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文創產業蓬勃發展 創造無限商機


原民文創嶄露頭角

  近年來,原住民在音樂、歌舞、手工藝、電影..等文創產業創作上的成就更引人矚目,知名的有圖騰樂團、Matzka樂團、相聲才子宋少卿、Amis 旮亙樂團原住民打擊歌舞、「蜻蜓雅築」的海角七號琉璃珠、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音樂製作「張震嶽」、「依拜維吉」、「陳建年」…,他們用天賦異秉的創意加上原住民文化表現真情與實力。

  文創商品蓬勃發展,「原民文創」在這股潮流之中展現獨特個性,消費者已不再單純的喜愛原住民傳統樂舞、服飾、織布、圖騰,他們更喜愛原住民的圖騰、織布再加上一些變化,變化成為日常生活中可以與朋友「展現」又「實用」的「創意生活小物」。

計畫推手陪伴輔導

  「新北市烏來區原住民特色產業輔導計畫」藉由原住民手工藝坊進行一對一面授指導,改造各工藝坊的商品特色、協助設置遊客體驗區、並依各手工藝品現有之素材設計具特色的DIY教學建議。開發文創商品同時輔以行銷文宣,將烏來地區原住民手工藝品推向市場,行銷烏來地區特色。

  計畫團隊在輔導初期,發現5家受輔導的工坊(達卡工作坊、泰雅編織工作坊、泰雅串珠項鍊、尤蓋工作坊、瑪拉斯原住民藝品、渼潞工作坊)普遍同質性高,各工坊陳列商品不外乎泰雅織布之編織包、零錢包、鑰匙包、原住民服飾、手機袋、編織帶...等。

  為區隔手工藝品店家之產品同質性,組成專業輔導團隊,依據店家特性及故事、創作者之文化背景、觀光及教育價值,開發獨特、創新之文創商品。

  經過為期12個月的陪伴方式輔導,施以加強店家自我行銷、服務動線改善、經營管理的能力,提升店家店面整理整頓、商品包裝陳列展示並針對各工坊特性找出主打商品及開發DIY商品(達卡工作坊-茶杯墊、泰雅編織工作坊-幸運手環、尤蓋工作坊-烏來之網、瑪拉斯原住民藝品-串珠手環、渼潞工作坊-竹結手鍊),改造各工坊特色產品,降低工坊間產品同質性,同時進行文創商品開發、製作行銷文宣,開發5款文創商品為:

  • 達卡工作坊-「民族風鑰匙圈」

打破傳統原住民織布鑰匙包造型,以人工皮搭配泰雅織布,整體創意來自泰雅傳統四方衣的改良,此款鑰匙包年輕又時髦,深受女孩們的喜愛。

  • 泰雅編織工作坊-「泰雅串珠項鍊」

泰雅祖靈串珠搭配十字架造型的項鍊,每一條串珠項鍊需花3-4天的時間才能完成,編工精細,讓採預約制的泰雅編織工作坊擁有特定宗教族群所擁護。

  • 尤蓋工作坊-「織布吊飾」

織布上的圖騰搭配色彩豐富的祖靈之眼以及菱形紋等傳統泰雅圖紋,再搭配特地開模製作具泰雅故事意含的太陽以及逐鹿的圖騰...會讓您的相機、包包…更為獨特。

  • 瑪拉斯原住民藝品-「原住民14族服飾吊牌」

14族行李吊牌,可分族群單賣也可將14族行李吊牌一起表框作為機關首長或是外賓的贈品,不僅氣派又大方。

  • 渼潞工作坊-「泰雅小情侶公仔印章」

泰雅男子紋面是英勇榮耀的表徵,女子紋面是代表出嫁後忠於丈夫的表徵,有了泰雅勇士和泰雅公主的加持,情侶的戀情將永遠的幸福並加溫…。

  文創商品包裝設計搭配單張故事簡介,每張故事簡介包含商品創作者的介紹、商品資訊、以及商品發想的故事…等;而開發5款文創商品之後,為上述文創商品開發3款行銷通路,通路包含「臺北風味館」、「屏東文創園區」、「hinet網路行銷平台」...等。

  最後協助與知名文創業者新北市「新旺集瓷」合作,共同推展烏來文創產業,共同合作開發一款「遊變台灣」變色杯系列主題之『烏來泰雅變色馬克杯』一式,只要將40度以上的溫水倒進杯中,坐在瀑布前織布的織女以及背後的櫻花、台車、纜車…,便會緩緩的轉換成繽紛又活潑的色彩,讓人愛不釋手,此商品開發後於新旺集瓷各大通路及烏來5家業者進行推廣販售。

  期許藉由烏來店家經過專業輔導,提升手工藝品產品競爭力,開創商品獨特性,並由輔導創意啟發,持續發展創新作品之動力,讓商品不再只是商品,而是考量到顧客的需求,以市場為出發點,設計師不在埋頭苦幹在家做出自己欣賞的作品,而是創新、獨具設計師風格並符合市場需求,期能吸引更多遊客來烏來消費,創造店家營收。

更多資訊請參考
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

本中心成立「在地創生服務團」從在地出發,透過人物境共好的思維,串接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服務,結合產官學研各界能量,尋找資源創新價值,打造出真正屬於地方性及能展現與傳承在地文化特色的產業。

猜你喜歡
*
從法藍瓷經驗開啟原住民文創產業新視界

文化創意產業已被視為臺灣下一波的明星產業,「法藍瓷」更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創產業典範案例之一。透過瞭解法藍瓷的成功之道,可?我國獨具特色的原住民文創產業提供典範案例,以收他山之石之效。

*
「舊元素 新模式」淺談原住民族創業

原住民過往從事職業中大多還是以「基層技術工與勞力工」為主,如何透過原住民族創業開啟原住民產業發展之路,讓想回鄉部落青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能返鄉創造就業機會,進而影響整個部落產業生態圈。

*
原民企業創新三步驟

原民企業多面臨資源不足的環境,資源缺乏成為企業發展的無形制約。但是,原民傳統文化正如尚未被挖掘的瑰寶,如何透過系統性的思維重新運用手邊資源產生新價值,走出一條有別於主流市場的道路,是值得期待的挑戰。

*
原住民企業輔導與培植

近年來,因應社會經濟的變遷以及政府推動多元就業的契機,政府與社會各界對於原住民族群永續發展與文化保存相當重視,原住民文化觀光的發展,帶動了許多商機,原住民旅館、原住民餐廳、原住民文化紀念商品等,不僅成為部落發展觀光或都市生活產業重要的一環,民眾接觸原住民文化商品的機會與管道也越來越多。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