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產 綠色消費 雙向實踐永續生活

瀏覽數:4970
關鍵字:


  從2000年開始,「樂活」、「低碳」、「綠色」這些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像大地派來的導師,不斷耳提面命地要我們改善原來的生活方式。根據氣候學者的推估,若是在21世紀末前,全球氣溫上升超過4度(CO2e約710ppm),全世界現有的穀物都將大規模減產,生態系大規模的崩解也將發生。

  2012年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已同意延長「京都議定書」效期至2020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提出哥本哈根協議中,也達成共識控制全球溫度上升不高過2℃,我國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但身為地球村成員,為善盡環境保護責任及追求永續發展,應積極回應及推動各項無悔措施,並進一步提升國家競爭力,在完成精確可靠的估算前,以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2000年水準(2.23億公噸或人均排放量10公噸)為參考值。

低碳示範 從鄰開始

  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非常高碳,國人平均排碳量為全球平均值的三倍之多,每度電代表超過600公克(一台斤)的二氧化碳排放,行政部門劍及履及採取具體行動,訂定我國2020年及2025年節能減碳目標。為達此一目標,積極推動節約能源、提升效率、鼓勵淨能、研發新能源科技、調整產業結構等措施,以建構「高效率」、「高價值」、「低排放」及「低依賴」之能源消費型態與供應系統。

  政府在國際協議之下開始展開各個低碳目標,低碳執行重點不外乎為法規體制、低碳能源、低碳生活、低碳產業以及綠色運輸五大構面,且串連各相關部會能量,逐步落實節能減碳行動。從能源應用到環境教育,已經遍佈全台各縣市,以鄰里為單位計算,目前全台已經有52個低碳示範社區,當中最著名的澎湖低碳島,主要因投入硬體設置改善,例如太陽能光電設施、LED路燈、電動車等,大大降低排碳量。

低碳高貴嗎?

  新北市雙溪區為例,透過相關計畫協助當地店家進行低碳輔導,先期執行的過程中,如何就一個本身已經非常低耗能的社區,再形塑成更低碳的意象,為當中最棘手之處。就當地店家而言,擔心的是達成低碳所需投入的成本,以及這樣的改變能吸引多少注目?如何保證生活獲得改善等問題,都是輔導當中必須給予回應的。

  經過調查,主要街道以小型自營店家居多,執行團隊從低碳生活面向著手,以不造成店家成本負擔為原則,又以小吃店占多數,便以更換環保筷開始,對店家負擔低也貼近民眾,更說明對環境友善的宣示;另一方面,社區型的居民通常對於植摘或種植活動較具有熱忱,邀約有興趣的居民共同投入環境綠美化,多數民宿業者也願意投入節能裝置改善,小處從節水,大處投入再生能源應用,逐步將雙溪區打造成低碳商圈。

打造綠色氛圍 改變消費

  日常生活最常見的減碳行為不外乎使用環保筷或環保袋,近年在購物上開始設立環境友善產品專區,已經從生產開始慢慢改變我們的消費型態,例如在超商,部分商品已做碳足跡查證,並標記於產品,其中以飲品居多,諸多製造業也紛紛投入開發節能產品的行列,傳遞環境意識,民眾的消費行為是可以被改變甚至創造的,一般選擇都跟潮流相關,越來越多將環境議題包裝成綠色潮流的現象,像是二手市集、淨灘活動等都能產生不錯的互動效果。

  民國100年開始推動綠色循環商店,輔導連鎖速食業者將廢棄物減量、循環再利用,許多業者表示,餐飲市場非常競爭,降價促銷司空見慣,要提升利潤,減少成本,從「節能、省水、少垃圾」下手,最能立竿見影。102年度評鑑對象擴及全市310家連鎖速食業、咖啡業、量販業及披薩餐飲業;摩斯漢堡因餐具回收區提供廚餘、冰塊、飲料回收外,兼具友善貼心的洗手功能及飲料杯的防「呆」回收設計,獲消費者青睞,門市評價星級大躍進,是一項雙贏的結果。

低碳與綠色 永續的左右護法

  「低碳」是用來量化碳排放所產生的詞;「綠色」強調的則是一個態度,以環境友善出發連結自己的生活,消費上選擇碳足跡較少的產品、無毒有機飲食等。相較之下,民眾對於「排碳量」、「碳足跡」等專業數據的體會不敏感,較難聚焦,目前階段要讓民眾或社區型店家有感,如能採用「綠色」理念來溝通,連結回基本生活的改善,比較容易感同身受。

  待日後低碳教育更普及,民眾在消費時開始計算碳足跡,或許就能為科學家爭取多一點時間來對抗暖化。事實上,兩個名詞都是從環保概念衍生而來,因不同說明用途與時間推進所創造的不同字眼而已,最終都是以永續生活為宗旨。

 

【參考資料】

  • 經濟部能源局官方網站
  • 2013年經濟部-節能減碳執行成效及後續重點工作報告
  • 99年行政院節能減碳推動會-節能減碳年推動計畫
  • 環保署綠色生活網
  • 鉅亨網-國際氣候建制不中斷!《京都議定書》獲延至2020年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