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玉娟】
台灣近年來經濟疲軟,亟需產業創新轉型,隨著各行各業快速被網路化,產業典範的轉移早已發生,網路產業是台灣轉型的關鍵,植基於網路發展出來的新商業模式,正顛覆各行各業,若要打通台灣經濟任督二脈,網路無疑成為了新動力引擎。
當我們的眼球跟手指,離開桌上的螢幕跟鍵盤,轉而放在智慧手機與平板上,除了資訊吸收的來源改變,也衝擊了台灣製造業生態。不僅製造業,服務業亦然,當我們食衣住行育樂都會透過網路搜尋、訂位、消費或分享體驗,透過手機導航、打卡、拍照、瀏覽,試問有哪種服務業不會受到影響?去年美國與中國GDP成長的49%都來自網路、互聯網產業,可知他們都在用力擁抱網路產業。網路的特色,比的是知識經濟,而不是資本規模,即便是小國,只要優秀人才願意投入,就有機會成為數位強國。此刻台灣科技製造業的動能已逐漸熄火,不再是推升台灣經濟的成長引擎,當產業動能移轉至網路,營造新的創新生態環境,讓台灣發展成為網路強國,也成為當務之急。
i人才驅動新經濟
新經濟可以說是網路驅動或是數據驅動的經濟,新經濟中還是會有生產行為、消費行為,還是會有實體。新舊經濟最大的區別,我認為就在於「群眾智慧」與「運用數據的能力」,事實上,「群眾」與「數據」就是新經濟或網路思維的核心。因此,所謂的 i人才,重點不在是否會程式語言,而是擁有理解數據與群眾智慧的能力,能夠從數據來解構,參透網路時代經濟議題的人才。另一方面,理解網路是開放的概念,而且可以被群眾創造,懂得善用網路資源、數據與能力,是 i人才的另一個涵義。
i人才的斷層,也是當下無法驅動台灣產業快速升級轉型的原因之一,這歸因於兩次轉型的成功,一次是農業轉為加工出口區,一次是加工出口區轉為科學園區。這兩次的成功對內是由於我們有對的政策,包括農地改革及國民義務教育,還有擁抱半導體科技,締造了台灣經濟30年的榮景,也在亞洲四小龍裡有了不錯的表現。對外則是美國剛好需要台灣這樣的貿易及製造夥伴,加上日本來的轉口貿易,促成台灣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科技製造業。
過往台灣製造業的過度成功,形成多年來製造業思維與面對客戶而非消費者的產業慣性,以代工為主要商業模式,普遍缺乏面對消費者與通路的經驗與習慣,造就了台灣製造實力強、行銷能力弱的現象。
代工思維與慣性成為絆腳石
再者,是成本導向而非價值取向,無論製造業或服務業,都以追求規模經濟為主。
製造業是資本密集行業,注重 cost-down。相對的,網路是知識密集行業,更重視 value up。在此情況下培育出來能運用數據的人才並不多,也缺乏理解消費者的人才與行銷人才。在製造業成功起飛,平均消費水準提升,加上受日本影響,台灣服務業品質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如餐飲服務業、觀光服務業,性價比都非常高,核心的問題是目前能夠運用數據理解、預測消費者行為的服務業並不多,除了少數連鎖餐廳有在做這件事,像我們投資的 EZTABLE,就是運用訂位及餐券的銷售來理解甚至預測消費行為,讓用餐前、用餐中、用餐後的數位行為都可以轉化為商業模式,像EZTABLE這樣,從4個人成長為近百人的公司,要往國外發展之際,爭取市場,也遭遇到人才門檻的問題。
製造業的代工思維與行為慣性,影響了許多層面,從人才培育、產業資源到政策規劃都偏重在製造業思維。以教育為例,過往的台灣,由於以製造業為經濟火車頭,並把諸多資源投注在相關人才培育與投資環境上,加上採行的西方教育制度從工業革命時代啟蒙,教育也成為一種製造業,培育產業所需要的藍、白領階級,給予學科訓練,產出一批批均質人力。
i人才培訓需從小開始
時至今日,符合網路時代需求的技術、管理與行銷人才在台灣明顯不足,我們目前的管理教育或行銷教育還是偏向美式的商業競爭型態,是針對大企業競爭的思維去看,但是網路時代新企業的問題都不在於競爭,而在於理解消費者。我們多數的商學院還在教學生五力分析或SWOT分析,對於新企業的需求是不夠的,如何理解及創造消費者需求才是新企業的重點。
技術方面開發包括新產品的速度,我們的工程教育是建構在操作行為上作業及考試型態在規範學生的成績,而不是用長期的報告,這造成了學生解題能力很強,但思考能力不足,工程師很會做別人交代的東西,創意有限,整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足。
