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永續未來

瀏覽數:7883


一、前言

  全球近年來極端氣候發生頻繁而劇烈,氣溫上昇、乾旱、水災、暴雨等災害相繼而來,相信企業都已感受到這些災害對於生產營運的衝擊,例如大風雪造成通訊、班機或路運中斷,物料無法及時供應生產線運作,人力設備空轉,產品無法順利出貨,交貨延遲,造成企業成本增加。對於高度仰賴貿易的台灣,氣候變遷已經充分影響到台灣企業在全球的營運及競爭力。

  企業如何有效擬定因應策略,讓不穩定而未知的狀況能夠透由預應計畫中獲得掌控,減低因為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損失,優先取得更有利的情況,甚至衍生的商機。

  再者,國際間重視綠色環境保護議題發燒,台灣企業要進入全球供應鏈作生意,研發技術需要積極與國際綠色規範接軌,並符合市場綠色產品的規格,諸如歐盟三大指令WEEE、RoHS、EuP等,企業為了取得世界市場的入場券,必需恪遵這些規範,環保組織也藉由這項措施,迫使上中下游的全球供應鏈關注投入,在企業營運中實際執行,進而達成永續的目的。

  企業永續經營必需顧及經濟、社會及環境三面向,追求成長而不是豪奪掠取地球的資源,讓後代子孫也能享有同樣的環境,企業營運管理必需回歸本質,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思考企業的產品及服務如何變綠、加綠,朝向綠色經濟發展、升級轉型已是企業刻不容緩的課題。

二、綠色供應鏈管理

  綠色供應鏈管理其實已經倡議多年,但部份企業可能礙於升級轉型必需先投資資金,而且回收年限如果很長,對企業現階段而言會是龐大的負擔,導致企業雖然明瞭綠色供應鏈的好處,但依然無法持續貫徹,成效未能彰顯,是目前綠色供應鏈難以施行的主因。

  綠色供應鏈管理主要是綠色採購與製造、綠色設計與創新。在產品製造之初即採用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及方法,綠色製造可以減少能源的浪費,並對廢棄物減量及污染防治產生效果,目標旨在提昇資源使用效率及環境影響最小化。綠色設計與創新的部份為從強調減量、回收、重複使用與再生的設計理念出發,提供產品與服務。

  而企業在綠色創新方面可從企業內部進行環境管理,著手於製程、產品做環境保護的創新改善。我們可以從企業端在綠色供應鏈管理實務作法,去評估目前前五大關鍵影響企業績效因素的依序為(陳恒毅、劉振宏,2013):

  1. 公司將環境保護視為經營策略之一,並對員工教育宣導環保意識、觀念

國內企業不管規模大小或是企業文化的差異,高階經理人在追求利潤的同時,應需盡企業社會責任,將環境保護列為經營策略,不但企業得以永續經營,對地球能有貢獻。

  1. 產品生產製造過程中能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和資源使用效率

因全球環境惡化氣候異常,導致企業在原物料的取得及生產製造過程中能源、資源的損耗,生產成本逐漸增加,企業若無法降低成本則會失去競爭力。

  1. 公司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遵守政府環保法令政策

企業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實務時,法規規範是最大的驅動力量。企業以遵守國內外的環保法令規管為準則,避免發生因環保事件觸法遭罰、產品受到拒絶而不能銷售並影響其它供應鏈之廠商。

  1. 建立環境風險評估與環安事故發生頻率減少

環安事故的發生,對於企業是財產與形象的損失,嚴重者會被勒令停工歇業,生產交貨期程受到影響,爾後企業信譽破產及賠償問題,若企業無力營運,進而員工失業演變成社會問題。

  1. 汙染的預防與空污、廢水、廢棄物排放減少

企業為了遵守政府環保法令規範,非常重視污染源防治,以提昇環境績效,降低環保稽查及罰鍰取締。

  上述五大關鍵因素在企業經營意涵上表示,在全球的綠色狂潮之下,企業為了達到更佳的績效目標,可提供業界於實務運用之參考,以因應全球化的挑戰。

  企業在綠色供應鏈實務管理的第一要務就是建立企業文化,將環保政策植入組織文化中,從公司內部開始,進而推廣至外部上下游廠商。企業需建立危機預防管理機制,除了降低環安風險,有效建立防範機制減少災害,有助提昇社區關係及企業形象。

  台灣藉由遵守國內外法令規範,設計對環境友善的產品,一方面降低成本亦能建立良好企業形象。將綠色供應鏈賦予價值,成為一條龍的綠色價值鏈,持續精進產品研發的綠色技術及綠色創新,提高技術門檻,創造競爭優勢。

三、企業自我檢視三部曲

  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去訂定什麼樣的公司可以被稱為綠色企業,也無法評估現在的企業究竟在綠色環保方面做的多好?如何才叫做好。

  全球綠色企業專家喬.麥考爾(Joel Makower)在綠經濟一書中建議企業在評估環境成效時可提出三個基本問題,可協助企業在環境承諾的決策定位,並成為綠色經濟的一環:

  • 你知道些什麼?

