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富李嘉誠曾說過:『文憑只不過是一張車票,碩士是高鐵,大學是自強號,專科是普通車,高中是站票。到站後到下車找工作,才發現老闆並不關心你是怎麼來的,只關心你會作什麼』。過去,我們的社會太重視學歷了,但對現今高度競爭的環境,企業面臨生存的壓力,對人才的要求重視的不僅是學歷,更重要的是能力。近幾年來,筆者所接觸的企業主們皆有高度共識經營企業心頭最大的痛是就”人才”,過去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便是『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現在應更精準的說『人才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人力銀行曾統計出超過七成企業感受到人才荒,找不到對的人,無論是基層技術人員、業務專員亦或是管理人才,也不管是服務業、製造業或高科技產業,對企業而言各類的人才都是最寶貴且相對稀少的資產了。
面對人才需求端迫切的聲音,回到人才供給端的教育單位,也同時感受到許多無奈的聲音,近2年大學以上的失業率連年破5%,每年每逢六月鳯凰花開,各大電子媒體便會不斷播放新鮮人求職困難或畢業即失業的相關題材的報導,面對這對矛盾的問題須正視及面對,筆者這段時間參與幾次產學座談會的過程,整理出以下觀察:
1. 大學教育很難與職場同步,包括產業的趨勢、最新的技術、企業的需求,人才培育的方向似乎出現產學落差的現況,大學教育教的內容與企業所需的人才有所出入,大學的師長們必須面對的是所教導出來的學生無法運用所學投入到職場,例如生物科技相關系所的師長們曾反應政府提倡發展生技產業,但卻沒有清楚定義生技產業,生物科技是一個跨學門的新興研究領域,其應用範圍涵蓋了農業、食品、醫藥、特化、環保工業和能源工業等,故為配合國家重點科技之推動及產業發展在研發及人才培育的需要,許多學校都成立相關系所來培育人才,在教學端會往較高等生物或細胞學等相關的課程來開立,但學生接受許多課程,投入職場時卻發現企業端實際與所學需求不相關或不對等,企業真正所需研發人才不多,造成某種程度的供過於求,而面對實際工作時,學生亦不願投入,寧願回到學校繼續研究。另外,亦有師長們提到老師要先走向產業與業界多接觸,才能把學生帶往產業。
2. 學生缺乏進入職場應有的態度,許多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看法都表示專業知識並非其主要考量,甚至進入職場後企業也願意投入訓練,且專業知識及技能是可以培訓的,企業真正關心的是人員的人格特質、態度及能力,包括對角色的認同、穩定度、同理心、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等,這些能力或許無法透過課程來教導學生,但卻可以透過活動、作業、校規、制度等來規範要求,培養學生擁有被雇的能力及態度。
3. 工作內容與學校所學有認知上的落差,許多莘莘學子們在學校所學習不知未來投入職場工作如何運用,也無法了解工作環境及情境,例如精緻農業相關產業,學生們都會回應不願下田不願日曬,有一些刻板印象,造成相關系所的學生畢業後不願投入相關職場,甚至家長都不贊同子弟從事相關工作。另外,物流相關系所,學生們亦會覺得工作環境不佳且辛苦的,而寧願去找與所學並無直接相關的工作,造成未來具發展性的企業找不到合適人才。
綜合產學專家學者的論點,未來可以朝向下列幾個方向來努力:
1. 訂單式就業學程,由企業開出所需人才的規格,包括關鍵能力與課程,企業與學校共同授課,共同訂做企業所需人才,確保人才的培育符合企業所需,甚至未來直接為企業所用,縮短學用落差。
2. 加強產學合作,透過實際的專案或計畫進行產學合作,師長帶著學生到企業進行產學合作。對企業而言,產學合作不僅降低投入成本且未來人才若持續為企業所用亦能降低職前訓練的成本及縮短人員訓練的時間。
3. 雙軌制技職教育,雙軌制職業教育源自於德國,由學校教授專業理論知識,企業免費提供名額設,採用師徒制的方式針對技能的部份進行培育。
4. 產業座談會,不僅學校走向產業,企業亦可走進校園,多和莘莘學子們互動,讓學生們對產業或企業留下深刻正面的印象,增加學生未來就業的意願或興趣,促使學生提早為就業來作準備。
5. 落實追蹤實習的過程,許多學校都有安排企業實習,但企業皆反應學校僅把學生帶來,老師並未陪同或關心,實習前是否有協助學生了解要學些什麼要獲得什麼,實習過程中關心學生實習的情況,實習結束後追蹤學習成效。另外,企業也應當給予適當學習的協助,而並非僅提供鎖事或沒有系統結構的工作內容,無法達到企業實習學習的目的與精神。
整體而論,台灣產業人才的培育,產學兩端都有責任義務,須共同努力提昇學生的就業力,才能共同打造未來台灣產業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