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適圈-員工自我成長提案

瀏覽數:10365
關鍵字:


 

一、舒適圈

  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我們總能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找到規律,然後發展出有系統及有方法的處理方法。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我們漸漸從新手到上手,我們不再思考新的處理方式,只求在最短的時間之間在所有的待辦清單上打勾,這就是舒適圈(comfort zone):一個令人有安全感而且熟悉的環境中,從事著習慣的模式,與熟悉的人相處,不大會出錯,心理處在安逸及穩定的狀態中。

  只是舒適圈中的人生曲線就像一條直線,平直而順利,幾乎沒有風險,卻也缺乏變化。幾年之我們就會開始害怕離開舒適圈而帶來的種種不安以及重新適應,進而漸漸地失去改變的決心及失去改變的勇氣。有多少次在腦海中閃爍過想改變的念頭,卻考慮太多而不敢放手一搏;有多少次想爭取發言的機會,卻因為害怕自己的意見被反駁,而還是沉默。

二、創造高峰經驗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認為人類生活有以下五個層次的需求:

  處在舒適圈中的人們,「動機激勵」僅止於來自安全需求及生理需求,惟這樣的激勵是短而淺,很快就會產生倦怠及疲乏;而真正持久而深層的激勵是來自於高峰經驗,來自於最高層的需求「自我實現」。然而這樣的過程,人們就必須得試著踏出舒適圈,但為何跨出這一步對於大部分的人極為困難呢?因為「恐懼」在這一線之間隔起了一道厚厚的牆。且如果這道名叫「恐懼」的牆,持續讓你躊躇不前,到頭來人生是否充滿可惜與懊悔?

三、走出舒適圈-每天做一件自己害怕的事,幫自己搭鷹架

  根據「不要和鯊魚接吻,但要和勇敢一起睡覺」一書,作者諾艾兒.漢考克自述她在小島度假的同時,接到公司的裁員通知,當下必是晴天霹靂並且毫無心理準備,因此她沒有刻意要走出舒適圈,反之,她是被迫走出舒適圈了。

  此時此刻,她站在恐懼與焦慮的牆下,要怎麼繼續往上跨越?她看到了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夫人的一句話:「每天做一件自己害怕的事」,因此她決定要讓這句話變成自己「克服恐懼」的提案。

  她利用自己在29歲生日到30歲生日的這一年時間,安排自己從事各種大大小的活動,包括跳傘、脫口秀、爬上高山及採訪前男友等,她想克服的不只是生理的害怕還包括心理的不安。

  因此在從「舒適圈」走到「非舒適圈」的過程當中,諾艾兒幫助自己的方法是「搭鷹架」來跨越這一道厚實的牆。她試著每天都完成一件害怕的事,就像是每天都在牆上搭一個鷹架,讓自己每天都前進一小步,同時也蒐集一點一滴改變的經驗,豢養自己改變與成長的決心,累積一段時間之後,繼而回首,她已經跨越了那一道牆,也跨越了自己的生命。

四、結語

  通常員工在進入公司一段時間之後,因漸漸地熟悉環境與內容,工作上也相對的得心應手,惟工作內容若持續沒有變化且無法持續帶來成就感時,倦怠就會突然來襲,每天工作上班對於員工本身而言只是完成與應付,無心於思考嶄新的想法及將其付諸實現,這時員工漸漸的會出現延遲與推託等現象,進而導致工作成效大幅降低。

  因此如何使得員工持續有動力且願意付出,並協助其提升工作層次進入自我實現需求,是每一家公司都相當重視的議題。因此,離開舒適圈並不只是一個口號,因離開的背後意味著需克服極大的不確定性與恐懼。

  公司可協助員工研擬週期性的自我成長提案,「今天的自己」要與「昨天的自己」比較,「半年後的自己」要比「現在的自己」進步。而改變的內容,不只僅止於在工作內容上,也可以是生活理想的實現:

  1. 工作部分,除可透過主管協助安排調動負責事項,也可練習嘗試主動爭取。重新成為新手,必然有許多需要嘗試與克服困難之處,也是迫使自己重新學習改變之管道。
  1. 同仁之間可互相組成社團,除了訂定目標互相鼓勵,也可以定期分享彼此在過程中的「搭鷹架」故事與經驗。

  公司提供環境,員工研擬成長提案,員工成長反映於公司經營,亦增加員工向心力,創造雙贏局面。離開舒適圈是痛苦的,受傷是必然的,但成長卻也是絕對的。真正的世界是在舒適圈之外,你,準備好了嗎?

 

【參考文獻】

  • gipi的學習筆記-職場規劃、專案管理、雲端運算部落格【脫離舒適圈,才能加快成長速度】
  • MBA智庫百科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