企業領袖了解目前作業流程可能會對環境帶來直接衝擊,但卻忽略追踨上下游供應商及其源頭、產品生命終期的最終處置等。企業需要投入時間與成本去完整的了解目前企業營運究竟對環境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舉例可口可樂為了評估公司的碳足跡,檢視工作流程多項作業,光在容器的採購方面就有塑膠瓶、鋁罐和玻離瓶,容器在製造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從2006年銷售數據表示,可口可樂每天在全球賣出14億瓶飲料,46%的包裝是不可回充的塑膠,15%是鋁、13%是可回充的玻璃瓶、8%是可回充的PET瓶、1%是鋼鐵,不到1%是不可回充的玻璃、4%的紙盒、鋁箔封袋與其它,另外12%的包裝用於餐廳販賣部,多數用來盛裝濃縮飲料糖漿。

而這只是開始,可口可樂同一年也用2900億公升的水來生產飲料,並且需要能源來移動與淨化、運輸、抽取、處理水等,再透過卡車或其它方式運送到經銷商、餐廳等地方販售。但以上流程卻都不是碳排放最多的環節,最大的排放來源是來自於讓飲料冰涼的冷卻裝置。

  • 你正在做些什麼?

企業明白營運將為環境帶來直接影響後,是否有具體計畫解決及消除這些衝擊。可口可樂引進專利的能源管理系統,減少可達35%的能源使用,曾承諾要回收或重新使用塑膠瓶,並興建全球最大的回收廠,以供再使用。

企業必需設定目標而公開宣布,並透過各方(競爭對手、客戶或員工等)審查,以檢視企業是否達成目標,透明公開公司的營運操作將是唯一選擇,經由與各方溝通而找出最合適的解決之道。

  • 你說了什麼?

做環保不欲人知的時代已經過去,現今各界人士都期待企業實際做出對環境友善的做法並透明公開,最好還有第三方的驗證,企業營運需以利益關係人的最高期待為標準,迫使企業走向更綠化的道路前進。

在這個時代,許多企業的成功都來自於說故事,告訴員工、顧客及利益關係人關於企業在環保上所做的努力及其背後意義,讓企業文化及永續經營的理念變的有趣而具有深度,和社會大眾進行有效溝通。

四、綠色策略制定

  現今企業在訂定綠色策略都過於模糊、空洞,甚至是無趣。創造一個長期且成功的綠色策略並不簡單,企業可視自己的營運狀況更改CRED策略順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企業文化、使命願景及綠色定位,因此與各界溝通綠色策略時,可以參考CRED策略(喬.麥考爾(Joel Makower),2009):

  • 可信(C)

為了建立可信度,需佐以事實與統計數據資料為證,企業公布的策略與訊息才會具有說服力,不需長篇論述,而是需要有穩固有力的基礎支持,以取得利害關係人的信任,避色言行不一的情況發生。

  • 關聯(R)

企業透過綠色策略為主要的利益關係人創造價值,提出的永續方案需與核心業務間擁有強烈的關聯性,確保提案能夠為企業帶來商業利益,建立營收基礎。即是要從業務觀點來看綠色策略執行是可讓企業永續發展的。

例如公司因為執行了永續方案使得顧客忠誠度提高、創造了新的市場及產品線,不但成本減低,企業形象大加分等,讓永續方案和環境議題有所連結而能被長期執行,而不是半途而廢。

  • 有效訊息(E)

僅有少數公司能將複雜的環境永續策略及方案變成獨特而具說服力的故事。企業可提出具創意方案,並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去描述環境數據,透過正確有的媒體及廣宣管道為企業推廣及曝光,釋放出有效訊息提昇企業形象。

歐萊德公司的瓶中樹故事,即是箇中翹楚,其積極參加政府綠色相關獎項,透由政府廣宣企業故事,即便目前是中小企業也公開揭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提供檢視而獲得信任,早已成為國際舞台新星。

  • 差異(D)

企業所提出的永續方案應具備差異性,若只是仿效其它企業的作法,感覺起來只是為了做而去做,而不是真心為地球環境許下承諾。最佳的永績方案能夠突顯公司在營運管理上獨特的目標與成就,讓利益關係人立即感受到這是某公司的綠色作為,為企業創造利基。

五、結語

  綠色經濟已是企業永續發展不可逆的趨勢。

  部份企業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為了撙節成本,才去開發節能減碳的作法,以因應日益高漲的營運成本。台灣經濟非常仰賴外銷,為進入國外市場供應鏈,產品需符合該國的環保法規,進而研究精進綠色技術,衍生出許多綠色商機,開創綠色新市場,若能及早擬定改善計畫,方能在嚴峻的市場競爭下生存下來。

  綠色經濟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讓顧客改變舊有的消費習慣,尤其是日常生活用品方面,需要企業整合資源,並長期投入與努力,協助利益關係人了解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堅持在綠的道路前進。

  產品若能從原料取得到生命終期的過程,完全不會對環境產生任何污染及浪費,這樣的善循環即是「循環經濟」的概念。在概念未普及之前,國內外許多企業已挹注類似的作法,例如手機重金屬回收重複循環再使用等。

  建議中小企業可以順應綠色環保安全潮流,及早建構組織內部綠色供應鏈之管理能力,成為客戶綠色供應鏈重要環節,並鼓勵供應商朝向綠色設計與創新產品發展,現今綠色經濟已經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不但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商機與就業機會,未來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等待企業激蕩火花,臺灣中小企業應積極創造綠色產品競爭優勢,迎戰嶄新契機,邁向卓越之林。

 

【參考文獻】

  • 從綠色供應鏈管理實務觀點評估企業績效之研究,陳恒毅、劉振宏,2013年9月,pp.49-80,中小企業發展季刊第29期。
  • 綠經濟:提升獲利的綠色企業策略,喬.麥考爾(Joel Makower),2009年4月,麥格羅希爾出版。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