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有機農業推廣-品牌加值

- 撰文者:
- 2013/12/26 瀏覽數:5662
近年來,臺灣傳統產業已面臨轉型的階段,許多人便開始思考如何繼續發展,自己的下一步該如何進行;這時,建立品牌成為一個企業經營的首要重點。而台北市政府多年致力於有機的推廣,但卻苦無形象的建立,為此,我們希望能為台北市有機建立品牌形象,特設計一套專屬此計畫與產銷班所使用的形象設計。
一、為台北市打造有機生活形象
形象不僅能夠反映自身的評價,而且能夠對自身所提供的,任何產品、活動產生加值作用,而台灣首都台北,給人的形象為繁華、科技之都,只要提到台北馬上聯想到高樓、百貨,實在讓人無法與農業、綠色聯想在一起,但其實台北市近期也一直努力推動許多法案,希望將台北給人的既定形象改變。
因此設立清新、綠色首都形象將成為重點,我們先從台北市的生態著手,思考本身擁有的特質,藉此發展想要的雛型,以下圖(圖1)為例,以自身地方特色置入,讓人一眼看出地方代表的特質與景點,使人印象深刻。
圖1 內湖安全社區
(出處:http://www.nhdo.taipei.gov.tw/)
台北樹蛙在生態環境中一直也是代表物種,我們以此做為發想,特別設計專屬「臺北有機農業推廣輔導計畫」所使用之LOGO(圖2),供所有此專案活動中使用,此LOGO以台北樹蛙為主角,手抱生態球,象徵臺北有機,維護生態平衡;球內的藍色色塊為純淨水源,有機種植不會傷害水質,不會汙染環境,可永保生態。
圖2 臺北有機農業
二、建立有機品牌
我們可透過品牌識別系統,找出其經營的方向與目的,設計出最適當的標誌,讓消費者對此產生特別的印象與聯想。
在輔導之臺北市農戶逐年增加戶數之際,為有效落實計畫推展,委由台北市農會組織協助成立「臺北市有機蔬菜產銷班第一班」共15戶,為統整眾人之志、建立共識,在組織日漸龐大之際,應輔以導入VI(Visual Identity System 視覺識別系统)識別設計,將組織理念與本質視覺化、規格化、系統化,以其獨特之內涵與外在形成固定的標誌、標識、形體與色彩的設計為表達核心,並融入組織經營理念、管理思想以及服務經營戰略與策略。
在建立專屬品牌之前,我們已對產銷班班員做過大量輔導與訓練,相信班員已有相對的經營能力,對於自創的品牌有相對的信任度,並集合所有人之共同信念創立此團隊,以健康,安全,有機做品牌口號,為此專案創造新的品牌價值。
因此,在專案下產生的專屬品牌,有了新的LOGO衍生,我們將本身專案LOGO作延續,設計品牌專屬VI。
三、識別系統設計
透過這套系別系統傳達自身社會形象,間接建立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定位,發掘需要的目標客群,為加深民眾印象,多方推廣宣傳我們以此形象設計一套識別系統;將形象套入自身產品、店面設計與任何宣傳廣告,提高品牌辨識度。
- VI識別樹
- LOGO設計(標準色與標準字)
設計理念:
有機天然健康保護大自然,新苗象徵有機生生不息,青蛙象徵有機對自然環境的維護有益無害,與大自然共存,施作有機農業,是我們愛護地球的表現。
- 識別系統應用
- LOGO色彩應用
- 名片應用9 cm x 5.5 cm
- 商品包裝應用
- 商店店面應用
牆上招牌
側招牌35cm x 120cm
圍裙
- 廣宣應用
大旗/ 福袋貼紙
關東旗/DM
四、行銷推廣創造品牌價值
在設立識別系統完成後,建立目標客群消費甚為重要,因此,需運用不同型態之媒體廣告以增加自身知名度,為增加與客戶的互動,我們也期望每日營業時由產銷班人員駐守,希望能更接近民眾,達到服務親切與縮短客戶之間的距離感,讓客戶有安心食用,安心購買的慾望。
最重要的是讓人不再產生不信任感及對產品的質疑,皆以地產地銷的商品販賣,此為產品重點。鼓勵產銷班參與各大、小型活動展覽,不但可達到宣傳效果,也可藉由展覽活動中與他人學習比較,並改善自身的缺點,進而達到加成效果。
我們將定期以階段性檢視,隨時保持對市場的偏好、趨勢做調整,主動調整經營行銷策略方案,努力保持應有的形象及競爭力,期望未來能以此形象建立「台北有機,有機台北」。
AKM農業資訊平台
AKM農業訊平台由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所經營,旨在整合過去合作的產、官、學、研顧問專家,提供青年農民、產銷班、農民團體、農企業客製化的服務,進而提昇農業附加價值與生產力,共同開創台灣新農業時代。同時,將台灣農業科技實力擴散至海外,促進國際媒合交流,接軌馬來西亞、印度、新加坡、泰國、印尼、日本、澳洲等農產貿易市場。
猜你喜歡

當商品差異性愈來愈小時,顧客就會透過對品牌的認知,進行購買決策,而品牌元素就是建構品牌認知的基本要件,它不僅讓企業對內凝聚共識,對外還能讓消費者記憶深刻,口耳相傳,摶得實虛體通路效益,有意建立品牌的企業就一定要重視品牌元素的塑造和規劃,為企業和品牌贏得先機。

妥善的包裝可提高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而包裝也是行銷手法中的第五個P,它可以周全的完成商品銷售以及安全運送至消費者手中,並成為貨架上無聲的推銷員為產品發聲並說服消費者購買。

建立企業形象之第一步,就從建立完整的企業識別開始。企業識別由「理念識別、行為識別、視覺識別」三部份組成,整體圍繞著主要核心理念識別展開,成功的行為識別與視覺識別會將企業獨特精神準確表達。品牌標誌雖僅是視覺識別中的一小部份,卻是整體企業識別最具戰略性的主要核心,越來越多的企業為避免品牌印象老化,紛紛投入企業識別與品牌重塑,藉此重塑企業精神與文化。

中小企業參與國際設計相關獎項,透過獲獎贏得更多消費者目光,或是強化自身品牌在市場上之競爭力,已成為目前台灣企業普遍願意投入的實務作法之一。本文嘗試就四大國際設計獎項參獎的重點構面彙整,以及業者所應有之觀念認知進行說明,並透過案例分享,以利作為更多有志於參加國際設計獎項業者之參考。

透過了解展售環境和消費者偏好的關鍵因素,進而了解農產品的消費競爭力,並採取相應的市場創新策略,使企業能夠提升產品的曝光度及吸引力,建立起品牌忠誠度,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優勢地位,並能不斷尋求創新,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品牌形象,能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銷售策略,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