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鐵便當看服務設計

瀏覽數:6053


  經常借用高鐵南北奔波到了果腹時間就常常進行料理東西軍的戲碼,到底是要吃高鐵便當還是台鐵便當。高鐵便當菜色豐富選擇性多,由某空廚製作,在安全衛生上沒有問題,價格120元特價100元。台鐵便當通常只有二種選擇,但內容一樣只有飯不同,價格80~100元。依據市場行銷的觀念應該是高鐵勝出才對,但看車上的旅客買台鐵便當的比較多,真印證了一句順口溜「搭高鐵吃台鐵」,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我們從服務設計的角度看,以使用者旅程來分析整個服務流程,透過接觸點與顧客情緒反應,掌握痛點及甜蜜點;之後進行服務介面設計讓顧客產生驚豔的使用體驗,產生對服務或產品的黏滯性。如圖一採使用者旅程環,盤點使用者接受服務的流程,以時間為主軸配合使用前的體驗認知、評估、確認三個階段,使用中的體驗學習、使用、調整,使用後的體驗推薦、回饋、離開,盤點整個使用者旅程的接觸點。

  以在高鐵用餐的經驗為例,我的目標是「在高鐵上享用特色的餐點,節省用餐的時間,不耽誤我後續的行程」。在這樣的情境中,將享用高鐵便當的使用者旅程繪成圖二的結果。

  整個使用者的旅程體驗開始在某日接近中午時進入高鐵站,因沒有時間在餐廳用餐,也不喜歡便利店的微波便當,只想享用新鮮現做的便當,因此台鐵與高鐵便當成為最佳的選擇,就在進入高鐵站後發現沒有高鐵便當專賣點,再加上幾次在車上買不到便當的經驗,讓我產生不安,可能會餓肚子。還好今天有買到,且有三種口味可以選,每樣都是單主菜雙主食(飯+米粉或其他)感覺非常豐盛。結帳的過程也很方便又有發票。拿到便當不但熱騰騰,還發現整個被包鮮膜包起來,很乾淨衛生,不像一般的便當會擔心湯汁流出;且內附用餐的所有餐具,包括筷子、餐紙、牙籤及一個背心袋。但當開始品嘗餐點時,發現主餐的口味並不令人驚訝,但雙主食可以有不同的體驗,但對男生而言份量偏少,就像吃日本便當一樣的感覺,內容非常華麗,但吃起來沒有滿足感,覺得視覺比味覺好。在用餐完後的清理過程非常好,不論吃完否都可以將便當裝到背心袋內,維持座位及餐桌的乾淨,不會汙染置物袋內的東西。整個用餐過程可以說是非常愉快的。

  就高鐵便當的使用者旅程研究來看,只要改善幾個地方就可以增加使用者的滿意度而增加銷售的量,在認知階段高鐵便當缺乏當家產品,如能結合使用後推薦活動,讓實際吃過高鐵便當的人票選明星產品,再透過行銷活動增加高鐵便當的話題性,讓人產生期盼吃高鐵便當的熱誠。另外增加在入口處賣便當的明顯攤位(目前僅台中站在中庭不明顯處擺臨時攤,或在特定車廂中銷售),解決高鐵便當取得不易的問題。此外可與團體結合推動高鐵便當套票推限定版便當,透過不斷的使用者研究研發找最適合在高鐵銷售的便當,解決產品力的問題。
  就使用者研究的角度,高鐵便當是個設計非常好的產品,從取得便當的剎那感覺就是驚艷,包裝設計的非常好,就是趕車的人也不會因為多一個便當而感到不便,台鐵與便利店的便當就非常困難達到,乘客必須擔心便當外溢或滑落的問題;就連在車上擺上便當,因為配合餐盤的設計,顯得四平八穩,不會有東西擺哪理的問題;再加上整套的餐具配置,連餐紙、牙籤都準備了,不像台鐵便當要自己記得拿餐紙,否則吃完就尷尬了;用餐完畢的問題解決更是經典設計,一個隨餐具包送的背心袋,將殘渣與便當包的剛剛好,放在置物網內一點也不用擔心會流出湯汁,隨車的清潔人員也非常容易清理。每次嚐台鐵便當最痛苦的是吃完的便當如何處理,如果沒有買購物袋(法規規定要另付一元),只能放在餐桌上,直到清潔人員來才能解決,如果需放電腦那更是痛苦。

  但為何台鐵便當目前賣的比高鐵好呢?問題出在產品力與取得不易(銷售的點),台鐵以復古便當及各餐廳比賽的方式讓大家對他印象深刻,在加上滷排骨及滷蛋、豆干及少許配菜,不豐盛但卻是十足代表台灣的國民商品,且售價僅80元非常平民。更重要的是他的銷售點就在高鐵的入口處(請參閱圖四及圖五),想吃就買的到,沒有上車買不到的恐懼感。隨然台鐵便當的體驗與豪華度都比不上高鐵。但對於趕時間想吃飽的人,台鐵便當是最保險的選擇。
  由此可知,當廠商投入精力於使用者設計的時候,不要忘了產品力是最需要被滿足的因素,否則在哇之後使用者還是會去選擇更方便、更便宜的服務或產品。唯有在滿足功能性需求後,情感性與社會性的需求才能為服務及產生加值的效果。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