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在追求獲利及成長下經營。經營者都希望轉變成具差異化的創新企業,從擁擠的市場跳脫出來,創造全新的市場,以增加獲利。IBM在創新思維上,認為創新是融合發明及洞察力,創造出新價值的行為。洞察力指的是掌握顧客的需求,發明指的是新技術及服務的開發,透過IBM的創新程序,以創造出新價值,為企業的永續生存做出貢獻。
【圖一】IBM的創新思維
2012全年財務報告,IBM總營收為1,045億美元,連續第十年每股盈餘雙位數成長,較去年同期上揚10%(GAAP),淨利16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揚5%,其中成長型市場組織總營收增加4%,商業分析營收成長13%,智慧的地球營收上揚超過 25%,雲端運算營收成長超過 80%,可見新興事業,已成為IBM不可或缺的成長新支點。(資料來源:IBM 2012全球財務報告)
IBM能持續成長的原因在新興事業的支持,而創新是新興事業發展的基礎,如圖二,IBM的創新策略及流程可以發現,IBM的發展策略架構在三個制度上,調研管理主導研發制度、EBO主導創造新事業及IPD主導新產品開發。
在時間軸上分成長期、中期、年度三個區段,在組織上分成基礎研究機構、事業部研究機構及事業部三個階層。基礎研究機構從事全公司共用的基礎技術。
IBM的研發管理制度,透過GIO(Global Innovation Outlook)探索全球變遷下的社會需求,例如氣候變遷產生節能減碳、飲水;金字塔底層社會醫療、金融的機會。
GTO(Global Technology Outlook)依據社會需求發展解決方案,IBM現今在GIO提出的是智慧星球計畫(Smarter Planet),在GTO部分定調在DeepQA的Watson計畫,運用此技術於2013年在美國的Jeopardy節目上戰勝二位益智冠軍 Ken Jennings 及 Brad Rutter,證明電腦可以處理問答式問題,且速度已經超越人腦。
Watson的價值是運用基礎資料管理及分析技術在醫療、金融、法律和學術界等,須運用高度專業及複雜語言詞彙的產業中。而讓Watson大放異彩的背後技術包括Big Data、運算速度達100京的雲端超級電腦(exascale computing)及奈米級晶片。
因此DeepQA、BigData、exascale computer、奈米系統構成IBM GTO的四大核心技術,主導未來IBM在智慧星球的所有解決方案。
【圖二】IBM的創新策略及流程
EBO(Emerging Business Opportunity) 管理新創事業的制度,IBM成立新事業部門,根據新事業發展及營運活動的程度,分成三類(Horizon 1、2、3),來進行管理。第一類(H1):成熟的事業及市場。第二類(H2):成長指日可待的事業及市場。第三類(H3):維持成長所需具潛力商機的事業。如圖三IBM新事業發展策略所示。
- H1的事業因為是穩定的核心事業重點在市場擴大,評估指標在獲利、投資報酬率及成本管控的能力。
- H2屬明日之星的事業,重點在市場開拓及風險管控,避免因為不確定性的風險造成發展受阻,評估的標準在營業額成長,市佔率提升、新客戶數、投資回收期及現金流。
- H3屬未來事業開發,充滿高度的不確定性及風險,管理的方式與H1及H2非常的不同,一個新事業在大集團中,多半是詛咒多於祝福,因新事業不確定性高沒實績,到底何時才能真正替企業帶進獲利,加上容易和原事業產生利益衝突,不易獲得企業充足的資源支持。
新事業要成功必須如育成中心培育事業般的方式進行管理,讓創新事業的文化深植員工內心,更重要的是主管的決心,透過組合管理做資產配置及績效指標調整才能讓新事業在企業內萌芽。
【圖三】IBM新事業發展策略
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整合產品開發策略是由流程、組織及決策點的運用,以確保能達到及時上市(Time to Market)的目標。
IPD是在1993由 IBM 董事長 Lou Gerstner 為改善低效率產品開發所提出的手法,在推出之後縮短開發時間最高達70%,開發經費/營業額占比減少50%,成效非常好,之後成為企業導入研發管理的基礎。台灣的台達電、研華等企業都有導入IPD的經驗。
從圖二IBM的創新策略及流程可以定位IPD是屬於H2及H1階段使用的工具,該階段的產品規格基本上已經確定,或是進行產品改善作業或次代產品開發工作。因此IPD首先以系統化將商品策略流程、整合產品開發流程、技術開發流程等三大流程作業程序運用構想、計畫、生產開始與生產結束的DCP決策點串接起來。
在指揮上IPD並非各功能組織獨立運作,而是在各階層由各功能組織中分別選出成員構成團隊來推動專案。
- 整合投資管理團隊(IPMT/Integrated Portfolio Management Team)是整個專案推動的最高層級,IPMT要擔當事業整體的業績責任,做經營策略.商品策略決定、開發投資決定及開發團隊的任命與授權等工作。
- 策略企劃團隊(SPT/Strategy & Plan Team)也是跨部門團隊,任務在市場資訊收集、分析,事業策略方案、計畫方案擬定及商品企劃案擬定等工作。
- 產品開發團隊(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 也是跨部門團隊,根據合約內容界定各產品的業績責任,執行專案管理,管理由企畫、開發至量產的進度管理。
- 技術開發團隊(TDT/Technical Development Team) 也是跨部門團隊,處理產品生產技術的相關問題。
DCP(Decision Check Point)在開發流程上設定了構想DCP、計畫DCP、可行性DCP及產品結束DCP等4大判斷檢查點,由專案經理人負責根據績效指標觀點實施審查。
