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的自我修鍊

- 撰文者:
- 2013/11/08 瀏覽數:6872
一位主管,如果能做到讓部屬心甘情願的為你赴湯蹈火,那就不只是管理技巧上的問題了,還需要靠情感、靠領導者的領袖魅力。因此必須先從自我的修鍊開始,在做人方面取得成功的領導者,自然會得到部屬的認同與追隨。依筆者淺見分享如下幾點:
- 要有適當的架子
架子其實可以解讀成為一種距離感,許多主管正是透過有意識的與部屬保持距離感,使部屬認識到權力等級的存在,感受到主管的支配力和權威,而這種權威感對於領導鞏固自己的地位、推行自己的政策和主張絕對是必需的。如果主管太過於隨和,未樹立對部屬的權威,部屬很可能就會因此輕視主管的權威而怠惰、拖延。
因此主管的架子絕不是為了炫耀,而是一種為了有效駕馭部屬而採取的防範措施,同時亦包含著職場倫理的領導藝術,使自己更有魅力,更像領導者,並喚起部屬對你的敬佩與好感。
- 需有穩定的情緒的涵養
焦慮憂鬱是一種心理疾病,情緒商數高的主管,能夠安撫自己,擺脫憂鬱的控制,不會讓自己的思緒陷入焦慮憂鬱的泥沼。評價一個人,只要看他臨危臨難的涵養和行事風格,就可以知道其是否為可塑之才、是否有大將之風。主管除了須具備基本能力之外,仍需視能否將情緒控制得當、平靜客觀地審視事態之發展。
因此,一個情緒商數高的主管,懂得如何去把握自己:當別人不在乎你的時候,要自信,信心可以改變不利的現狀;當別人太在乎你的時候,要懂得自我收斂、低調與鎮靜,才能讓你看清前方路上隱藏的危機及提出應對之良策。
- 授權的藝術
在指派工作的同時,主管應對於部屬授予履行工作所需的權力,這就是授權。主管所授予的權力應以剛好能完成指派工作為限度,倘若授予的權力超過執行工作上所需,則是必將導致部屬濫用權力。因此,主管應該以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之授權原則,並進行有效控制與指導,使部屬有相對應的工作自主權。
當然,主管授權後,仍然需對部屬所履行的工作成效負全部責任,另一方面,為確保指派的工作能順利完成,主管在授權的時候必須為授予權力的部屬訂定完成工作的責任,若無法圓滿達成任務,則必須進行責任追究。
- 不要在部屬面前流露出悲觀的情緒
悲觀會讓人失去信心,失去奮鬥的勇氣,一個對公司前途悲觀失望、缺乏熱情的主管,是不會成為部屬學習的榜樣,也不會有積極的員工。如果你控制不住脾氣,或者長期陷入沮喪的狀態,那麼你永遠也控制不了別人,事實上,你永遠也得不到部屬的忠誠和尊敬。
因此,不要在部屬面前流露悲觀的情緒,否則他們不會以你為榜樣,反而會更看不起你。要想改變自己的形象,必須永遠樂觀向上,對工作充滿熱情,讓部屬願意跟隨你,並且引以為傲。
- 聆聽的智慧
靜心的聆聽,會帶給你不同領域的智慧與啟發,會使你的思維更加靈活流動。聆聽越多,你就會變得越聰明,就會被更多人喜愛,就會成為更好的談話夥伴;心情浮躁的人不會聆聽,利慾薰心的人不會聆聽,精於算計他人的人更不會聆聽,他們過於短功近利,缺少了穎悟的耐心和開懷的心情。
因此,生活中沒有什麼比做一名好聽眾能更有效地幫助你,聆聽可以避免日常交際場合中言多必失的後果,且靜心聆聽亦可以讓人留下專心穩重、謙虛好學、誠實可靠的好印象。
- 平易近人凝聚人心
一個人想成就大事就要善於凝聚人心,讓部屬心甘情願地幫助和追隨,而凝聚人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到平易近人。有時主管的舉動把自己與部屬放在同樣地位,甚至透過語言的印象讓部屬感到自己格外受尊重,這是藉著立場的逆轉挑起對方的虛榮心。
有時越強硬的命令,部屬越不願意服從;如果用拜託的語氣來置彼此的身分,感覺不出這是命令,卻能得到意外的支持與允諾。
因此,在工作場合中,為了有效調配部屬工作,讓他們幫你成就大事,你就要盡量將領導工作中的指揮、命令行為,經常聽取他們的建議,這也是主管低調作人和平易近人的表現。
成功的領導者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急躁對成功不會帶來任何好的影響,掌握別人內心世界第一步就是認真聆聽,在陳述自己的主張和說服對方之前,先讓對方暢所欲言並認真聆聽才是成功領導者的修鍊。
企業內訓服務
引領前瞻學習成長文化、推動創新知識價值方案,是CPC的使命也是我們永遠的承諾。一站式的企業內訓服務:滿足企業委訓需求,量身規劃打造專屬性課程並提供完備的委訓服務。
猜你喜歡

面對面溝通是由文字、音調及肢體語言3大部分所構成。文字傳達的重要性只有大約7%;音調占了38%;肢體語言卻占了55%。如果想要去傳達訊息、談判或爭論中占上風,需要用「眼睛」去做溝通,並且要小心你對他人送出的訊息。

教練式領導是一個新的主管-部屬關係。來自於主管必須轉換自己的心態,從相信部屬的潛能開始,運用詢問、聆聽、肯定三個方法,創造一個有效的領導關係。

領導者為了因應現今VUCA時代,相關能力培養應該著重在哪?透過腦神經科學應用的研究,Margie告訴我們LEADS領導模式(The LEADS Model)說明了領導者應具備的五大基本能力。

身為主管要扮演樂團指揮家的角色,指揮各樂器專家,協調演出美妙的樂章。要如同球隊教練,平常要訓練球隊、凝聚向心力。比賽前要激勵士氣,然後退場督戰,作戰術指導,其他就應該放手讓球員充分發揮。

俗語裡有句話:「會咬人的狗不會叫」,但沉默的員工卻是團隊殺手,當員工不在會議中發言,不再提出建議,不再與同伴互動,並不是領導者的完美造成,而是工作環境產生威脅,最終團隊會陷入僵化無法有效運行。解方在哪,打造心理安全感的環境,是如今的普遍共識。

新世代工作團隊的領導風格需要新模式,可以透過戴上年輕人的眼鏡,學習站在他們的立場想事情,營造平等對話的關係,從生活話題切入,讓溝通更輕鬆,工作更愉悅。首先要先轉換自身的角色,調整心態 ; 再者是建立團隊向心力。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