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農場尋有機-有機農場體驗活動設計概念

瀏覽數:8544


 

一、前言

  相繼爆發餿水油等食安事件,衝擊了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信心。現今工業化社會貪圖享受便利的生活和食品時,我們是否也忽視了食材的來源與加工再製的各項環節?

  近年來興起一股透過認識食材產地的體驗行銷活動,對於城市居民來說親身到產地休憩及親近大自然,甚至認識當地、當季食材與生產者是相當難得的體驗經驗。有識之士也試圖透過產地體驗的機會,縮短產地與餐桌的距離,重新修復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信賴關係。

  臺北市因受都市化影響農地面積有限,但仍有約50位有機小農默默為大家守護一方淨土,提供有機食材替市民朋友健康把關。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近年來透過「臺北市有機農業推廣輔導計畫」來推廣有機農業及輔導農友轉型休閒產業,協助有機農場及農友辦理1日農場休閒體驗活動。以下茲將有機農場體驗活動規劃概念與實務經驗結合,探討有機農場的資源種類和體驗設計概念與步驟。

二、有機農場資源種類

  設計體驗活動前,首要檢視自己有什麼資源,依據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段兆麟教授在其所編著的<休閒農業-體驗的觀點,華杏出版社2013>一書中提到,農業農村資源可分為自然資源(nature resources)、景觀資源(landscape resources)、產業資源(industry resources)、文化資源(culture resources)、人的資源(human resources)等五類,因此有機農場亦可以此五類為基礎來檢視及設計體驗活動,分述如下:

  1. 自然資源

臺北市有機農場主要分布於台北盆地周邊的山系,其氣象、動植物生態、水文等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有機農業不只提供無農藥殘留的健康蔬果,更是維護自然資源及環境的永續利用,可多加利用農場豐富及與自然資源友善相處的特色來設計體驗內容,而且因為田間管理無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可放心讓遊客近距離接觸自然資源。

例如位於南港區的椿萱休閒農場,在園區內種植光臘樹吸引獨角仙啃食,除了維持生態平衡,透過害蟲的天敵防治蟲害外,觀賞獨角仙亦是農場吸引小朋友青睞的賣點。

  1. 景觀資源

農場的地形地質、植物、產業、設施等所形成的景觀都是絕佳的賣點。尤其大部分有機農場位於山腰上遺世獨立,除了可降低鄰田汙染的風險外,更有絕佳的視野景觀。部分農場甚至可以遠眺臺北市區,可以讓體驗的遊客飽覽美麗景致,放鬆心情。

例如位於陽明山上的至善明哲園,除了好山好水外更擁有百年歷史的頂山水稻梯田景觀,是該農場一大特色資源。

  1. 產業資源

各種農產經營的各階段皆適合拿來搭配體驗活動,例如農業生產階段的整地、翻土、育苗、種植、採收等作業;一次加工階段的醃製、釀造、炊煮等;運銷階段的分級、品質認知。

對於體驗遊客來說,農場的生產各階段是相當新奇有趣的,如果能安排體驗遊客親自動手體驗、DIY產出自己的成品,是快速獲取遊客認同的不二法門。

  1. 文化資源

可介紹農場的傳統建築、古農具、當地產業特色文化與歷史等,例如早期農業時代以換工方式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所衍生的吃「割稻飯」活動;其它如北投地區「草山柑」產業歷史文化、南港「包種茶」產業歷史文化等,都可帶領遊客尋幽思古,添加體驗內容的深度與厚度。

  1. 人的資源

有機農場的農友就是最珍貴的資源,可安排進行理念、知識與技術的分享交流,例如有機理念分享、當初踏入有機農業的原因、從業經歷與心得、健康生活方式、傳授生產知識與技術等。

例如位於士林區內雙溪山腰上的清涼地有機農場主人廖女士,積極與遊客分享有機健康養生的理念與成功經驗,成為名副其實的農夫老師。

三、體驗設計概念與步驟

  如上述說明,如果經過細細思量下可以發現有機農場有許多資源可以來設計體驗內容,提供給遊客一次難忘的體驗經驗。但這麼多資源如何取捨?如何將各體驗內容安排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各農場所安排的體驗內容是否是一成不變?因此安排體驗設計內容和流程,首要先思考各農場的核心資源及體驗主題。

  1. 核心資源與主題

核心資源指農場內的資源具有市場上的獨特、專業性,且與農場關係緊密結合不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的資源。可以核心資源來訂定體驗活動的主題或主軸,來整合遊客體驗的感受,以圍繞主題相關的體驗活動來塑造印象,其他與主題相牴觸或造成干擾的資訊要排除。

  1. 體驗設計步驟

主題決定後,接下來的步驟就是依據主題設計能動員遊客五種感官刺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體驗內容,換句話說就是讓遊客到了農場要看的到美景、聽的到蟲鳴鳥叫自然天籟、聞的到濃濃花香、吃的到由農場所生產食材製成的風味餐點、透過DIY摸的到食材,以豐富遊客的感覺。

再往下延伸,藉由這些過程,如果可以讓遊客學習新知、讓遊客拚命拍照、社群網站打卡等更佳。最後加入紀念品,讓回憶跟著遊客走,時時刻刻喚醒遊客美好的體驗記憶。

  1. 訣竅-從風味餐飲出發

華人社會在旅遊時非常重視飲食,除可以反映在地的產業和文化外,也可以互相交流情感經驗,甚至探索文化根源。

建議以特色風味餐飲為圓心,發展農場周邊的產業與文化體驗活動。農場可善用生產的有機食材入菜,從客人的肚子出發來與遊客進行有機理念或情感的交流,相信是獲得遊客快速認同的捷徑。風味餐飲最好也跟本次體驗主題相結合,搭配食材認識、種植、採摘、醃製DIY等活動,以加深遊客的印象。

四、體驗設計案例

  好的體驗遊程設計,需有一個吸引人的主題或主軸,並以主題來整合各項資源,體驗設計類別可包含環境、生產、加工、風味美食、知識或文化、紀念品及交通安排等。以下舉例說明並附上實際操作的設計內容:

【案例】麗山有機農場

  農場有一大片竹林,農場主人也是竹筍達人,就以「竹林喫閒--竹林及竹筍體驗」為主題來設計體驗內容,體驗設計及流程如下表:

 

  農場一年四季各有特色體驗內容,從台灣百合復育種、包種茶鄉體驗及香椿和萱草(金針),並與在地古厝的人文與環境融入。農場主人將這些資源特色設計成各式DIY體驗活動,103年秋季時曾以「椿萱並茂--忘憂山林自然風格手作」當主題來設計體驗內容,體驗設計及流程如下表:

 

五、結語

  體驗設計是休閒農業體驗成功的關鍵,依據有機農場的獨特性來設定體驗主題,並以主題為圓心整合與主題相關的農場資源,設計體驗內容與流程。其目的在於吸引遊客積極參與,引領遊客深入堂奧,獲得知性與感性的收穫。

  臺北市有機農業也藉由實際操作小旅行體驗活動的機會,搭起生產者與消費者互信的橋樑,體驗內容及花絮在「臺北有機」Facebook粉絲團有相當篇幅的介紹。未來將持續透過體驗參與機會讓消費者認知及認同有機農業友善土地的理念與健康無毒的農產品,形成發展臺北市有機農業的支持性力量,帶動產業永續發展。

 

【參考資料】

  • 段兆麟,休閒農業-體驗的觀點,華杏出版社 2013年2月。
  • 103年度「臺北市有機農業推廣輔導計畫」計畫內容。
  • 臺北有機尋寶趣-食材/休閒導覽手冊,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2014年8月。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