- 構想DCP(Concept DCP)做先期競爭力、獲利、可實現性評估,篩選淘汰評價過低的提案,針對高評價提案,則提供適當的資金及人員進入下一階段執行。
- 計畫DCP(Plan DCP)簽署及發布產品提案,展開專案章程所需的各項計畫書。
- 可行性DCP(Availability DCP) 依據計畫DCP所提供之提案內容,在最新經營環境下,重新評估它的有效性,並確定能成功執行,完成產品的可行性分析,決定量產投資。
產品結束DCP(End of Life DCP) 除一一檢視提案產品的生產結束、銷售結束、保養服務結束流程外,並將成果回饋至下一產品。DCP的決定權不在各計畫專案而是由IPMT來決定是否放行,以確保新產品開發能按計畫推動達到預設的政策目標。
【圖四】IPD整合產品開發架構
PMO(Program Management Office) 有別於一般企業將PMO定義為專案管理辦公室以個別專案的角度看產品開發,IBM特別強調是以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 的觀念執行企業變革。在此辨公室中以策略及願景為思考層級,以企業發展藍圖為依歸,思考企業變革的內容及次序。
以整合產品開發(IPD)為例,其中的IPMT就是扮演這個角色的組織,IPMT的成員來自於事業部各個部門的主管或專家,透過PMO發佈變革策略、指導方針、資本投入及授權。
在戰術上策略企劃團隊(SPT)以企劃的角度,評估提案的差異化、收益、成長機會及風險,讓事業部在展開新產品開發之前就能掌握目標及達到目標的途徑,漸少失敗的風險。
在PMO完成新產品評估及核定實施計畫後,透過事業部各執行單位,按表操課回報績效到PMO辨公室,而整合投資管理團隊(IPMT)就運用決策基準(DCP)的績效指標決定該產品是否能往下走。
IBM透過PMO辨公室將事業部的產品研發與策略目標做整合,在一致的目標下才能有效的縮短開發時程及研發經費的投入。
【圖五】PMO計畫專案辦公室的思維
IBM推動新事業是由創新思維開始,結合新事業開發流程、事業轉型流程、產品創新流程等三大流程,再加上必然成功的推動方法論結合而成。圖六展示的內容是IBM推動新興事業的方法論示意圖。
新興事業的創新內容是由管理新創事業制度(EBO)中探討出來,透過事業部與基礎研究中心,依據全球社會變遷及趨勢,找出可以商業化的機會,形成新事業的基石。事業部自行評估新興事業的商機後,透過PMO組織將新興事業發展企劃案送到新產品創新流程(IPD)中進行內部育成作業。
當新興事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發展成獨立部門時,透過事業轉型流程將新興事業由H3階段轉成H2階段,進行市場開拓工作。
IBM必然成功的推動方法論,PMO運作機制是確保新興事業能夠發展的重要制度設計。透過PMO辨公室對新興計畫執行計畫、管理與控制、評估程序,在考核部分投資決定經營高層(IRB)及整合投資管理團隊(IPMT)運用決策基準(DCP)進行能否進入下一階段的管理,透過軸轉(Pivot)的概念,讓創新的投資風險降到最低。
同時透過DCP指標參與計畫的成員可以非常清楚努力的方向及基準,且資源的投入會非常精確。再加上新興事業的機會產生並非憑空想像,而是經過Innovation Jam做內部的創意發想,透過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做主題探索產生機會。
這種收集來自第一線員工及顧客的聲音,對於掌握顧客需求非常準確,加上由GIO探討出來的社會趨勢,使IBM開發的新服務或產品都能精準解決社會問題,開創高速成長的新興事業。
【圖六】必然成功的推動方法論
從IBM創新必然成功的關鍵,融合發明及洞察力,創造出新價值的創新思維、新興事業的創新機會(EBO)、整合產品開發策略(IPD)及創新計畫管理(PMO),我們得到以下的建議:
- IBM的轉型策略非常值得台灣企業借鏡
台灣企業在做轉型升級時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對目標做精確的規畫,也缺乏方法論的支持。IBM的EBO、IPD及PMO方法論的精神對於中小企業非常受用。
一般企業是沒有能力做GIO/GTO探索,但是可以運用經濟部ITIS及新興產業發展策略得知全球及台灣發展趨勢。在掌握趨勢後再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位置,以產業價值鏈思維,創造出對自己最有利的產品或服務,而不是憑感覺做事。
許多業主都沉溺在當年他成功的模式,但卻忘了時代已經變了,環境也變了。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開創新事業
自從IBM提出智慧星球Smarter Planet,將智慧城市、商業智慧、智慧的科技、智慧的雲端四大議題列入,一時之間各國政府的政策也跟者轉變,雲端、Big Data、Smarter City成為顯學,所有裝置也必須跟Smarter沾上邊,各種電子產品功能也從被動變成主動式,連上雲端變成必要的功能。
大陸更是大力推動互聯網及智慧城市計畫,台灣也將雲端設備開發列為重點產業。因此創造許多新商機,中小企業應該以此為核心發展關鍵技術、零件或服務,因為政策在哪裡機會就在哪裡。
- IBM的創新策略及流程適合成熟企業,對中小企業太沉重
不可諱言IBM的創新管理流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負擔太沉重,即使是台灣的大企業,在導入時也會發生水土不合的現象,原因就在於你不是IBM,你沒有具備使用這個系統的環境、組織及人員。
因此中小企業要導入的是觀念,再依據PMO的管理精神,將組織或流程簡化,但核心精神透過DCP及IPD做創新產品商品化管理的精神不能消失。至於EBO部分因中小企業缺乏這類人才可以尋找外力支援,協助企業找到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