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技術經理人所應具備之內涵及能力

瀏覽數:6318


  日本的學界,乃至於美國、歐洲諸國的學界,普遍來說教授、研究者大多專注於本身有興趣的研究課題,十分欠缺產學合作的概念,大約只有10~15%教授與研究者有此概念,而Coordinator機制也就是為了讓這些教授與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得以實用化所應運而生的。而所謂Coordinator一職,在日本其實已有將近七十年的歷史,只是近幾年才以Coordinator稱之,其概念與技術經理人相似,惟其泛指具備該職能與特質者,遍及產官學研各界,並不侷限於產業人士。

  以下,即針對日本Coordinator機制進說明。

技術移轉上Coordinator所應扮演之角色與必要能力

  在創新導向的研發成果實用化過程當中,橫跨產學界數個階段與必須跨越的關卡,日本政府則以JSPS(日本學術振興會)、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與NEDO(新能源與產業技術總合開發機構)等資金補助機構做為輔助,支援產業技術的創新與提升(如圖1所示)。

創新導向的研發成果實用化過程

  在這當中,JSPS是屬於Bottom up型的補助;JST則著重於新興技術(emerging technology)的發掘與培育,NEDO則是著眼於現有技術的創新與再提升,若將研發成果實用化之研究過程分為基礎研究、研究開發及實用化研究等三階段,JST補助範疇為前兩者,而NEDO則為後兩者。Coordinator就在這樣的過程裡,輔助研究課題跨越層層關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換句話說,Coordinator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學界與產界溝通的橋樑,如圖2所示的,使學界的研發成果轉化為創新性商品與服務的夢想得以實現,不僅使企業更具競爭力,亦使學界之研究績效進一步提升。

Coordinator扮演角色示意圖

  若進一步詳細來說,Coordinator的活動內容如圖3中段所示項目,主要可分為技術導向型與市場導向型兩類。技術導向型是透過研究室訪問等手段,瞭解大學、研究機構的研發成果或新構想,找尋技術的新價值,實現社會需求;市場導向型則是以企業訪談方式瞭解產業界的技術需求,再經由共同或委託研究等方式建立產學合作關係,解決企業所遭遇的技術難題。但在實際運作上,時有兩型間的交叉應用,甚至利用其他支援制度協助成立創投公司等的情況。

  由此可知,Coordinator的工作項目十分繁重,做為產學間的溝通橋樑,肩負著如何應用技術管理來支援產學雙方,達成以學界研發成果實現社會需求的使命。 

Coordinator主要活動項目

  換個角度來看,在這樣的過程中,依據研究成果育成度與企業能力等級的不同,Coordinator處於何種地位,又該對什麼項目提供支援,可以表1表示之。其中,所謂研究成果育成度即所謂技術完成度,包含試驗數據完整性、周邊技術的搭配度、商品化構想實現可能及技術的市場適切性等考量;而企業能力等級並非僅考慮企業的規模大小,而是必須同時考量該技術對於企業所屬產業別來說是否適當。

  從表1中可以發現,當企業能力不足時,無論研發成果育成度達到何種程度,Coordinator再努力也是徒勞無功;而在企業能力極高的情況下,也幾乎不須要透過Coordinator,企業便能夠獨立自主的完成技術開發與事業化。因此Coordinator的任務,就是媒合各階段的研發成果與能力適宜的企業,如表1中段所示,依需要的不同,提供各種技術移轉相關之必要支援。

表1 對照研究成果育成度與企業能力等級的Coordinator機能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Coordinator必須具備譬如對技術的理解力、智財管理能力與對市場的敏感度等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在研發成果實用化過程中做出正確的判斷,確實給予產學界必要支援與建議。是以,總的來說,理想的Coordinator應具備下述四大人格特質及七項能力。

  1. 特質
  • 活動力(Energetic & Energize)
  • 執行力(Execute)
  • 判斷力(Edge)
  • 溝通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1. 能力
  • 種子技術、創新構想的發掘能力
  • 市場開拓與導入企劃
  • 智財管理能力
  • 專利授權交涉
  • 技術開發支援
  • 支援企業事業計畫
  • 對企業提供國家支援制度情報

  上述七項能力在實務中是有階段性的,其重要度依次遞減,以前兩項最為重要,也就是說,Coordinator之重點便在於種子技術的發掘與市場的開拓這兩項要務。而自專利授權交涉起,實用化重心逐漸轉移至企業身上,Coordinator只是以輔助者的角色,從旁提供協助與諮詢。

  雖然完整擁有這些能力,才能在各個階段發揮功效,才是最理想的Coordinator,但在現實情況中,欲同時具備上述所有能力是非常困難的,加上研究課題或企業需求技術為跨領域等因素之影響,因此一個案件往往需由兩位以上的Coordinator來共同協力,才得以順利推動。

各機構Coordinator之差異

  Coordinator一職在日本已屬全國性職稱,在各政府機關、大學、研究機構與企業均有採用。就目前現況而言,不僅不同單位之需求目的不盡相同,且Coordinator能力水準參差不齊,遴選條件更是沒有一定標準,且因各單位需求目的不同,業務性質亦有所差異。就地方政府、企業、JST與文部科學省駐派於各大學的Coordinator來說,其工作任務之比較如表2所示。

表2 各單位Coordinator工作任務比較

現階段日本Coordinator所遭遇的困難

  1. 做為產業界與學界聯繫與合作的推動者,Coordinator機制並沒有標準的作業程序,即使是經驗豐富的Coordinator也認為這樣的工作是十分困難的。
  2. 生技領域的研究課題,雖然現階段專利數量較電子、電機等領域少,專利調查工作相對輕鬆,但往往在前兩階段需要投入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尤其是醫藥相關領域,受限於法令與人體健康因素,動輒數年,甚至十多年,對Coordinator而言,壓力相對沈重。
  3. 以「委託開發事例」為例的失敗類型與解決辦法:

JST的「委託研究」主要是透過Coordinator機能的發揮來進行,當中當然也許多失敗的案例。分析這些事例失敗的原因,大致可歸納出下列4點:

  • 實驗階段與事業化階段間,技術無法順利銜接解決→加強成果再現性與生產技術整合等確認動作
  • 因技術能力不足,導致技術組合與系統化結果不佳解決→加強企業核心技術與研發能力的確認動作
  • 成功製品化,但因成本過高,無法取代現有商品解決→對再優良的技術都不可太過樂觀,應多加留意事業領域狀況
  • 製品成功上市,但因生命週期分析不足,無法持續拓展解決→為確保能持續獲利,製品生命週期分析不可或缺

  綜上所述,日本的Coordinator機制是歷經長久的演進所形成的,在技術移轉上,為了確實推動研發成果實用化,藉以提升產業競爭力,許多單位的設置了Coordinator,但因具備四大人格特質與七項能力的Coordinator難覓,故多數仍由經驗豐富的資深專家擔任,目前日本正積極朝向年輕化目標邁進,JST也因此推出一系列課程,期藉此使年輕的Coordinator盡早培養出應該具備的實力,進一步提振日本科技與產業發展。

  反觀台灣,所謂的技術經理人並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其服務面向議較為侷限,也一直不存在Coordinator這樣的職務,研發成果實用化的推動不甚理想,實有其必要透過資深專家的支持與協助,配合相關配套措施,破除學研界與業界間的鴻溝,促進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的研發,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

 

【資料來源】

  • 農業生技研發成果商品化推動機制考察計畫。
  • JST「研究成果の事業価値向上と企業の開発能力との関係」。
  • JST「技術移転・事業化におけるコーディネート機能の役割」。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