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


  撲鼻而來的咖啡香、舒服的環境,以及「早安~今天要喝點什麼呢?」的親切問候聲,是我們對於星巴克的第一印象。而2013年,是星巴克於臺灣正式成立的十五週年,從宣傳影片中,不難發現星巴克要讓顧客知道的是,他們不僅僅只是一個想要賺取利潤、維持營運的企業,更多的是對於這個社會與環境所擔起的責任與付出。因為他們知道,企業若善盡社會責任,對於員工、企業或是整體社會都有好處,要讓社會責任之投資成為正面的力量,並讓企業可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相關圖片擷取於星巴克2013年宣傳影片)


(相關圖片擷取於星巴克2013年宣傳影片)

  現在越來越多企業,將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視為一種增進企業形象與影響消費者行為意圖之工具,藉此亦可避免消費者和激進份子的杯葛 。

  企業社會責任並無公認定義,大致上所認同的理念就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社會和環境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產安全、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節約資源等 。也就是基於商業運作必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想法,除了考慮自身的財政和經營狀況外,也要加入其對社會和自然環境所造成影響的考量。


(相關圖片擷取於星巴克網站)

  以目前所看到的企業責任方式,可以簡單分為兩種,一為主動型(Proactive),此種企業會主動善盡社會企業責任,消費者對此企業會產生比較好的回應,相較之下,另一種採被動型(Reactive)的企業本身對社會責任是不感興趣地,他們只希望藉此讓企業不負責任的負面消息降低。根據研究,不管使用哪種方式都會影響消費者對企業的態度和購買意圖,當然,前提是消費者有感受到企業所進行的「社會責任」。

  不過,若從媒體報導中得知一間企業以大幅裁員節省下來的成本,拿來捐獻給弱勢團體以搏取曝光機會改善企業形象,這種扭曲善盡社會責任的方式,對於企業來說並不是一個加分的行為。

  而隨著民眾越來越瞭解社會責任投資的影響力(譬如願意花多一點費用去買產品)之後,投資人會用更複雜的方式去評量企業風險。投資人現在認為,企業的用水、碳排放、對待勞工的立場,以及供應鏈管理實務,都對他們的價值有重大影響。企業管理更注重永續性,可節省成本,也希望找出能消除風險、讓人對某個品牌產生正面聯想、有助於建立良好商譽,與吸引優秀人才前來效力的方式 。

  投資人也看到愈來愈多實例,他們原本認為「重視環境就是會提高成本」的假設,現在也改觀了。因為每個產業的公司都和供應商、顧客、價值鏈的其他人更密切合作進行創新,找到一些降低生態衝擊的方法以節省支出;做法不是將本身的足跡,移轉到別人的營運活動中,而是藉縮減整個系統承受的成本以及製造的浪費,而達到目標。

  價值鏈指數(Value Chain Index,簡稱VCI)就提供一種方式,讓企業可以根據產品從原料、使用、結束、到拋棄的整個過程中,衡量每個階段累積的環境衝擊並進行比較。VCI是由許多業者共同發展,使用生命週期分析產生的客觀資料,其涵蓋範圍相當廣,包括:土地使用、水、能源、碳、毒物和社會福祉等。

  VCI在每個類別中設定切合實際的參數,並提供估量各個類別的基礎,給予負面影響最大的衝擊較高的優先順序,以更簡單和有效的單一標準供產業使用,可望化解這方面的混淆。

  在過去,許多企業只想著如何降低成本以增加市佔率,對環境所造成惡劣影響都由地球來承擔,但這一切原本就應當是企業以及每個人要負起的責任。隨著愛護地球與企業永續經營的意識抬頭,許多過去無法被衡量的價值慢慢可被量化,此外各行各業漸漸開始採用標準指數,對產品的永續性加以評等,並在整個價值鏈中尋求改善。

  而在未來,企業除了建立永續的願景外,也應該將永續經營視為公司長期競爭力的核心因素,無論在組織設計或是文化塑造等都應該同時考量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如此企業才有機會成為持續站穩腳步的贏家。

更多資訊請參考
ESG永續發展學院

企業淨零轉型壓力日增,國內出現綠領人才荒問題,過去70年來,CPC陪伴國內企業走過各階段轉型期,適時導入管理變革與人才培育策略,面對永續議題,CPC已訂定ESG永續發展系列職能培訓藍圖,針對製造業及服務業之不同性質,提供不同的培訓課程!

溫室氣體查驗證服務

本中心為使國內企業營運能與聯合發布ESG企業經營指標相符,111年度成立ESG新事業發展委員會;奠基過去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與ISO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驗證之基礎下,率先其他國內管顧機構獲得ISO14001及45001驗證通過,取得ISO環安衛雙認證,正式成立「ESG永續發展學院」,開辦永續經營系列課程,透過北中南各地訓練中心,為企業提供絕佳綠色人才養成修練道場。

猜你喜歡
*
企業社會責任與GRI永續性報告指南

因應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及食安問題的衝擊影響,金管會強制要求四大產業上市櫃公司編製 CSR報告書,出版CSR報告書的企業增加2.5位,雖然推動CSR成效顯著,但伴隨著CSR報告書的品質是否能同步提升才是未來關注議題。

*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概要與GRI 102一般揭露要點

企業經營隨著全球化和科技化的普及,在觀念上作了很大的轉變,逐漸重視起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其概念至今也已發展成熟,逐步擴散成一股世界潮流,許多國際知名單位及非營利組織也努力在推廣宣導其觀念和原則,希望將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提升為企業經營的基本價值及重點方向。

*
GRI Standards說明與GRI G4差異

GRI Standards於2016年10月19日正式發行,將於2018年7月1日全面取代GRI G4(全球報導組織第4版準則),其改版變異不大,主要以強化管理方針的實施與清楚分類的指引,保留原揭露項目,僅以揭露項目與觀點重新定位架構,對於已採用G4的企業影響不大。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