澳門元(約合3,844億新台幣),相信台灣旅客在貢獻當地博弈稅收上幫助不少。

  我國已通過離島建設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但相關單位仍沒有進一步動作,當他國政府高度重視此議題的策略性定位,並研擬配套設備輔助其發展。我國政府亦應結合產、官、學、研專家意見,規劃完整的法規與監管機制,積極吸引國際投資,帶動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及擴大觀光商機。筆者並非鼓吹賭博,當觀察到他國在發展博弈產業後利大於弊之分析,當地政府因為豐富的稅收而改善百姓生活水平,造福民眾,進而有足夠能力發展其他產業。深刻的體會到博弈並非萬惡之首,若能將其集團化經營,合法監管,如同前文所述,認同CASINO只是一個提供娛樂設備之場所,相信我國定能發展一套適合台灣經濟模式之博弈產業。

資料來源:

1.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網址http://www.dsec.gov.mo。

2. 〈馬祖博弈公投/法案年中不過 資金投他國〉,《聯合報》,2013年1月8日。

3. 〈亞洲賭場「排內迎外」趨利避害〉,《經濟日報》,2013年1月28日。

4. 傅清萍:〈新加坡發展觀光博弈產業對我國的啟示〉,《全球台商e焦點》網址:http://twbusiness.nat.gov.tw/epaperArticle.do?id=125108229

5. 崔震雄:〈新加坡開放博弈後 經濟全球第一所得台灣兩倍〉,《台灣觀光論壇》,網址:http://twtf2010.pixnet.net/blog/post/86952226

6. 劉成昆:〈略談澳門博彩業開放後的經濟成效及其原因〉,《鏡海學人》,網址:http://www.must.edu.mo/alumni-tw/articles/2935-macau-economic

7. 康世人:〈開設賭場救經濟 新加坡孤注一擲〉,《全球中央》,網址:http://new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4672-1.html

8. 民視新聞,《新加坡開設賭場 成功吸弔觀光客》,網址:http://news.ftv.com.tw/NewsContent.aspx?ntype=class&sno=2012C30S05M1

9. 經建會,《立法院通過離島建設條例博弈條款》,網址: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1402

10. 郝美莉:〈新加坡賭場瞄準海外〉,《亞洲週刊》,網址: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kk&Path=3104955231/09kk2.cfm

11. 新浪香港,《澳門賭權開放十年成亞洲城市首富》,網址:http://finance.sina.com.hk/news/-3-5542922/1.html

12. 林雙鳳:〈澳門博彩業發展的社會問題分析〉,《新華澳報》,網址: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65171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