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好朋友

瀏覽數:4403


  我與「品質」的第一次邂逅可追溯到學生時期,因主修統計,系上將品質管制列為必修課程,當時對「品質」還很懵懂,教授竭盡畢生功力傳授學識,惟當時任督二脈尚未打通,結果是一知半解,殊不知對日後職場生涯有何助益?

  也許是老天爺厚愛,為免我在校所學知能荒廢,因緣巧合下,第二次與「品質」重逢,就是我職涯的第一份工作。期間經過多年的相處及磨合,加上部門長官的用心教導下,終於對「品質」有更深層認識,也影響我日後做事習慣,並成為好朋友,雖職涯履歷中變換數個跑道,仍不脫「品質」相關角色,關係密不可分。

  今年國內陸續爆發毒澱粉事件、胖達人用料不實及食用油、銅葉綠素添加物等食安問題,引起輿論譁然、人心恐慌,再透過媒體喧染的擴張效益,重創台灣品牌(MIT)與國際形象。為了消「毒」,扭轉台灣國際形象,今年6月經濟部商業司司長游瑞德到吉隆坡參訪時,特與記者們會談,懇請「媒體需本著誠實報導,提供消費者知的權利,但毋需大篇幅喧染,致民心恐慌,影響商業活動,使得其他無辜海外台商都受到牽連」。從此事件深悟體認,一個小小、不經意的「品質」事件,所帶來的影響效應不是僅限企業本身,嚴重者將起骨牌效應,牽動整個供應鏈環境,重創商業活動,甚者還要政府官員出面滅火,影響層面之廣,不容小覷。

  經過接二連三食安事件連環爆後,我的心裡直覺反應是「『品質』這下該出頭了吧!企業不該再將「品保部門」視為二軍或救火單位了吧!企業經營者應體認誠信經營才是企業永續不二法門吧!」。但「品質」就如同一個人的「態度」養成,需要長時間教育,最後演變成一種習慣;但近年來全球受經濟板塊變動影響,M形化社會形成,加上生態體系的競爭,造成資源供需乾坤大挪移,致經營者將自己的過錯推卸給消費者、大環境,大言不慚地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找藉口,但此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已嚴重危及企業品牌與形象,更甚者引發消費者強烈反感,喪失信心。

  一般「品質」在企業營運活動中,屬於隱性成效,需要時間慢慢熬煮,才能粹取出精華,不若「財務」或「營收」可即時產出、明確化及量化評估。就因為品質這種低調的個性,使得品質不良所衍生的品質成本,常讓多數人忽略它的存在。最近從中心的知識快遞文章中學到一個名詞「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總所有成本)」,係指一項公司經常採用的技術評價標準。一般企業或採購部門在評估資產及經費支出時,常忽略了一些「看不見」的管理成本,比如,費用申請、核銷、維修、培訓等作業成本和營業費用包括資產購進後營運和維護等,因此,建立全面性思考,評估整體成本(TCO),才能根本降低公司成本(2013/7/16/工商時報,葉益成)。而此觀念與「品質成本」異詞同義,所謂「品質成本」係為達成與維持某種品質水準而支出的一切成本,和因為不能達到水準要求而發生的損失成本(費根堡),品質成本又分為直接品質成本及間接品質成本,而間接品質成本即所謂「看不見」的管理成本,企業因為不重視品質將衍生後續諸多潛在問題,如顧客抱怨、銷售銳減、信譽損失等,更嚴重還會造成公司關門大吉;若以此次爆發的食安事件來說,就有幾家資深、以往信譽良好的大企業,也面臨了嚴重的營運危機考驗,我稱此次的危機為「品質道德成本」,全然係因為經營者或業務相關同仁的不誠實、隱匿事實,所造成的慘痛代價。

  為什麼我會在此時機點,以「品質」為標題,重申各位都已知道的千古不變道理,目的是希望喚起大家對「品質」的重視。某大企業高階領導者在食安事件爆發後,曾在媒體上,將過錯歸咎予消費者愛用低價品所致;但品質勝於低價,如果企業係靠低價競爭來獲取利潤及成功,以長期來看,這只是一時的成功,因為更低廉產品很快就會經由複製而出現在市場,反之,若靠品質而非低價競爭,長期來看,成功的機會也比較高,畢竟消費者追求的是「安心」與「放心」。這只是經營者的一念之差而已。

  企業想要樹立百年基業,經營主須正視「品質道德成本」,最近立法院修法將食品法罰鍰加重,企圖以重罰來杜絕不法,或許嚴刑峻法能扼阻犯罪行為發生,但卻是一時的,而非根本解決之道,一旦發生利益與道德相互衝突時,很容易導致脫序行為。惟有養成習慣,一切從「品質」出發,不存著因惡小而為之的僥倖心態,本著「都是我們的成本」的大思維,實現一種代價最低的內部成本管理方式,才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也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本功。希望以此與大家共勉之。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