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ADAM CHUNG-JEN, LU
現 職: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商業創新與訓練組 資深高級顧問師
專長領域:
- MTP中階主管培訓、PMP專案管理、IPD整合產品開發流程、Agile敏捷式開發、BSC策略地圖、UX使用者體驗設計、BMI商業模式創新、NPDP新產品開發管理、OGSM目標管理法、QCstory品質改善履歷、問題分析與解決等
專案經驗:
【政府專案】
- 113-114年度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推動商業服務業品牌價值創新成長計畫
- 107-113年度經濟部商業發展署-連鎖加盟業能量厚植暨發展計畫
- 108-112年度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原中小企業處)-服務優化與特色加值計畫
- 107-112年度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原工業局)-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建立創新研發能量
- 105-111年中英/日口筆譯語言系列課程訓練班
- 106年度餐飲業科技應用推動計畫
- 106年度臺北市城市美食產業推廣計畫
- 98-104年度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原中小企業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
- 98-103年度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原工業局)-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CITD)
- 98-100年度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原商業司)-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SIIR)
- 98-105年度培訓系統與服務創新研發管理專業人才計畫
經 歷:
-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商業創新與訓練組-資深高級顧問師
- 岱德公司工程師
- 台灣羅立公司系統部主任
- 訊磊國際公司經理
最高學歷:國立台灣大學 土木工程研究所營建管理組 碩士
著 作:
【CPC出版品】
- CBIS® CPC企業創新系統架構
- 使用者體驗創新設計手冊
【其他】
- 綱要編碼管理系統及方法(94112825)
- Pcals®工程資訊運籌管理系統
- Pcals®道路設施養護管理系統
- Pcals OPENGIS 元件開發
- 人行天橋管理資訊系統
備 註:
- 國際專案管理師(PMP)證號:1275861
- 日本產業訓練協會MTP-I講師(NO.CPC425)
- 美國SAVE International® 副價值工程認證 No.201207301
- 丹麥哥本哈根互動設計學院(CIID) Service Innovation 訓練結業
- 美國 Innosight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訓練結業
- 日本 IBM Product Innovation 訓練結業
- 德國 阿亨工業大學 Lean Innovation訓練結業

從精實生產到精實創新(下)
精實創新(Lean Innovation)強調客戶導向、快速迭代、最小可行產品(MVP)、團隊協作、減少浪費、持續學習,不斷優化其創新流程,提高產品上市的成功機會。此方法在新創領域經常被引用來開發新創商品。但是對於具規模的企業常規研發團隊,就缺乏一些更嚴謹的方法論支持。德國阿亨大學的工具機暨製造工程研究室(WZL)與德國企業成立複雜度管理學院(The Complexity Management Academy)提供多種訓練、輔導活動培養完整的專業知能,同時透過複雜度社群推廣精實創新的流程到各企業,以提升企業研發的能力。過程中以精實精神創造出具整合產品開發(IPD)的精實創新(Lean Innovation)流程。

台灣零售業的購物革命-以阿瘦皮鞋為例
本案透過公開資訊及使用者的訪查對阿瘦皮鞋的現況進行分析,再依據該公司近日推動的現場足健康與網路市集的新商業模式,評估卡恩零售業成功象限的偏移方向,以商業創新模式評估可能成功的因素分析。

CBIS協助氣立助攻防疫產品
CBIS企業創新系統結合IPD整合產品開發,成功協助台灣氣立公司精進研發流程,開發出切合需求的新產品。自有品牌操作以搶攻市占為主,和代工模式不同,必須先瞭解市場趨勢與產業需求。因此在新產品研發初期導入CBIS企業創新系統,探索市場機會、瞭解顧客需求,執行新產品功能的發想;而整個產品開發則導入IPD整合產品開發管理,以跨部門協同作業;研發流程採敏捷式管理,從需求、規格、設計、測試到量產各階段的應辦事項及產出,縮短研發時間、降低研發成本、提升決策品質,以確保Time to Market。

為什麼產品叫好不叫座?
對於品牌商而言,他必須面對的問題是要解決「使用者」的問題。但是在工業產品上,經常遇到的是企業採購的問題,尤其是在零組件類,因為產業價值鏈的關係,造成「買的人不用,用的人不賣」。價值是由使用者定,但價格卻是由經銷商或系統商決定,這對於經營B2B的廠商非常嚴峻,因為你不是價格決定者,但必須對品質負最終責任。

研發績效管理的實務探討
企業在產品創新或尋找新成長動能,都要透過創新研發來實踐產品的差異化以增加產品的競爭力。透過產品力來強化公司的獲利與競爭力。因此研發成為公司產生競爭力最重要的單位,但是研發的不確定性及人員效率的考核方式,確成為公司管理上最大的痛點。如何讓研發經費與公司成長及績效畫上等號,是每個經營者最大的痛。

從精實生產到精實創新(上)
企業從事新興市場及新產品開發時,由於不確定因素高,造成研發部門加班嚴重,成本超支且成果不彰。Robert G. Cooper提出新一代產品開發系統(Next-Generation Ideal-to-Launch System),在原來門徑(Stage-Gate)架構中,增加3A系統(The Triple A system)導入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迭代與螺旋程序,增加適應性與彈性、敏捷開發與加速發展特性,以掌握使用者需求,縮短研發時程,加速產品上市的開發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