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日報表在管理數據與運用實務

瀏覽數:24916


  上班族每天努力工作目的在於創造價值,每部門及個人每日工作內容與產出,彙整後成為評估個人、部門至企業整體附加價值;尤其以生產製造為核心企業的直接部門,規模小時依賴老闆親臨督促人力及設備整合運作,生產日報表只要記錄簡單的產出應該就足夠,但隨著企業規模成長後生產日報就更顯重要,產品透過專業分工負責,唯有各製程或部門每日的成效,都能依生管計畫開立生產工單及時完成,並能符合工藝要求,在各流程定期將生產線執行生產成效及投入資源,具體填寫成生產日報表,接著可能經由手工key in或者藉由自動輸入工具(如掃條碼),將每天生產產出與投入數據輸入生產日報表資料庫中,後續要進行管理分析才有其意義與價值,所以生產日報表是生產管理與經營管理最關鍵的基礎。

  在傳統的生產日報表格中,通常在紀錄數據時大都只有簡單的工單將產出的數量或入庫數量填報在工單上,如此簡單的紀錄只有在老闆親臨親為下可以達到管理功能,對較具規模的企業簡單紀錄生產日報,是無法呈現生產線實際在生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真實狀況;也就無法將管理數字做完善的紀錄,後續生產現況真相就可能隨之消失,更遑論要進行相關源流分析,在多年輔導企業進行生產作業改善及管理策略時,會發現企業規模成長但對管理最基本的生產日報格式卻無法有效調整,導致在管理者進行生產效能分析時,缺乏有用的資訊任憑部屬憑個人經驗陳述事實,但經過多方查證後才發現部屬已將實際狀況扭曲;因此若要想讓資訊與管理決策有效結合,必須要從提供決策的管理資訊基礎-生產日報表內容加以研究,實務生產日報表上應將該部門生產開始與結束時間、產品、製程、標準工時、Cycle Time、編制人力、設備編好、型號、生產投入總數量、待修數量、報廢數量、在製數量、延誤工時、各時段投入產品之數量、實際工時、產出數量,出勤人力、借入借出人力…等,做完整與確實的紀錄。

  一般生產日報表習慣以人力投入產出為主,但近年來發現許多企業已經從人工作業邁向設備為主的生產型態,對於資源有效運用角度必須有所調整,所以遇到設備為主,即設備使用成本大於直接人工成本的產品或製程,生產日報表的填寫應該改以生產機台產出為主操作人員投入為輔,記錄內容以各料號之生產數量,以及機台產出標準工時(標準產能)為基礎,區別過去以人員出勤工時作為生產日報表產出的時間,接著再紀錄不良品、在製品與報廢品及延誤工時,來呈現設備真實的生產力與生產績效,作為生產能量與設備維護保修分析依據。

  由於生產日報表牽涉到每個部門、設備、人力投入與產品產出狀況,如果維持傳統的人力進行統計分析,不但非常耗費時間更可能因人為操作造成偏差,所以建議必須將生產日報建立資料庫;大家也不用當心建立資料庫要花費很多的經費在資訊系統投資,其實有完善的生產日報資料,可運用Excel中的樞紐分析來進行統計,就可以讓複雜龐大的生產資料,變成簡單有效的管理資訊,實現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理想,主管也不一定要隨時在生產線上,就能掌握生產的關鍵;例如以工單號為主,樞紐分析可將相同工單在於不同日期、不同機台、不同生產線生產的產品做數量的加總,同時可以和標準工時進行對比,計算出單一工單號的生產力與生產效率,同時呈現延誤工時發生的部門、品項、時間,及對整體的生產資源運用的影響。另外,以產品料號為主分析不同日期、機台、生產線,生產相同料號產品的生產力與生產效率,作為生產計畫對設備、人員管理與有效調配資源的參考;所以完整與良好的生產日報紀錄以時間為主進行分析,就可以不在現場也可以了解生產線動態實況,再從樞紐分析提供寶貴的管理資訊,只要透過經濟實惠的Excel簡易的資料庫統計分析,雖然會受到資料筆數65,536筆256欄的限制,只要一期間或部門加以區分不同葉面及檔案,即可獲得完整滿意的分析資訊,也可以提供部門之關鍵績效指標(KPI)管理,在資料統計分析及源流分析體系。

  生產日報表每一家生產製造企業幾乎都具備,但往往因為設計規劃不夠完備,導致雖然每天都花費不少的人力進行填報,卻沒有發揮應有的價值;也請大家省思生產力提升的定義:產出/投入最大化,卻往往在規劃設計不當下將別家公司有做的有樣學樣的要求比照辦理,不知不覺中已經增加投入資源卻無法產生更高的效益產出;從簡單普及的生產日報表看管理,以個人輔導企業的經驗提醒大家重視導入的任何一個表單或機制都要審慎評估其效益,否則就不要隨意導入,避免無效時才怪部屬不配合,或流於形式浪費寶貴的資源。

參考資料:

麥克林技術隨筆小站。

生產日報表樞紐分析案例:

 

1.日期別工單完成數據分析

 

2.部門別工單完成數據分析

 

 

3.機器別除外工時數據分析

 

 

4.員工個人別生產數據統計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