有鑑於此,i人才的培訓不能從大學開始,必須從小學甚至學齡前開始,培育動手的能力或賣產品的能力,如果小朋友從小就不覺得做東西、賣東西是必要的,他就不會有這樣的習慣與態度,這是教育可以做的事。
人才與資金是產業發展的2大後盾,較之硬體製造業,台灣網路業明顯競爭不足、收購、投資不足,硬體業常見大規模收購,但網路業就很少見,現今網路業在台灣只是重要的行業,但不是最重要的行業,這種情況下對人才的磁吸效應就不如美國和中國,這是我們和美國、中國不一樣的地方,他們最優秀的人都會想要加入Google、Facebook、百度、阿里巴巴,但台灣年輕人並不會以加入網路行業為最優先。網路產業要如何吸引i人才的加入,讓他們願意捨棄心目中優渥的環境如台積電、聯發科等公司,投入網路公司,這是現在網路產業最核心的人才問題。
在此情況下,民間可以做的事,就像我們現在正在做的,將資金及人才引入,扮演網路創業的孵化器,專為創業者打造渦輪引擎,調校產品、解決問題,引入資金、介紹夥伴;政府可以做的則是對產業或教育鬆綁,現今法令多為製造業時代制定,政府必須將網路列為重點產業,並積極修訂相關法律,儘速跟上世界潮流,別讓過時法規限制網路產業的發展。
台灣的機會在東南亞才
包括泰國、印尼、越南在內,擁有 6到8億人口的東南亞經濟體,正快速崛起,我認為這是台灣的機會,目前東南亞是台灣出口網路服務及技術服務業最可爭取開發的市場。除了地點接近外,華語在東南亞許多區域也會通,而台灣來自東南亞各國的新住民約有50萬人,其子女也有20 萬人,這是我們進入東南亞市場的優勢之一。而且東南亞並非單一市場,歐美人要進入當地市場會遭遇語言和文化的問題,台灣於此略勝一籌。
台灣與東協市場各國相比,在資本市場、經濟實力、人才素質與文創產業上有相對優勢。目前東南亞市場網際網路發展日漸蓬勃,其行動網路正處在台灣5年前的位置,美國的大型業者還沒有將東南亞作為國際化重要目標,中國網路跨出國門的國際化能力也還沒有成熟,台灣一流人才到東南亞可能對到美國或中國的二流人才,上駟對下駟,在這當下這正是台灣的機會,跨出國界,台灣有機會創造出國際級網路公司。
世代間互補取代競爭
面對5年或10年就會發生一次產業更迭,我認為加速世代間的能力發揮及加速彼此理解,是很重要的事,過往我們習於用競爭的觀點看事情,事實上,對於世代的差異我們不必焦慮,展現包容力及同理心,讓對話發生,願意聆聽,明白世代間的關係是互補不是競爭,應該要發現彼此的優點進而互相啟發,進一步相互扶持。
30歲以下的年輕人,屬於網路、行動的原住民,對於數位世界有著與生俱來的直覺性理解,那是40歲以上人所沒有的「原力」。年輕人使用數位科技的能力必然較具優勢,網路化可以靠年輕人,而五六年級可以將資源收攏思考在如何網路化,他們的競爭力在於對核心價值的闡述能力,年輕人可能不懂如何闡述,但他們知道如何行銷,因此將行銷工作轉給年輕人,站在不同角度與角色上協助或參與,世代與年紀將不再是問題,而是智慧與經驗的傳遞。
另一方面,有許多人焦慮人工智慧將取代智慧工人,人類將面臨被機器人取代的憂慮,但我認為與其猜測不如預防,與其憂慮不如主動出擊,我反而期待機器取代人的那天到來,這樣人就能還原為真正的人,不再被當成機器。人有別於機器的地方就在於人的天賦,如果機器人能取代你,就代表那不是適合你的工作。從教育、誘因、適性、樂趣等面向著手,當人的能力不再被綑綁,能夠充分發展自己、成就自己,只要適性發展,就不會有所謂的取代發生。
長期來看,問題並沒有那麼大,身為公民,我們每個人若都能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錯中學、做中學,不斷地做,做到成功,讓成功越來多,信心如果建立起,不必太擔心未來。自由、開放、民主、翻轉,是台灣最珍貴的價值,百花齊放的各式媒體與網路社群、看似紊亂但卻漸有轉機的街頭運動與民主轉型,這些都是台灣的優勢,台灣有極大的創新、創業能量正在累積醞釀,只要我們開始做就不會來不及,面對未來,無須焦慮,想要什麼,就去創造,就去改變。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6年4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